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梅岭 梅嶺詩話詞話21

 冷鳳 2014-11-12
021) 讀北窗詩,每每讓我想起一個人,聶紺弩,先生寫詩,不避新名詞,不避俗字瑣事,瘦硬孤高,倔強傲岸,其最大之特點是諧趣,與諧趣中含辛辣之諷刺,意在言外,總歸于沉鬱。 北窗《飲歸》詩,與詼諧中冷嘲當今陋習“支家才作酒中奴,詎是貪杯莽灌夫。亦幻亦眞看鬼笑,半醒半醉拒人扶。打工只重三餐費,陪飲應輕七尺軀。知損健康猶未已,老妻掩淚又長吁”。《自嘲》云:“應笑平生老蠹魚,不知加減與乘除”。“幾多世象教人惑,無限時空任我吁”。《平均工資》:節近中秋笑語喧,偶翻報紙一銷魂。眼花只怕煙無據,燈草分明墨有痕。杯酒長吁和短嘆,念年東走與西奔。至今未過平均綫,誤卻儒冠愧黨恩”。所作類皆如此,都有病之吟也。
022)“江西詩派”推重作詩要“無一字無來處”,其實唐人已經保守,不敢越雷池半步。劉禹錫嘗質疑宋之問“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之“餳”字不見於經書,緣其恪守“為詩用僻字,須有來歷”之戒條也。其後,劉欲作重陽詩,壓“糕”字韻,因經書中鋒未有糕字,竟不敢用,甚迂腐。

023)韓駒以“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為詩法教人作詩,取其首尾一氣而下也。後容齋以駒法驗老杜詩,非盡如金詩也,蓋金詩之格局為不可分割之整體。杜詩如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兩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靑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格局皆是前兩句與后後兩句為可分開支畫面,“ 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則一句一意矣。故知詩無一定之常法,執一而求,何異乎刻舟以求劍。现代徐晋如謂七言絕句作法當以漁陽為例,歸納為十二法:一:以第三句為主者,此法前兩句或鋪陳、或起興、或議論,第三句以否定詞轉接。二:以前二句說一事,第三句以轉折詞連接。三:第三句故作假設或設問之詞,結句答之。四:前兩句說今事,第三句追思,多用年來、憶、記等詞。五:前兩句說往事,第三句則用“今日”“此日”等詞點明今事,以兼今昔之感。六:前兩句直賦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分明”“好到”等詞著以詩人之評論。七:為漁陽匠心所在,一、二句就題直起,亦直寫眼前景、心中事,第三句以序寫人事轉接,而結句則必由實返虛,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八:以第四句為主,用否定詞作結。九:第四句作問。十:前三句皆寫今事,結句歸到今日情事,又不具體說出,自有無限風流蘊藉。十一:前三句都是烘托,結句歸結自身。十二:詩中必要有對偶。
024)或問孟浩然《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老杜《登岳陽樓》優劣。兩詩皆借景抒懷,落筆有千鈞之重,然孟詩委婉含蓄,只是身世之懷。老杜則懷抱天下,境界自大。
025) 晚唐鄭谷以《鷓鴣》詩為人稱道而得名鄭鷓鴣,其詩純用賦體,頗為金聖嘆所詬病,見於《選批唐才子》“
咏物诗,纯用兴最好,纯用比亦最好,独有纯用赋却不好。何则?诗之为言,思也。其出也,必于人之思,其入也,必于人之思。以其出入于人之思,夫是故谓之诗焉。若使不比不兴而徒赋一物,则是画工金碧屏障,人其何故睹之而忽悲忽喜?夫特地作诗,而人乃不悲不喜,然则不如无作,此皆不比不兴,纯用赋体之过也”。
026)滄海遊龍有絕句一首極耐讀,“競起相思染淚紅,潮聲依舊小橋東。風干舊夢醅新酒,情付桃花一炬中”無端而起相思,思之深,至淚紅,起句便綺麗,攝人心魄。“潮聲依舊小橋東”,便知相思苦也,承句大妙,妙在不說相思如何苦,全在景中帶出,無一字作淒慘語,然情融與景,所謂酸甜苦辣,味在鹽醢之外也。夢能風干,此情彌久也,然終不能得,不如和夢醅酒,境至此,情愈深。結句直接,然嫌白了點,若於前之種種渲染照看,亦當然之情也。
027)
今夜星光燦爛,媽媽眨眼相邀,媽媽懷裏又撒嬌,逗得媽媽歡笑。好夢有時早醒,思念還是煎熬。再也不會淚花拋,因為媽媽不老”。《西江月·媽媽不老》飄鴻女兒思母詞也,赤子情懷,永繾倦以母愛;昊天無極,寄長思於不老。
028)子才鼓吹“性靈”,時有“自宗伯(沈德潛)三種別裁集出,詩人日見日少;自太史(子才)《隨園詩話》出,詩人日漸日多”之說。於著家詩說多有呵斥,嘗謂 神韻派乃是貧賤驕人,格調派乃是木偶演戲,肌理派乃是開骨董店,宗宋派乃是乞兒搬家,不無刻薄誇張。然其晚年穿處士服,奔走權貴之們,艷幟高張,廣收女徒,亦為人所嗤,蔣苕生刻意詆毀,作詩以示譏諷:“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夸。獺祭詩書充著作,蠅營鍾鼎潤煙霞。翩然一只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衙。”
029)許印芳(1832-1901),字茆山、麟篆,號五塘山人,其《詩法萃編》為初學者發蒙啓微之重要著作。詩學理論主張“寫詩要實”,嘗言作詩之法:“古人作詩,一字不忘下。後人作詩多閒字,且多贅句,不及古人遠矣。作五侓猶忌浮泛,所謂四十賢人,不可雜一屠沽兒也。文章一道,總不能離起承轉合之法,用之無痕者,作用在內,暗起暗承,暗轉暗合,暗中消息相通,外面筋骨不露。盛唐詩氣格高渾,意味深厚,其妙在此。愚人但以形貌求盛唐,謂其無甚作用,謬矣。晚唐及宋人詩,作用在外,往往露骨,故少渾厚之作”。
030)以佳句而得名者,唐有“鄭鷓鴣”,宋有“張三影”。漁陽詩主“神韻”,詞亦嫵媚可愛,其《和漱玉詞》有句云:“郎似桐花,妾思桐花鳳”,人目之為“王桐花”,其弟子崔華有句“黃葉聲多酒不辭”,人號之“崔黃葉”,汪琬鈍翁曾戲言:“有王桐花為師,正不可無崔黃葉作弟子”。亦詩壇佳話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