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鞍区囊虫病误诊为蛛网膜囊肿一例

 水共山华 2014-11-18

  

患者女,47 岁。因 "头痛、头晕,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 2 个月"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右眼视力 0.6,左眼视力 1.0,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颅脑 CI' 示鞍区占位性病变,颅脑 MRI 显示鞍区囊性占位性病变 (图 2,3)。

图 1 颅脑 CT 示鞍区低密度影,鞍上池结构欠清,双侧脑室略扩张,前后角变钝  图 2,3 颅脑 MRI 示鞍区囊性占位性病变,垂体窝明显增大,鞍区见短 T1 长 T2 信号影,囊壁强化明显,囊内见轻度强化的分隔,双侧侧脑室扩大变形  图 4 术后病理示脑囊虫病(HE×400)

入院诊断:鞍区蛛网膜囊肿、脑积水。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行右侧翼点开颅鞍区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术中见鞍区第 1、2 间隙及鞍内布满囊性病变,呈葡萄串样排列,囊液色清,囊壁菲薄,分离与周围血管、神经及脑组织的粘连,反复钳取出囊性病变,病变内无明确头节,术后病理示脑囊虫病 (图 4)。术后患者头痛、头晕改善,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随访 2 年,无复发,视力无恶化。

讨论

鞍区囊虫病属于脑膜型囊虫病,临床上少见。主要表现为视力、视野受损,合并脑积水者可出现颅高压症状及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CT 主要表现为鞍区低密度影,可混杂稍高密度影。本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脑积水,表现为脑室系统的扩大,由于术前无试验学检查指标,误诊为蛛网膜囊肿。

MRI 上以葡萄囊从型为特征性表现。鞍区脑囊虫病的脑脊液和血清酶免试验阳性率低,单纯实验室检查不易确诊,诊断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最终结果以病理为准。临床上要注意与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颅咽管瘤、脑脓肿及囊性胶质瘤等的鉴别。单纯药物治疗鞍区脑囊虫病效果差,需要通过手术来缓解高颅压症状,同时也解除脑神经受压症状。近年来主张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及内镜技术治疗该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术中要点:(1) 切开囊壁前用多层棉片保护周围脑组织以防囊液污染。(2) 先摘除囊内结节,再分离囊壁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不必强求全切。(3) 反复冲洗囊腔,避免术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对于鞍区这类单发脑囊虫患者,有手术指征的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无须抗虫治疗.预后良好。

编辑: qianqi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