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影像] “蛛网膜囊肿”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0-02-03
蛛网膜囊肿

【病史摘要】

男,58岁,常规体检。

1蛛网膜囊肿CTMRI检查


【影像所见】

1ACT显示左侧颅中窝低密度影,邻近骨质无破坏,脑组织受压改变。图1BC,横轴面T1WI及T2WI显示病变位于左侧颅中窝,呈均匀长T1T2信号,边界清楚,左侧颞极受压但无异常信号。图1DEF,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邻近脑实质无异常强化,邻近脑膜亦无异常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蛛网膜囊肿。

影像学诊断要点:好发于儿童;病灶常位于颅中窝、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凸面等; MRI各个序列上信号均类似于脑脊液,边界清晰,DWI为低信号;CT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需与表皮样囊肿、脑囊虫、囊性肿瘤(如囊变的神经鞘瘤)等鉴别。

1.表皮样囊肿

1)有沿脑池缝隙生长的特性。

2)信号不如蛛网膜脓肿均匀。

3DWI为高信号。

2.脑囊虫

1)蛛网膜下腔的囊虫无头节。

2)多成串或簇状聚集。

3.囊性肿瘤增强扫描可见囊性肿瘤的实性部分强化。

【检查方法及选择】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MRICT可显示囊肿为低密度,细节显示不清楚,但CT的优势在于了解邻近骨质情况;MRI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以及与邻近脑组织的关系,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临床病理和随访】

蛛网膜囊肿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因为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为蛛网膜周围粘连形成蛛网膜下隙的局部扩大,通常是创伤、炎症等引起蛛网膜广泛粘连的结果。

【评述】

蛛网膜囊肿最好发于颅中窝。CT密度、MRI信号均与脑脊液类似。DWI和增强扫描对 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