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王薌斋的意拳之奧秘

 相约诗篇 2014-11-12

 

王薌斋的意拳之奧秘
_____著名日本武術雜誌《功夫》對意拳傳人林肇侖老師專訪


了解意拳歷史的意拳傢--林肇倫
    林肇倫老師系統學習了早期意拳(在珠海受教于韓星橋,學習了韓星橋的韓氏意拳)和晚期意拳(在北京受教于姚宗勛,學習了姚宗勛的姚氏意拳)。
    在當時,韓氏意拳和姚氏意拳都是很稀有的,日本武術界也不太懂得這兩种拳術。林肇倫老師還受教于(在北京有“太極楊”之稱)擅長推手的楊德茂,林老師是對意拳綜合系統研究的重要人物。在理論實踐上,林肇倫被世人稱爲[學者型意拳傢]。
意拳不但有武術精髓,還有許多關於意拳的我們揣摩不清的奧秘。意拳是個怎樣的身體操作法呢?懷著以上的疑問,我們專題採訪了林肇倫老師。
一、意拳的創立到發展歷程的採訪内容:
採訪人:林先生能談一下你的學武歷程嗎?
林老師:我喜好武術,自幼學習了少林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拳等,之後又先後師從著名武術傢楊德茂老師(1910--1976)、姚宗勛老師(1917--1985)、韓星橋老師(1909--2004)。這三位老師都是意拳宗師王薌斋(1885{}--1963)門下弟子的佼佼者。
在1965年我先從著名武術傢楊德茂老師學習意拳。楊德茂老師學習意拳之前,自幼師從吳式太極拳宗師王茂斋先生(1862--1940)。楊德茂老師最擅長推手,在推手方面誰也敵不過他,當時北京的太極拳的許多佼佼者都贏不了他,對他甘拜下風。後來楊德茂老師有了提高磨練拳術的想法,又因韓星橋老師是他的少時好朋友,因此在韓星橋老師從上海到北京時,介紹王薌斋先生給他認識,他就師從王薌斋先生學習意拳。
    由於楊德茂老師有著扎實的推手基礎,很快學會了意拳的最高技術,姚宗勛老師也對楊德茂老師的推手贊許。
    我是從1965--1969年師事于楊德茂老師,系統學習意拳的。1969年之後,我離開北京,到武漢理工大學學習工作,每當大學放假,我就囘北京再向楊德茂老師學習意拳,直到楊老師謝世。楊德茂老師謝世后,1976年我到北京又師事于姚宗勛老師繼續學習意拳。在1988年時我因工作安排原因來到廣東珠海,看到韓星樵先生。
1990年,我和韓星橋先生的兒子韓競生共同籌劃發起,在廣東珠海創立珠海意拳研究會,我們邀請(時在上海的)韓星橋先生回來擔當珠海意拳研究會會長,韓星橋先生當時已年過80嵗。在那時的前後,我從學于韓星橋大師習意拳六年左右。
    採訪人:林先生從三位老師那裏主要學習了什麽?
林老師:姚宗勛、楊德茂是王薌斋先生的中晚期弟子,韓星橋是王薌斋先生的初中期弟子,三位老師都讓我受益匪湥刮覍σ馊幸粋全面的理解和整體的把握。
楊德茂老師的技術特點基礎功夫嚴謹、動作規範,因此給我一個很好的意拳啓蒙教育,重點培養了我的基本功和扎實推手技術。姚宗勛老師重點為我做了深造和提升的工作,使我掌握完整的意拳體系和實戰精髓。韓星橋老師在拳學方面對我做了重要的補充和完善。
    韓星橋老師的祖輩和父輩都是著名的武術傢,家學淵深,除跟父親韩友三(云亭)學習武術之外,又先後從師于當時非常著名的八位大師,學習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還跟舅舅萧长山習練中國跤。韓星橋老師還培養了幾位優秀的摔跤選手。韓傢祖孫三代都是職業武術傢,祖父是少林拳种的有名的人,父親是形意拳、八卦拳的傑出人物。1929年,韓星橋老師在上海先從趙道新先生學習,自1931年起正式師事于王薌斋先生,學習意拳十五年。從學王薌斋先生是從意拳古法開始,當時還是意拳的初創時期,並不是一個定型化的狀態,還留有不少的形意拳的痕跡。
採訪人:意拳和形意拳相同嗎?
