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院不愿签约社区医院医生 医养结合须厘清分工和责任

 万宝全书 2014-11-10

  ■本报记者 王海燕

  “养老公共服务有不少进展,但老人们感到还不够。”在日前举行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大力促进医养结合的书面意见督办会上,市人大代表张雅玉开门见山,“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居民区书记,发现有失智失能老人的家庭最苦。能否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让失智失能老人有尊严地生活。”

  据测算,上海现有失智失能老人40余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伴有老年病、慢性病的老人约占老年人群体的40%,失智失能的老人约占15%。他们的康复、护理需求日益增长。张雅玉说,一方面中心城区一床难求,另一方面郊区却空着床位,这对矛盾怎么解决?她去台湾参观当地养老院感受很深,那里的民营养老院居多,和社区医院结合很深,养老院有大量义工做志愿服务,成本相对比较低,能否借鉴一下台湾经验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

  方玉明代表认为,现在的养老院出现“两头热”,要么是小毛病,吊吊盐水护理护理,要么是临终病人,针对失智失能重病患者的床位很少。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两种办法,大一点的养老院派医生进去,小一点的养老院加强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但是,养老院不愿签约,怎么办?签约后,责任该怎么分摊?”方玉明说,做医生的最了解。目前有双向转诊政策,但转诊率却不高,因为社区医生的分工不是很明确,他要负责打针、要换药吗?

  “要加强社区内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的支撑,扩大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服务和医保支持范围等。”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强老年医疗领域的前瞻性应对,探索实施医疗、康复、护理床位分类管理,加强老年病研究和老年护理院建设,进一步优化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医疗格局。市教委和人社局表示,将建立涵盖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内容的护理工作人员职业资质体系,鼓励和支持上海高校探索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开设老年护理相关专业,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育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服务机构,促进居家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