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窑出世

 天庆斋 2014-11-10



    柴窑出世,这名头太大了,对局外人就当是个炫头,局内人就是炒作。但我还是用了这个名头。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收藏家、鉴赏家对柴窑的赞美和评价笔笔皆是,如今炒作之风盛行,更是越来越多的人用她来博得世人的眼球,我今天也来博一次。

    有多少人真正的见过柴窑器呢??除了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因为柴窑是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据明人曹昭写的《格古要论》记载,后柴窑周显德时(公元954——959年),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柴荣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终于烧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产品。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有细纹(即细小开片),技艺精绝,为当时诸窑之冠。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普》一书,“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

    我也是偶然得到了这件葫芦瓶,只知道是件老瓷器,但老到什么时候,我一步一步来解开答案。

     1、从胎体看坚硬,轻薄,成黄土泥质地,圈足无釉,有手拿沾釉留下的手指印及指甲盖印。《古玩指南》曰:“所谓'青如天’乃淡蓝之青瓷也,柴窑以天青色为主,其他尚有虾青、豆青、豆绿等色,又有一种不上釉者,呈现黄土色,即后代所谓铜骨也。”乾隆《咏柴窑碗》曰“足土口铜”,“夷门广牍载,柴窑世传周世宗时所烧,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在器型上,清宫中旧藏柴窑碗数枚,据记载还有瓷枕等其他器型。此其一也。

     2、从器形看为无径葫芦瓶,葫芦瓶的演化历史说起。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瓶为“平安”,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国家博物馆龙泉窑粉青釉凸花瓷葫芦瓶,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瓶式,瓶体似葫芦,故名。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名 “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收藏马未都》系列五《丝路彼端中亚行》中一位藏友拿了一件白釉葫芦瓶,无径,马未都先生鉴定为五代时期的。在青岛市博物馆灰釉斑纹双耳葫芦瓶,为唐代器物。四川宋瓷博物馆南宋龙泉窑青釉葫芦瓶形注子。可见此葫芦瓶形制为唐到北宋时期的无径葫芦瓶器形。此其二也。

    3、从做工看为纯手工,柴火烧造等,无半点人为做旧或现代机械机器的特征,无一点作伪的痕迹。此其三也。

    4、从釉色看为天青色,拍照后呈现淡淡的绿色,放大镜下,气泡均匀如天空的星星,釉面开裂细小纹片,釉色为沾釉,底部留有手指印,口内上部有釉色,里部无釉;正如清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一书中也说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还说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沉稳宁静幽艳晶润,颜色随光变化由浅至深,从淡淡的蓝色到翠绿,质朴的本性透散着翠、嫩、鲜的奢华。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清人何梦华为阮元购得柴窑一片,镶作墨床,色亦葱倩可爱。而光彩殊晦,疑为均窑混真。邵蛰民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载:“琉璃厂某古玩肆有残瓷一片,就琢为园形,周径约三寸余,厚分许,釉淡青色,光足可鉴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

    按照《格古要论》、《夷门文牍》、《文房肆考》、《景德镇陶录》记载的特征比较一下。“天青色”,前已阐述不再重复。 “滋润细媚”,系指瓷釉而言。五代黄堡窑青瓷,釉料处理比唐器长足进步,不仅法净再无黑色斑点,而且精细滋润,具有玉质感,用手触摸光滑舒适。特别是白胎青瓷,淡天青色釉色清淡雅洁,看起来细媚可爱。“有细纹”,多指瓷釉的细纹开片,也可指釉下的细纹饰。五代黄堡窑青瓷中,常见的细纹开片。其冰裂开片细纹,有内外直裂的,还有少数呈鱼鳞状斜裂的,后者与汝窑很相似,但所见不多。除素面开片细纹外,还有胎体上饰细纹划花的细纹,及胎体上饰细线模印花纹的细纹,后者细纹透过淡天青釉观看,若隐若现相当美丽。“粗黄土足”或“足多粗黄土”,系指器物足底之特征。五代黄堡窑青瓷之器足,多施裹足釉。但到其晚期的白胎器物上,一部分仍继续用釉裹足;还有一部分是底足施釉后,又将足底下的裹足釉药擦去(或刮去),在除去釉药的足底刷有红黄色汁水,烧成后足底露胎处呈红黄色,犹如“粗黄土”一般。有此种特征的青瓷器足,在该窑五代时期出现较晚,就其烧造时间和黄土足的特征看,均和文献记载相符。

