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流动频繁 罕见遗传病南移广州

 nizijun 2014-11-11

新生儿筛查可及早发现遗传病,家长们不应忽视。

  广州近两年新发现30种罕见遗传性代谢缺陷

  专家呼吁出生后三天应接受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缺陷串联质谱筛查

  本报近日在《家事》栏目中报道的广州“鼠尿儿”女孩小玉,一出生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代谢疾病“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即苯丙酮尿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小玉是幸运的,因为她恰好赶上了广州新生儿筛查,诊断后立即开始服药干预,如今智力水平和正常的孩子一样。

  记者从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获悉,从1989年至今,广州对120万新生儿进行三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筛查,发病率为4.24%,这意味着约有5万名宝宝带“病”出生。

  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的专家指出,随着人口迁移,新“客家人”的日益增多,一些原本发病率呈“北高南低”态势的遗传代谢缺陷出现了“南移”趋势。随着筛查技术的升级,近年来,广州新发现三十多种遗传性代谢缺陷,其中不少可通过饮食、药物控制,避免孩子智力受损。

  个案:

  新生宝宝惊现罕见遗传病

  出生13天的女婴丽丽让妈妈很揪心:她全身紧绷,连吃奶时都不放松,随时都会抽筋,睡梦中常常惊跳,还经常发热。在丽丽之前,这个小家庭已痛失了两个刚出世不久的宝宝,每个都有同样的症状,妈妈立即将丽丽送到医院,但常规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随后的遗传性代谢缺陷串联质谱筛查发现,她所患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因患儿尿味像烧焦的枫糖味(用枫树汁熬的,加拿大的特产)而得名“枫糖尿症。”

  “丽丽是我们发现的第五个枫糖尿病患儿。以前这种病在广州未见报告。”广东优生优育协会新生儿疾病筛查专业委员会主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筛查中心主任江剑辉说,这五个患儿二男三女,其中有两个家庭各有两个患儿。

  “枫糖尿病”属于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除了丽丽,前几个孩子都是在二岁至四岁左右才来就诊。“两岁的孩子还不会抬头,头小、行动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如果早一点筛查出来,就不会造成智力损害。” 江剑辉说,得了这种病的孩子一出生就应该接受饮食控制,吃特制奶粉,并补充低蛋白,否则会变成智能残疾儿。

  数字    

  广州近两年新发现30种遗传代谢缺陷病

  除了“枫糖尿病”,从2007年至今,广州医生已经从新生宝宝中陆续发现了三十种以前没有在本地发现过的遗传代谢缺陷病,一些原来认为在北方高发的疾病在广州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医生认为,这与人口流动和筛查技术提高有关。

  以俗称“鼠尿儿”的苯丙酮尿症(PKU)为例,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基本呈“北高南低”态势,北方每八千至一万个新生儿中有一个患儿,而广州以前的发病率为三万分之一,略低于全国。但江剑辉说,这些年来,随着人口的流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组合以及“新客家人”在广州生育,使得该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逐年与全国持平,目前约为两万分之一。筛查技术的升级,则使更多不为人知的疾病现形。

  危害:

  遗传性代谢缺陷:“低调”摧残宝宝智商

  和外表可见明显畸形、公众知晓率很高的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结构性出生缺陷相比,遗传性代谢缺陷显得比较“低调”。江剑辉说,遗传性代谢缺陷是功能性出生缺陷的一种,像广东比较常见的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低)、苯丙酮尿症等都属于此类。

  遗传性代谢缺陷基本上都是隐性传染病,这意味着貌似健康的父母也会生下病孩子。此外,该病在宝宝出生时不能一目了然,例如PKU患儿吃奶时会抽筋,蚕豆症患儿在吃到蚕豆等食物时才会发病。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种类很多,表现复杂,有的是缓慢渐进式发病,遇到诱因时才突然发作,引起不可逆的神经损害,导致智力低下或者主要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这种发病方式更具隐蔽性,更容易使家长麻痹大意。

  新生儿筛查:优生优育的三道防火墙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在新生儿时期对危及儿童生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等进行筛查。江剑辉说,婚检、产检、新生儿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的三道防火墙,它们分别承担了不同功能。婚检筛查可确定夫妻俩是否有隐藏的遗传疾病,便于指导生育。产检时可发现各类重度畸形儿,以及重型地贫儿、21-三体,并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新生儿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代谢疾病,通过饮食控制、指导服药,减轻、避免对智力发育造成损害。

  名词解释

  如何绕开遗传病的雷区?

  出生三天就应进行筛查

  新生儿出生三天、哺乳六次后,就应进行筛查。项目主要有PKU、甲低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即“蚕豆病”,在宝宝空腹状态下,从其足跟两侧采血,几滴即可。

  优生优育专家认为,接近七成的结构性出生缺陷是受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较难控制。而遗传性代谢缺陷的影响因素则相对明确,只要父母做好婚检、产检,遵从医生指导,并在宝宝出生后立即接受新生儿筛查,及早查出病因,就能有效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最新数据显示,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包括了150家医院的产科,目前每年筛查新生儿十余万,筛查覆盖率为98%。宝宝出生后,花70多元就可在出生医院接受采血。然而,由于目前新生儿筛查仍属于自费项目,有一些家长对此重视不足。

  广州三类病童可接受免费干预

  目前,广州市卫生部门对在新生儿筛查中检出的甲低、PKU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患儿进行早期治疗,患儿可获得免费药物治疗或领取特制奶粉,而G6PD缺乏患儿则可接受医学遗传和保健咨询。据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统计,在已筛查出的遗传代谢缺陷儿中,有377个宝宝经过有效干预,避免了发展为智能残疾儿的命运。

  高危儿应进行串联质谱筛查

  江剑辉强调,对于那些父母曾生育过遗传代谢缺陷儿、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儿,不仅要进行筛查,最好进行串联质谱筛查。这种“升级版”的筛查可查出三十多种遗传代谢缺陷疾病,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家长们不重视,目前该筛查常常用来对病童的病因倒追。

  干预方案

  出生两周内开始 智商基本正常

  江剑辉说,其实有些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治疗并不复杂,很多患儿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可以好转。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低):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期常没有典型表现。长到六个月以后,表现为精神和运动发育迟滞,呈现智力低下和身材矮小,又称“呆小病”。

  干预方案:甲低患儿出生一个月内治疗,智商与常人无异常。出生三个月内开始治疗,智商基本正常。六个月后才开始,部分人智商会减低。

  苯丙酮尿症:宝宝在新生儿期或者小婴儿期外表正常,随着脑和神经损伤的加重,异常表现逐渐显现,表现为头发由黑变黄,肤色变白,身体和尿液有特殊鼠臭味,因而被俗称为“鼠尿儿”。

  干预方案:经典型和中度患者应该进行饮食控制,限制摄入肉类、蛋类、豆类、母乳等高蛋白食物。其余应该进行药物干预。

  G6PD缺乏: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其中广东人的发病率达到5%~10%。患儿平时不表现症状,但在一些诱因下,比如吃蚕豆、使用伯氨喹啉型(氧化型)药物等,可能诱发血管内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症状。

  干预方案:饮食干预,避免进食蚕豆等诱因食物和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