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推手是圆的较量而非力的抗衡

 瑜乐乐 2014-11-20


--兼论对现行太极推手竞赛规则的看法(来源于网络)
    太极拳其理精深,其技独到。行拳过程中,松柔和缓,轻灵自然,搏击实践时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并有舒筋活络,强身健体之功效。而性别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 幼,体质不分强弱皆可练习,尤其适于年老体弱者。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开始推广《简化太极拳》。70年代末,随着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太极拳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又被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认识和接受,堪称中华武术园地中一枝盛开不衰的奇葩。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所特有的竞技运动,它吸取了我国古老武术中的实践经验,使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和体用有机结合,在完全不用护具的情况下,使用拳架中采拿、掷 打、摔跌等技巧进行的对抗性竞赛项目。通过推手实践可以更深刻、实际地体会到太极拳的内动,亦可使周身触觉、反应得到训练,也是太极拳用于散手的过渡阶段 和方法。
太极拳流派不一,推手实践操作中讲究、说法各执一是,竞赛中实难作出统一、详尽而又共同认可的推手规则。而太极拳的宗旨都是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且棚撅挤 按采例肘靠八大方法名称相同,这又给不同流派的太极拳之间进行推手竞赛制定可以共同遵守的竞技法则提供了可能条件。为了兴旺和发展太极拳,为了民族和后 人,处于承前启后地位的我们这些太极拳爱好者,应该团结一致,畅述己见,清除流派门户之见,共同付出艰辛的劳动,在较短时间内制定出一个有较高水平、切实 可行的推手竞赛规则或方案。
在为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成为奥运竞技项目的思想指导下,有关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对太极推手的比赛内容、方法、规则的制定进行了探讨和试 验,但时至今日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原委非只言片语可以道明。笔者本着体育事业是全民族的事业这一信条,且作为一名太极拳的爱好者,对此能无动于衷 吗?本人虽才疏学浅,仍不揣冒昧,谈一点自己的浅见,用以抛砖引玉。
现行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在实践中显露出的弊端有四:
1.违背太极推手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基本原则,崇尚力的抗衡
按现行规则操作组织的太极推手形同"相扑"之战,纯持后天拙力,一味顶牛。摒弃了沾连粘随不丢顶的原则,使太极推手成了相扑角力、摔跤拳击式的用蛮力推操 拖拉纠缠不清,怎能体现太极推手感觉灵敏,变化顺随的"听劲"、"懂劲"以达"随心所欲"的高级功夫呢?现行规则恰恰肯定了太极拳最忌讳的"丢扁抗顶"四 大弊病。长此以往,必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2.禁用腿和脚,背离了太极拳论,人为的妨碍了太极拳的武术技击优势
 武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可见腿脚功夫在武功、拳术中的重要性。太极推手禁用腿脚,完全违背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昔日人称太极高手杨露蝉 为"杨无敌",如果禁止他用"腿",只凭"拳"何以能无敌!太极拳讲究手上八法劲,身中八法形,腿下八法功。如果少了"腿下八法功",太极拳何以能在对抗 搏击中与其他各种功夫进行切磋较技。古之先哲有以常山之蛇喻太极技击之功的说法:攻其首,尾进;攻其尾,首进;攻其中,首尾俱进。人的躯干四肢,手身腿脚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岂能禁用腿脚,作茧自缚。
3.不重拳架之训练有害于太极拳本身的普及和发展
