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界70年代,世界汽车市场疲软不堪,此时又发生了汽车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公司经营困难重重,菲拉特公司步入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公司不仅连年亏损,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直线下降。当时有人说:“最好丢掉汽车公司这个沉重的包袱。”语出惊人之余,公司上下一片恐慌,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公司抛弃。 危机时刻,阿涅利任命年轻的维托雷吉德拉出任菲拉特汽车公司总经理。许多人对他充满了期望,拭目以待。 吉德拉表现得似乎很平凡。他总是微笑着与员工们谈话,了解情况。每次,他都会将一些问题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不久,他的笔记本就剩下最后一页了。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吉德拉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现在,公司的境况非常糟糕!身为一位菲拉特的老员工,我深感不安。今天,我希望大家告诉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时间似乎凝滞了一般,没有人情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随后,吉德拉便宣布:“散会!” 大家都木然地离开会场。此时,会场中只剩下吉德拉一个人。想起那些人毫无表情的面孔,吉德拉却爽朗地笑了。原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几天后,他又主持召开第2次全体会议。这次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要进行彻底的机构调整,希望你们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现在公司中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官僚化,组织机构重叠,效率低下,企业没有活力??” 会场上依然鸦雀无声,因此,吉德拉开始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 吉德拉以雷霆手段开始改革,他首先关闭了国内的几家汽车分厂,解雇了1/3的员工,并且将海外一些效率低下的机构撤销。同时,公司还停止向被美销售汽车??这一系列举动都旨在提高效率。 吉德拉的“精简高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菲拉特公司曾经被称为“解决就业的典范”,由于此次进行大幅裁员,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指责。吉德拉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精神与舆论压力。 然而,吉德拉并不气馁,他开始对企业的生产线进行改造:淘汰那些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生产线,大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菲拉特公司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同时,他对于销售层面的改革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从前,菲拉特不需要经销商支付任何预付金,并且当经销商将汽车销售完之后,公司也不急于要求他们回款,这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为此,吉德拉作出新的规定:凡是经销菲拉特公司汽车的经销商,必须在出售汽车之前垫付一定的金额,否则不予供货。这项规定生效后,有近1/3的经销商退出了代理。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多数代理商对公司改革表示支持。 吉德拉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找到了菲拉特公司严重亏损的症结所在。他提高绩效的颁发就是充分了解情况,然后有步骤、有方法地改革。管理者不要迷信拯救企业的高深方法,提高绩效的方法永远要从企业自身去寻找,改变首先要从自身出发。管理者必须掌握独特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化地提高绩效。 ---《跟德鲁克学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