    按照《清秘藏》、《博物要览》、《长物志》、《文房肆考》、《景德镇陶录》等书所记载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磬”等特征进行对照,同样也相符合。“明如镜”,应指青釉的晶莹度。现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指柴窑的胎体可以透明。此种看法,以为不对,我国科学家经过对各时代瓷片的理化科学测试后得知,“在东汉到五代这段历史时期内,南北方青瓷胎的瓷化程度并不与时代发展成正比关系。”因此,五代时期根本不会出现胎体可以透明的柴窑瓷器。文献中“明如镜”,只能是指瓷釉的晶莹度而言。对照五代黄堡窑的青瓷,其青釉与唐和金元相比,玻璃质感略弱,但与同时期越窑相比,瓷釉的晶莹透明度要强的多。特别是五代晚期的白胎青瓷,其淡天青釉更是晶莹透明。正因为有此特点,所以多在釉下采用细线划花、剔刻划花、贴花、印花、戳花等多种手法装饰的多种纹样。这些美丽的花纹,在“明如镜”般的天青釉的映衬下;更加华美生动。“薄如纸”,是指柴窑器壁的精巧和薄度。对照五代黄堡窑的青瓷,在晚期的白胎器中,出土了一些仿金银器造型极薄而精巧的器物。此种器物,有敞口盏、花口水碗、多折洗、高足杯、镂空盏托等。器壁仅有1—2毫米的厚度。拿在手中,份量极轻。说这些精巧的薄胎青瓷“薄如纸”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柴窑诸多传说和记载都离不开(格古要论)里这句: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据传,明朝权相严嵩父子,借皇帝之名,举全国之力,穷其一生搜罗到十数件柴窑瓷器。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中有云:柴窑“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或云柴世宗时始进御,今不可多得。” 明张应文在其《清秘藏》中有记:“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此必亲见,故论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明张谦德《瓶花谱》对柴窑记曰:“古无磁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窑器,厥后有柴、汝、官、哥、定……等窑,而品类多矣。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柴世绝无之。”故柴不同汝,时期为五代晚期也,此其四也。

    《清稗类钞》记载,周竹卿藏柴窑小水盂;又记,清人徐应香收藏一柴窑小盂,色鲜碧,质莹薄,人间罕有。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载,有柴窑茶盏。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汝窑花觚”时写道:“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

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

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其它典籍有关柴窑的记载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曹昭撰,该书成于明洪武年间,原著三卷,书中在论及柴窑时写道:“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明朝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还记载了柴窑“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的特征,并以“柴窑出北地”指出柴窑窑址。而据古书记载,北地郡包括三原、耀州、富平等地,在此范围内,仅有位于耀州窑遗址的黄堡窑五代时期烧瓷。明代谷应泰在天启年间刊行的《博物要览》记载:“昔人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柴则余未之见,且论制不一,有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薄磁,而《格古要论》云,柴窑足多黄土,何相悬也。”民国时期,赵汝珍《古董辨疑》称:“柴窑真器今日绝不易得,瓷器以秘色为最古,次则为柴窑,而柴窑之特点四,薄如纸为四特点之一,此尽人所知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极不易得,而谓薄如纸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后周柴世宗当国甚暂,所烧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时已极难得。”《咏柴窑如意枕》“过雨天青色,《八笺》早注明。睡醒总如意,流石漫相评。晏起吾原戒,华祛此最清。陶人具深喻,厝火积薪成。”据传,民国时期,袁世凯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了一件柴窑器。

    综述,可见柴窑之贵重,名气之大,我不敢相信我手中的是柴窑的葫芦瓶,但是,我没有找到可以推翻的证据和理由,暂且无谓我心,权当是真的了,世间只此一件,我欣欣然独自醉乎!乐乎!

    注:我到克旗北部去玩,在一老牧民家用一瓶普通白酒换了一个破碎的汝窑早期水丞(或水盂,有缺失),以作对比。釉色和气泡、足底不施釉等特征相似,胎体和裂纹有区别。尺寸不写了,恐有仿造。

静静的她在那里,不管世人对她的纷争,百家齐名百家齐放,无一结论,她不闻不问,静静地,岁月流逝了千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