 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修",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顺避害,内敛而不外露,习练起来难度颇大,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不会一跳而就,因此有"三年长拳打死人, 十年太极不出门"之说。昔时武当赵堡太极拳鼻祖蒋发先师从王宗岳老夫子精心学拳,与老夫子相处八年之久,始学有成。我辈人等,受衣食之累,晨昏劳顿,难有 闲暇,业余爱好者抽空习拳,要学有所成更需耗费更多时日。因此,太极推手赛场上,那些初涉太极拳艺,习拳三两个月,甚至于根本不练,不会太极拳架者,根本 没有太极拳架的功夫,妄凭一身好气力,没有意识、意念的追求,怎么能把太极拳中棚撅挤按采例肘靠、纵横高低进退反侧、缠跪挑撩劈壁挂蹬诸法融会贯通,熟练 掌握,灵活运用呢!因此,太极推手应以习练拳架为基础,在熟练拳架基础上再探讨、研究、切磋太极拳的实践功能。如这一问题不加解决而舍本求末,必然滞后太 极拳的发扬光大。
4.现行规则如不更改,会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
  一个好的、适用的比赛规则不只是在赛场比赛中起到暂时作用,而对整个运动项目发展、变化的大趋势有着长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如有偏差,则会产生严重的误 导。在太极推手赛中出现的非内行领导内行、指挥内行、限制内行的现象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了一个现实存在。那些从事此项工作的人不深人实践,不联系群 众,凭空想象,闭门造车的坏作风,显现在太极推手竞赛对太极拳发展的误导作用,将直接影响国家对太极拳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抢救和挖掘工
作。这种状态必须立即改变。
   太极推手既不是力的抗衡,又不是后天拙力的拼搏,那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是圆的较量。
   拳经云:"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髦重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似平准,活似车轮。""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气若车轮,腰似车轴。""意气须换得灵,仍有圆活之趣。"都强调了圆转、圆活。就以笔者所习之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来说, 一套拳架七十五式,式式都在做圆和弧线运动。当然,细微的圆动从外表和直觉来看,不那么清楚,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习拳者的功夫还未达到拳式要求所做的圆 动;二是观拳者的观察分析未能达到看出究竟的境界。如白鹤亮翅、懒插衣、单鞭、云手等式都是在做圆弧运动,肩胯肘膝手脚身体都在做圆弧形的转动和滚动。且 这种圆不是简单的平面圆,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的圆。这种圆的质量越高,越能在推手中战胜对方之劣质圆和直力、蛮力、拙力,使之沿我之圆的切线方向滑 过。我本身圆处于轴心,位移小、速度缓而平稳,不失重心,而对方相反,则难于立足了。这就是四两拨千斤、小力胜大力的前提。舍此以求,无疑是舍舟船不走桥 又不会亮水而想过河罢了。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太极推手赛规则上的缺陷使举重、摔跤及力大之人占一时上风,戴上了太极推手的桂冠,更令人痛心的是使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失去了对太极拳的信心,更多的人出现了对太极拳的歪曲认识。这些还不足以使我们猛醒吗?
   一言以蔽之,笔者认为首先太极拳及其推手应确立是圆的较量而非力的抗衡这一主导意识。二是按太极拳本身固有的规律办事,手八法、身八法、腿八法均可使用, 除一些易造成严重伤害的部位严禁击打外,可放宽尺度,这样才能发挥太极拳的长处,显现出太极拳圆动在技击中的独特威力。
太极拳锻炼要法
早晨空气真新鲜,益寿延年太极玩。
面朝东方得生气,两脚平放宽似肩。
一寸前后分阴阳,只松腿根膝莫弯。
先要站好无极式,心平气和再耍拳。
口形似闭不紧闭,两眼平视看前边。
舌贴上愕口生津,润丹过阁往下咽。
开档下势气鼓荡,意念入静随自然。
轻摇柔随步如猫,浑身放松返先天。
沉肩坠肘心间记,收领正项顶头悬。
虚领顶劲身中正,打开百会通涌泉。
沉肩坠肘气不上,正腰落胯气内敛。
含胸拔背松空净,使其元气归丹田。
通脊挺胸随势启,双足蹬地力上弹。
缩肛收腹正腰胯,肩松胯活弹力现。
行拳作势有对拉,处处式式阴阳见。
走弧转圈与旋转,圆的轨迹要明显。
控制手肘搞技击,挖树刨根才灵验。
散手全凭架中式,式式准确用不完。
千锤百炼能成钢,练出杠杆压板拳。
尾间中正转周天,功精胆正走天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