分享

明清紫砂名人名作欣赏(下)

 树獭爱大树 2014-11-09

      在上一篇“明清紫砂名人名作(上)”中讲了陈曼生相关信息,陈曼生前无古人的创新举动,对文人参与紫砂壶创作有巨大影响,许多文化人步他后尘,加入到设计、装饰紫砂壶的行列中,也具有相当的成绩,如朱坚、瞿应绍、梅调鼎等人。


朱坚 :

      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擅长人物花卉,工鉴赏,多巧思。砂胎锡壶是其创制。

朱坚柱形方壶


瞿应绍(1780-1849):

      字子冶、陛春,初号月壶,改号瞿甫,又号老冶,上海明经,尝任训导。工诗词尺牍,少与郡中贤士大夫游,名噪吴松。于墨竹功力最深,纵逸自如,论者咸谓当时第一手。“子冶尝制砂壶,自号壶公,倩邓符生(奎)至宜兴监造,精者子冶手自制铭,或绘梅竹,锓于壶上,时人称为三绝壶,克继曼生之盛。至寻常之遗赠之品,则属符生代镌铭识。” 中国画家直接在紫砂壶上作画镌刻,当以子冶为首创,使紫砂艺术的内涵更为深广。

瞿应绍石瓢壶


梅调鼎(1839-1906):

      字友竹,号赧翁,晚清慈溪县城人,学者、诗人,书法宗二王,效仿陈曼生之举,与艺人韵石合作制壶铭刻,留下了不少佳器佳铭。其茶壶的题铭成就不逊于陈曼生,就极神妙。如“秦权壶”题铭:“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

梅调鼎铭秦权壶


      除上述人物外,还有不少文人为紫砂陶著书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清乾隆年间吴骞的《阳羡名陶录》,清嘉、道年间朱坚的《壶史》,清代张燕昌的《阳羡陶说》,民国李景康、张虹的《阳羡砂壶图考》,明周容的《宜兴瓷壶记》,清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明嘉、万年间项墨林(墨林居士)的《历代名瓷图谱》,明末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清康熙年间李渔的《杂说》等。


五、惠孟臣和水平小壶


惠孟臣:

      明天启、崇祯年间荆溪人,著名壶艺名家。“孟臣”姓惠,是从听泉山馆珍藏的白砂大壶中得知的,根据是此壶底款有“天启丁卯年荆溪惠孟臣制”楷书十一字。


      1975年在广东陆丰明末清初的黄霖墓中曾出土过一把惠孟臣手制的紫砂壶。1990年,福建省漳浦县南坑村发现的清乾隆二十三年入土的蓝国威墓,内有一把朱泥壶,底刻“丙午(1726)仲夏,鸣远仿古”。《阳羡名陶录》作者吴骞说,他在海宁安国寺六月二十九日香市集会上买到一把‘孟臣壶’,底有唐诗“云入西津一片明”,制作浑朴,刻款笔法绝类唐代书法家禇遂良。吴骞的朋友张燕昌说,他在年轻时曾得到过孟臣的壶,底款有真书“文杏馆孟臣制”六字,笔法不俗。


      惠孟臣的作品在晚清和民国初年不断有发现,且多为小壶,其小壶较大壶制作精良,为后世水平壶的前身,而华南一带盛行工夫茶,水平壶最为受用,因而“孟臣壶”在社会上流传颇广,“漳、泉、明三府品茗,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茗弢》)。“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器具精巧,壶小有如胡桃,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深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笑。”(《闽杂记》)


      与孟臣壶的情况相仿佛,惠逸公、张君德、陆思亭诸家皆为擅长朱泥壶制作的高手,他们的名字也成为特定水平壶式的代称,如广腹沉稳的叫君德壶,俊秀高雅的叫思亭壶,等。


六、圣思和紫砂桃杯、潘虔荣、杨彭年、王南林、邵旭茂、邵友兰、邵友廷、万泉


圣思和紫砂桃杯


      紫砂桃形杯,由杯和座组合而成,通高8.4厘米,杯高7.0厘米,口径10.5厘米。它以连枝切开的交桃作杯,内外壁平整乌润,整个杯将桃的枝、叶、果有机相联。桃子丰硕肥大;与杯柄相连的枝干,古老苍劲,盘屈连叉,蕴含“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之意。参差扶疏的大小桃叶,紧贴杯壁,显得意气风发。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了活力。而稍稍伸出的叶端、小桃和枝干,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成了杯底的三个支撑点,使桃形杯稳定在底座上,桃杯外沿下,还刻有“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诗句,署名“圣思”,并钤“圣思作”阳文小篆印一枚。