    林老師:意拳與現代的形意拳不盡相同,而和傳統形意拳較接近,意拳的最基礎部分來源於心意秘傳古法,那些古法内容大部分已經失傳,我曾到處找尋過,結果沒有找到。
    採訪人:王薌斋爲什麽要創立意拳?
    林老師:王薌斋先生針對當時中國武術注重套路、招法,重形輕意的的弊端,大膽革新,廢棄了套路招式等低效的訓練方法,吸收借鑑了太極、形意、八卦、少林、南派等優秀傳統武術的精髓,同時也吸收了拳擊等西方格鬥技術的優點,去蕪存箐、博采眾長,創立意拳這一新興拳學。並以其科學先進的訓練體系,顯著的實戰成效傲立於拳壇。適應了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推動了傳統武術的完善和進步。
   採訪人:站樁是意拳獨有的嗎?站樁的目的是什麽?
    林老師:站樁不是意拳所獨有的,站樁在中國傳統武術訓練中古已有之,只不過王薌斋先生把站樁放在訓練學中極重要的地位,成爲貫穿于意拳訓練始終的必修之課,同時吸收融合各傢之長,並賦予了站樁功新意,公開了樁功心法。
簡單來説,樁功訓練目的有三點:
1、靜力性訓練。2、樁功換勁。3、最大限度的開發人體體能和調動潛能,(包括速度、力量、反應、耐久力、意志力、洞察力等)。
王薌斋先生曾表述過,“技擊乃拳術的末技也”的觀點。意思是說,站樁等方法不單只是為技擊,也是維持健康和能力開發,這纔是站樁的更重要目的。
    採訪人:林老師的三位老師是不是都不注重招式套路而只注重意念的?
    林老師:原則上講,我的三位老師的意拳關注點和現行意拳注重點基本相同,個人在傳承的理解上略有區別,比如韓星橋先生原來擅長形意拳以及太极拳八卦拳,在早期的意拳傳承上又得到老師王薌斋的一些古法心意拳的訓練,受其影響與現在流行的意拳在技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意拳的觀注點上沒有根本的不同。
    二、意拳有沒有五行拳?(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原始基本拳技)
  採訪人:意拳有五行拳嗎?
    林老師:1947年之前,意拳有五行拳練習。那時楊德茂、姚宗勛老師都習練五行拳,當時的意拳五行拳與传统形意拳的五行拳已有所不同。自1947年之後,由於王薌斋先生更關注養生醫療,基本停止五行拳和技擊的教學,將技擊教學委託給姚宗勛老師。那個時期姚宗勛老師已是王薌斋先生的衣缽傳人,姚宗勛老師在王薌斋先生的支持下,大膽的改革了五行拳。
    三、意拳和拳擊    採訪人:有人認爲姚宗勛老師的意拳就是拳擊,林先生對於這點怎麽看?
林老師:姚宗勛老師曾受過高等教育,在當時有對西洋文化、體育方面接觸交流的機會,姚老師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識,有進取精神的拳學傢。以致後來姚宗勛老師把意拳先進的訓練内容哂糜诓珦簟⑻飶健⑶蚣肌⑷瓝舻痊F代體育邉拥挠柧氈校虝r間内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王薌斋先生也曾有與西洋拳擊傢比賽的經歷,對於拳擊有過比較高的評價,並有吸收借鑑這門技術到意拳上的考慮。王薌斋先生曾和韓星橋先生帶著拳擊手套練習拳擊,試著怎麽把拳擊引進到意拳中來,由於當時沒有經驗,使得他沒有成功的將拳擊引進到意拳上。
後來,王薌斋先生囑託姚宗勛老師學習研究西洋邉雍腿瓝簦虼艘ψ趧桌蠋煹疆敃r的基督教西洋人青年會學習西洋文化和研究拳擊技術。以上所述的事情,兩位老師對我談過。
王薌斋先生還多次對韓星橋、姚宗勛老師講過:“別人有的東西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我們也要有。”這充分説明意拳勇於進取,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的主流脈搏。

