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外侧裂异位脑膜瘤一例

 水共山华 2014-11-18

  

图 1 MRI 示 T1 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病灶边界清楚,其旁脑组织轻度水肿 图 2  术后半年复查 MRI 为 外侧裂术后改变,未见异常信号,外侧裂无增强信号影
患者女,8 岁。以 "双上肢麻木 1 个月" 入院。查体:神清,对答切题,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全身深浅感觉正常。MRI 检查 (图 1):右侧额颞部、外侧裂池内可见一类圆形稍长 T1 稍短他、边缘稍长 12 信号病灶,大小约 3.3 cm×2.3 cm,病灶边界清楚,其旁脑组织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病变推压右侧大脑中动脉,MRI 诊断为右外侧裂脑膜瘤。经翼点入路开颅行右侧外侧裂病变切除术,术中见外侧裂水平段深部占位,元基底,与馁脑膜无粘连。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诊断:(右外侧裂) 纤维型脑膜瘤,WHO I 级。半年后复查 MRI(图 2),未见肿瘤生长及强化影。
讨论
颅内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儿童脑膜瘤较少见,国外文献报道儿童脑膜瘤中男性多于女性,这和成年人脑膜瘤男女比例有所不同。吕涛等认为儿童脑膜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大脑凸面,发生于外侧裂处的脑膜瘤也较为少见。国外文献报道认为,侧裂深部脑膜瘤可能是肿瘤起源异位脑膜细胞所致。
WHO(2007) 中枢系统肿瘤分类方法将脑膜瘤分为 3 级 15 个亚型,I 级包括脑膜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体型、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富于淋巴细胞一浆细胞型、化生型;U 级包括透明细胞型、脊索瘤样型、非典型性;Ill 级包括乳头状型、横纹肌样型、间变型 (恶性)。国外报道儿童脑膜瘤以乳头型和成纤维细胞型多见,而且较成年人脑膜瘤的恶变率高,主要治疗以手术为主。本例病理诊断为成纤维性脑膜瘤,与国外报道相符,术后情况仍需长期随访。

编辑: qianqi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