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劲”

 恬淡之心 2014-11-23

太极拳的“劲”

——关于太极拳的革命性认识(续)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刚开始学太极拳的时候,只是跟着比划动作,也就是套路,很长时间没有长进,大家都陷入迷茫。

有一天,在大家的要求下,老师把他的老师给他们讲拳的视频放了一遍。那时的人们极为保守,视频只给看一遍就收起来了。而我当时恰好在外地,没看到这段视频。

在视频中,一位老的太极拳师在给徒弟们讲,太极拳的核心不是讲力,而是讲劲,它的格斗技巧不仅是直接的打击,更重要的是控制对方的劲路。实际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两拨千斤,也就是在格斗中把对方做空,然后把对方发出去。

从那以后,才知道,太极拳原来是讲“劲”的。但何为劲,如何得到这种“劲”,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人说,学太极拳要讲究“悟”,我们在太极拳道路的寻“劲”就是一个慢慢地“悟”的过程。不过,不是纯粹的悟,而是边练边悟。在练中悟,在悟中练。在闲时读拳论,练拳时体会拳论。不断地发现拳论中正确的东西,抛开其不正确的神秘的东西,才有了今天对“太极劲”的理解。

 

关于太极的劲,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论述了。主要的观点是,太极的劲就是指内劲。但这种内劲不是金庸武打小说里的内劲,他那种内劲是一种超自然的,超人体能量的,超物质的东西。在我们的观念中,内劲其实就是人体各部分总体的协同运动,包括神意气力。也就是人在最符合人体武术运动规律的运动中所产生的劲力的产生、运动与变化,简言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劲力运行。

太极劲,是在运动中产生的劲,不是静态的。人体运动规律主要包括:力的来源是大地。力生于跟,形于手指。力来源人体在运动中对大地的反弹。人在运动中要符合身法的要领,力才能够从脚到手得到最大限度的传导。所以我们讲太极劲,实质上就是在讲武术的劲,也就是武术运动的规律。

 

现在,拳界关于太极拳的论述很多,但到底什么是太极劲,我们查了许多,没有看到人们给出确切的定义。比较多的说法是关于太极劲的分类,太极劲包含哪些哪些劲。例如一位太极拳大师这样论述,太极劲分为听劲、懂劲、沾粘劲、连随劲、引化劲、拿劲、开合劲、发劲、提劲、缠丝劲等。又有人根据老拳谱把太极劲分为对滚、错、折、磨、弹、冷、正、侧、定、断、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十九种劲。现在根据我们的观点,太极拳内劲可以不用分那么多种类型,只要分为两类就可以了。或者说,分为两个类型就反映了内劲的本质的存在。

其一是柔化劲,也可以说是柔劲。此劲符合古人所说的“力生于跟,……,形于手指”。此劲主要用手防守,化解对方的进攻,在化解的同时找到自己进攻的机会。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方进攻我方,我方柔柔地承接了对方的来力,接到了自己的身上,经自己的腿脚传导到地面。这个传导就使对方失重,就是我方的进攻机会。第二方面是我方主动地柔柔地向对方进攻,也可以说是轻轻地敷于对方身上,对方稍微一动,就把我方身上的柔力传导到对方身上,经对方的腿脚传导到地面。同样,这个传导使对方失重,又给我方造成进攻的时机。

其二是刚发劲,也就是俗称所谓发劲。在柔化劲的基础上,我方发劲,使力直接打击于对方的身体上。

 

内劲可以是有形状的,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但是可以感知它的存在。放一个物体在地面,我们看不到它的重量。但如果一个人去搬动它,搬的人立刻能够感觉它的重量,旁观的人也能看出这个物体重还是不重,重心在哪里。劲的运行也是这样。太极劲也就是武术劲运行得好的人,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当我们说某人武艺高强时会用这样一个词:“身手敏捷”。

如果放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让同一个去搬动时,他自己一定能动感觉到哪个重,哪个轻。旁观的人从他的动作上也能够看出这一点。如果两个人同时练拳,或者格斗,旁观的人也是可以看出来的。劲有点像物体的重量,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得到。

 

作为柔化劲,它表现为一种由脚到手指的柔柔的线条状劲力。它的方向是不固定的,长度也是不固定的,是可以伸缩的。作为刚发劲,它表现为类似一种枪膛里的枪弹,炮膛里的炮弹,弓弦上的箭。意念作为指令,呼吸作为指令的传导,丹田作为发力的开关,腿脚蹬地作为力量之源,作为反方向的后座力,也就是向前发劲时的反作用力,此时它的形状类似一个圆圆的物体。这种感觉,若徒手练拳不容易找到,若手持一枝红缨枪扎向目标时最容易体会。它的方向是一定,它的发射长度取决于丹田开关的瞬间给定的速度的大小。根据力学原理,物体飞行距离的远近与速度和力量有乘比关系,物体做功的大小与速度、力量也有乘比关系。这就是神意气力具体到内劲运行的作用原理。

 

2014/4/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