    採訪人:有人說姚宗勛老師帶著拳擊手套訓練和打沙袋,王薌斋先生見到了就盤問姚老師。這是真實的嗎?
    林老師:這麽說的人是無知。古代傳統的形意拳、八卦掌等都有用竹篾、柳條等做成的容器,内中盛放沙石,用它來訓練拳擊。王薌斋先生當時也曾用這種方法訓練拳擊,經過這樣的訓練,取得了顯著的技擊效果。在當時,帶著拳擊手套訓練和打沙袋練習,是得到王薌斋先生的充分肯定和認可的。
    實際上,在1931—1935年期閒,在王薌斋先生主持下,韓星橋、張長信、卜恩富、張恩桐等人就已經使用羊皮沙袋和拳擊手套,而姚宗勛老師學習意拳是在这之後,1937年以後才使用拳擊手套和沙袋等训练器具練習意拳的,所以說王薌斋先生看見了盤問姚老師之事,也許是那些不了解意拳歷史的人推測說出的話吧。
我也跟姚宗勛老師、韓星橋老師學習練過打沙袋,兩位老師打沙袋有著不同的獨到特點,風格各異。韓星橋老師打擊時重視身法步法的變換配合,姚宗勛老師重視拳擊的滲透力度,打擊重點在時機的把握。
四、樁功換勁
採訪人:1935年王薌斋先生在河北省深縣特訓一批武術人員,準備帶他們去參加世紀環球的武術比賽。(這是由中國某銀行傢資助的,並從中囯武術界選拔優秀武術人才去參加環球比賽的前所未有的計劃。)選拔的結果,韓星橋、張長信、張恩桐、卜恩富等人被選拔並組成這個武術代表團,由於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能履行這一計劃。王薌斋先生這一階段的訓練内容是什麽?
    林老師:我所聽到的是,這時期特訓的主要意拳内容和現行的意拳大致相同。在意拳訓練時,王薌斋先生始終把站樁放在極重要的地位。由於站樁的最大的優點是改造不合理的用力方式、改變錯誤的發力方法,因此站樁作爲拳術的基本功,成為貫穿意拳訓練始終的必修課。借用古人之言,站樁的主要功用是“樁法換勁”。樁法就是站樁,通過站樁變換拳勁。樁法換勁這個説法並不是意拳獨有的,而是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存在,傳統形意拳、八卦拳都有這種説法和練法。
     通過站樁,把長久以來習慣了的憋氣、努力等不好的毛病改掉,在這個過程需要注意身體的各種變化。通過意念的調整使得邉痈哂辛α俊⑺俣取⒎磻㈧`敏性、耐久性和力度的把握等邉铀刭|。自1935年以來,王薌斋先生可以在短時間培養出一批優秀弟子。王薌斋先生不但在“樁法換勁”方面取得成功,也在意拳其他方面和普及推廣上都取得成功,在這點上王薌斋先生為中國拳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1972年和1980年韓星橋老師和姚宗勛老師分別向中國政府建議,將意拳應用到現代體育邉又小K麄儗队斡尽⒆闱颉⒒@球、舉重、射擊、田徑等項目作了有益的試驗,使得中國武術與現代科學的體育邉佑袡C的融合。由於二者的有機交融,意拳在短時間裏也取得了實戰格鬥的最大效果,意拳對現代科學作了積極貢獻。所有這些方面,也可以說是王薌斋先生對於現代的貢獻吧。
   五、關於站樁中力的轉換
   採訪人:有人說站樁時間越長越好,是否有誤解?林老師怎麽看?
    林老師:如果站樁只是靜止站立著而不會用樁法進行力的轉換,是不可能把意拳練好的。明末清初,在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中就已注重樁法換力,通過站樁能把長期已經習慣了的不好的邉恿晳T換掉。注重樁法換勁,能使實戰的技擊能力很大提高。
長期以來,在華北地區(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内蒙古等地)的拳術非常注重樁法換勁,而以前的拳術只是関注一般靜止樁法的靜力性狀態。由於河北的形意拳三體式和山西的心意拳蹲猴式等樁功從以前的靜力性練習轉換為樁法換勁,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將中國武術提高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王薌斋先生傳承的樁功,所關注的是在“樁法換勁”的基礎上再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就是在這個有特點的樁功練習方法裏更重視渾圓力的訓練,也就是說在所有的意拳訓練項目中都將採取有渾圓力訓練的獨特内容。
比方説,要提高打擊力就得掌握渾圓力,在此也提高了爆發力,而且這些力量不再是單方向的爆發而是由立體多方向的爆炸出去。同時要掌握應變能力、應激能力,培養敏捷性、反應、速度、以及瞬間機動變化,意念的控制是首要的。
    對於意念訓練不是只是空想就能練好意拳,而是有具體的内容和可操作的訓練方法的。要想做到並控制好意念活動就需要必要手段,而這些是一般的拳術傢所不容易領會理解的。站樁不是簡單、單純的站立就行,而是習武者的思維意念都要發生變化。在散手、推手中也都含有相應的思維意念活動的變化。
  採訪人:散手作爲一門武朮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嗎?如何看待?
    林老師:現代人有過於注重實用性,又輕視傳統文化的傾向,我認爲武術的散手應該在注重實踐性的同時,還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