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荠菜、水芹、马齿苋、地木耳

 ereader 2014-11-24
 

  以前每到荠菜开花的时节,我就知道最爱的春天来了。周作人在书里提到三月三江浙一带有戴荠菜花的风俗,还有在这一天也有人将荠菜花放在灶台上驱虫,或簪在头发上以清目的。而我的家乡每在农历的三月三,流沿的却是用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我小时候很是挑食,鸡蛋只吃炒鸡蛋,荷包蛋和煮鸡蛋是从来不吃的。但每到这一天,妈妈用荠菜花煮了鸡蛋,上学路上也会带上几个,拿在手里一边拨弄鸡蛋皮,一边揉揉捏捏,然后偷偷扔掉了。

  其实荠菜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野菜,这个最早在诗经里就有所记载,将嫩株采摘回来炒而食之,风味极佳。也许现在菜市场就有这野菜卖,然而把它的嫩叶单独放置一边,我还真没有什么把握辨认出来。我们那里似乎没有人采荠菜回来做炒菜,在书上看到还有些地区爱用荠菜包馄饨或饺子,我们家乡这两种习俗也都没有。

  家里那时很喜欢吃水芹——一种傍水而生的野芹菜。家乡多水,河流纵横,随便一个小渠沟都会繁生绿油油一片。大人采它们是为了丰富餐桌,而小孩则多半是好玩多动的天性驱使。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是将之连根拔起,还是像采韭菜一样只折半截。至今还记得水芹的味道,较家芹要更为浓烈一些,吃在嘴里有股刺鼻的野清香。无以忘怀的还有,抱着一捧水芹在风里一路奔跑着回家,欢喜甜蜜得就像拥抱了整个春天。

  马齿苋也是野菜,长在院子的干燥向阳处,经常会被大人们当野草除掉,然而根部很快又会再次冒出嫩芽来,继而又繁衍出一大片。过去从来不知它也可以上菜桌,至少我从未吃过。但问及家人,说起它的吃法却都头头是道——可以清炒,也可晒干后加盐腌制,是搭配扣肉最好的咸菜丝。然而这段记忆于我来说却是一片空白。更为惭愧的是,我直到现在才把它的名字跟模样对上号:茎紫红色,叶互生,肥厚,开黄色小花。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跟太阳花的特征有些形似,一查,二者竟然是同科同属的同门姐妹,而且太阳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大花马齿苋,这倒没错,它的花的确是马齿苋的放大版,那么太阳花也能吃吗? 

  小时每逢春雨天,家门前河堤的草丛间就会冒生出一些类似木耳的小东西来,查了一下,原来它的学名叫地木耳,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到下雨天,它们就会从地下钻出来,因此我们干脆叫它地子皮。沾着雨丝与青草气,在草丛间拾捡地子皮是一个温暖的回忆,尽管最终它们会以鸡蛋汤的形式出现在饭桌上。然而对于孩童来说,事情的结果往往不及体验的过程重要。据说,地木耳通常在春雨天冒生在洁净无污的地方,因此有“上帝的眼泪”之称。近二十年过去了,不知老家门前的那块河堤上是否还有上帝的眼泪流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