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调过度饮食生冷致病 三伏天灸可护阳抗病

 侗乡人1961 2014-11-23

空调过度饮食生冷致病 三伏天灸可护阳抗病


                       

                           

                                2014-07-09 07:53:22|来源:大公健康|我要分享
                                   

                                       
                                   

                               

                           

                           

                               

                                                                                               字体
                                   
                               

                                0
                           

                       

                                               
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

                                               

                                                                           
                           

\


   图:冯玖中医师


  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徵;加上此时不少人因为天气太热而过度贪凉食冷,更易引致内寒过甚,以致体内阳气更衰。


  註册中医师冯玖表示,在全年最热的三伏天进行天灸,除了是“冬病夏治”的传统治疗保健方法,也能实现夏季当令护阳抗病之养生目的。


  古医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意思是说阴阳四时是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阴阳调和则身体健康,阴阳不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原则,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须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阴阳以保证阴阳平衡,才能保证机体与外界和谐共处,从而才能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目的。


  冯医师说,特别在香港,人们长期习惯生活在空调的“冰冷”环境里(她认为香港很多机构及家庭的空调都过度地冷冻),更易损伤人体卫表(指人体外表如皮肤)和肺脏(上呼吸系统)的阳气,所以夏令也常有感冒、咳嗽、哮喘和鼻敏感易发。过食生冷则损伤脾(阳)胃(阳),以致胃痛、腹泻的情况也不少。她认为顺时养生,夏令当首先顾护体内阳气,使之旺盛充沛,有助保健抗病。因此三伏天灸温热疗法也是当令应时的保健养生方法。


  空调过度饮食生冷致病


  冯玖说,三伏天灸在港推行多年,对“冬病夏治”的概念,民众越来越认识、接受和使用。但对于平素阳虚体质的人(面色苍白、怕冷、手脚冰凉、自汗),本来在冬季容易发作的病,若夏季遇上空调过度和饮食生冷,也容易发病,此际利用三伏天时之热,採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穴位,能扶助阳气、增强体质,达至当令抗病的作用。冯医师举例说,一些体质虚寒和肺弱的儿童、青年,经不起一冷(空调)一热(气候)的刺激,夏季也是鼻敏感的高发时候,可採用三伏天灸作治疗和保健方法,贴药的次数最好较“冬病夏治”的预防式保健为多,如在初伏之前十天和末伏之后十天、二十天,再进行“加强贴”,效果比较明显。她说,天灸贴药能养护阳气,对夏季受寒湿所困而致病者,有温阳驱寒祛湿的作用。


  冯医师提醒,阳虚体质的人,在夏季除注意少食生冷、不要贪凉,免伤阳气外,还须注意固护体表,不使自己常出大汗,伤气损阳。


  她建议,夏日饮食以温养阳气为佳,如北方人于夏季喜饮大麦茶作消暑热除食积之用,阳虚人士可以加入生薑炮製,有温胃宁心之效;在消暑清热的绿豆汤内,加些肉桂同煮,有散寒助阳及温通经脉的作用。但天灸贴药期间,宜停用辛温香燥之品,肉桂花椒等香料要慎食。煮绿豆汤放少许肉桂,对体质虚寒者则不碍事。


  补阳气祛寒邪除病根


  中医主张利用季节特点对抗病邪,易发“冬病”,三伏天即将到来,身体虚寒的人此时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加以调理,能温补阳气、祛除寒邪,甚至能将病根拔除。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覆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


  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復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饼药力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今年中伏三伏分别是7月17日、7月26日、8月4日。


  下列人群不宜三伏天灸: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3岁以下的幼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