      “圣思”,其人不详。不过,储南强先生曾于1924年请裴石民(公元1892—1977年)为桃形杯配置底座,内有题记,曰: “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二十年前,简翁得此于燕市,归而宝之。壶底叶小损微跛,名手裴石民,时方以第二陈鸣远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昨年用宾虹老人之意,为供春壶重配盖。今岁复以鄙请,为此杯加一托,中虚而涵纳之,趾乃足。遂为之记略,兼扬其艺绝,以光于陶史为二美”。


      另据今人潘持平先生考据,圣思实姓蒋,存此一说。


潘虔荣:


      潘姓,字菊轩,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76岁还有作品问世,是长寿之人,《宜兴县志》把他列在长寿耄耋之列,为当地砂艺老前辈推崇。高熙在《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中,曾提及“菊轩”:“ ……近得菊轩掇,亦苍老可玩,然不免岛瘦郊寒……”高熙把虔荣的作品与邵大亨相比,标准无疑是相当高的,一句“亦苍老可玩”足证技艺不凡。虔荣有“莲子壶”传世,其风韵可追明末传器,流之圆润,把之曲巧,丰满流转,实属佳器。


杨彭年:

      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时人,与陈鸿寿合作,创“曼生壶”。其作气韵温雅,浑朴简练,“彭年寻常贻人之壶,每器二百四十文,由陈鸿寿题镌者,须加价三倍。” 杨彭年有弟宝年,一作葆年,字公寿;妹凤年,字玉禽,亦参与“曼生壶”制作,但多年来并未见实物佐证。

杨彭年镜瓦壶


王南林:

      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制壶名家,善制彩釉紫砂器,闻名于世。《阳羡砂壶图考》说:“所制饶釉宜壶,每绘粉彩花鸟。。。。净身饶釉宜壶本创于明季,惟粉彩花鸟盛于乾隆朝,南林传器有‘王南林制’篆书方印。”

王南林柱础提梁壶

 

邵旭茂:

      清乾、嘉时人,曾造“旭茂提梁壶”,敦朴雄健,高古厚实。此壶有底印二,一为圆形,刻“荆溪”,一为方形,刻“邵旭茂制”;盖印为椭圆形,刻篆书“旭茂”二字。

邵旭茂提梁壶

 

邵友兰:

      清嘉、道、咸间制壶高手,与邵大亨同时,稍晚,享寿颇高,作壶铭刻一般署“二泉”,故宫博物院及爱壶家有藏器,道光年间曾为清代宫廷制作贡品。

邵友兰百寿壶


邵友廷:

      清中期制壶名家,其养子即后辈名家程寿珍。


万泉:

      姓蒋名德林,清末制壶名家。据《宜兴县志》记载:德休“百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有“提梁柿形壶”传世,工艺甚佳,盖内有“万泉印”,底刻“同治甲戌广陵花虎卿制”。

 

七、邵大亨和黄玉麟


邵大亨:

      清嘉、道年间宜兴上岸里(今上袁)人,生卒不详,有说约在1831-1874年,未知孰是。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他的壶“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现有《鱼化龙壶》、《掇球壶》、《风卷葵壶》、《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馆。

邵大亨的龙头八卦一捆竹壶

邵大亨鱼化龙壶


黄玉麟 :

      生于清末(1842-1913)的制壶名家,为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有说他“每制一壶,必精心构选,积日月而成,非其重价弗予,虽屡空而不改其度”。曾经被吴大澄和顾茶林先后请到家制壶。吴大澄是当时的金石收藏家,黄玉麟在吴家时能看到很多古代的铜器和陶器,他把这些古器物的艺术特色融化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使他的壶艺更加精进,名气大增,给后人留下不少佳作,如“鱼化龙壶”、“供春树瘿壶”等。

黄玉麟方斗壶

黄玉麟树瘿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