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蕈油和笋油

 苏迷 2014-11-19

蕈油和笋油


 
 

  • 图片作者:依露

  • 图片作者:依露

  • 蕈油和笋油

      文/吴翼民

      春夏时节苏州人有两款美味是不能不提的,一是蕈油,一是笋油。

      蕈油是比较稀罕之物,多半出自太湖中的金庭(即从前的西山岛),是用野生的茅柴蕈和菜油熬制而成,极肥嫩香鲜,可久贮,是拌食凉菜和凉面的主打佐料,也可与别的荤素炒菜同作汤面的浇头。一碗汤面如果浇上一匙蕈油,这一碗汤面顿时变得异常的鲜美,用“打耳光也不肯放”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早年我姑妈从苏州城嫁往太湖中的西山,很快就学会了西山诸多美味的烹调技艺,她最拿手的几样便是糯米肠、大白虾干和熬蕈油。过年回城省亲,必带上自家杀年猪后蒸煮的糯米肠;秋日回城探亲必带煮晒的大白虾干;春天回城所带的就是几坛茅柴蕈油啦。几样美味都异常诱人,尤其是茅柴蕈油,被全家视为难得的珍品,因为左邻右舍都是见不着、尝不到的呢。姑妈说起蕈油,也很引以为自豪。她说这些熬成蕈油的茅柴蕈都是她自个儿到山上“捉”来的,去山上打柴时留下了心眼,顺便把暗藏在茅柴里的一只只小不点的蕈“活捉”到手。且说西山岛四面环湖,气候十分湿润,一场春雨后,山上杂生的茅柴里会滋生出许多茅柴蕈这种食用菌。它色泽有点青,形态比较小,一般不大容易被发现,也就是说很容易逃过人的视线而溜掉,得细心搜寻才能“捉”住。有经验的打柴人会找到一个个专长茅柴蕈的“窝塘”(地方),可以一簇簇地采到,运气好的话,一次上山可以“捉”到一大篮子呢。当然,山上有些长在阴湿处的蕈类是有毒的,能“捉”茅柴蕈的人均能分辨得清。

      姑妈将“捉”来的蕈洗净晾干,而后就熬制蕈油,熬得稍咸些,以便久贮,遂成了她孝敬父母和老家的珍品。后来,食油计划供应了,城里每人每月只有半斤,乡下则更苛,姑妈再没有能耐熬蕈油送老家,这款美味珍品就告绝迹。再后来食油放开了,可山上的茅柴蕈则少之又少,兼之姑妈垂垂老矣,熬不得蕈油了。我曾一度在常熟尝到过蕈油面,虽然是用野生松蕈熬制的蕈油,其味亦可与茅柴蕈油媲美。然而只偶尔一尝,比不得当年姑妈送来蕈油之丰美也。

      野生蕈油不可得,但有另一种笋油可以聊解馋痨于一二。当年母亲在每年的笋市里都会熬制一些让我们杀杀馋。熬制笋油十分简单,买来那种“红痣”黄壳“绿嘴”的春笋,取中段和尾部的嫩笋肉切成条块状,在开水里撩一撩滤干水备用,起一个比较大的油锅,投一把葱末,再把笋条放入,放适量的盐,小火慢熬,让笋条有些微黄即可熄火起锅。这样熬制的笋油香鲜脆兼具,既可用来拌食其他食材,也可单独品尝,如果在汤面里放几条笋,浇一匙油,便是笋油面,很能勾人食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