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食材,好味道!重口味烹饪秘籍独家发布!

 昵称575430 2014-11-24
广东人有云:“背脊朝天人所食。”,在广东这个“吃”省,只要是会动的生物,基本上都逃不过广东人的嘴巴,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北方小伙伴很不理解的生物:“为何广东人连这些都吃得下肚子?”。其实,广东人吃这些生物是有道理的,并非乱吃,本文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重口美食之禾虫

禾虫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河口、涌边、或咸淡水交界的稻田表土层中的一种水乡生物,其形如蜈蚣,虫身丰腴、含浆饱满,只以水稻老根为食,因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非常干净。以前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能吃的东西很少,而禾虫却具有如此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广东人便取之以食,以作为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之用。


禾虫的季节性很强,一年只有两造,在每年的农历三、四月和八月初一、十五大潮时才会出来,农历三、四月出水的称为早造虫,也叫“荔枝虫”,体瘦且色青量少;农历八、九月出水的叫晚造虫,也称“金花虫”,体肥质佳,含浆饱满,是烹制禾虫宴的极品。不过随着稻田里的农药化肥越施越多,禾虫也越来越稀有珍贵了。



在广东,对稻田熟悉的农户都知道,禾虫是不能饲养的,且生性神秘,只有在自愿出来的时候,才有机会被人抓到,如果其躲在泥里面,人是抓不到的。因此,想一尝滋味的话,一年只有两次机会。

对于这种水乡生物,广东人甚至有“禾虫过造恨唔返”的说法,意即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在禾虫当造的季节如果不来上一、两斤的话,对于老饕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不可忍受的煎熬。



禾虫的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可蒸、可炸又可炒,可焗饭、可炖汤也可制成酱,其中以一道“钵仔禾虫焗蛋”最为出名,无论去到哪一家有禾虫吃的酒楼,都会有这一道菜供应。把禾虫洗净,放入生油,待禾虫吸饱油之后再放入盐,禾虫自然就会爆浆,然后再倒进已调味的蛋浆,加入炸蒜子、陈皮丝、姜丝、炸面和胡椒粉,以钵仔装盛,蒸熟后入烤箱烤至蛋面焦香即可取出享用。其滋味甘香无比,焦香可口。

而最为考验手艺的,还是这一道“生炒禾虫”,一般师傅做这道菜,很容易就将其炒至爆浆,其制作秘诀是要先把禾虫暖水下锅,再升高水温把其烫死,以此把其内里的浆体固定下来,然后再以中油温慢炸才能不致于出现爆浆的情况。此菜若配以东莞厚街濑粉一同食之,那一入口就“索、索”声的清脆声音,能使在旁的食客闻声也食指大动。


生炒禾虫
原料:
新鲜禾虫一斤,陈皮丝、葱花、姜米、青红椒米各少许。
调料:
盐、味粉、鸡粉、生抽、花雕酒、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禾虫洗净,下入30度的暖水中,再开火把水温升高(切忌大滚),待看到禾虫不动时即可倒起。
2、烧油至两成热,下入禾虫,再开火把油温升高至四成,把其慢炸至干爽即可倒起沥油。
3、锅留底油,爆香姜米、青红椒米、陈皮丝,倒进禾虫,溅入花雕酒迅速炒匀,然后用盐、味粉、鸡粉调味并炒匀,再下入葱花,溅入生抽,开大火炒香即可装盘。

重口美食之龙虱

龙虱也就是潜水甲虫,又叫水龟子,是一种生长在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的一种水生昆虫。它在水能游、出水能飞,但却不是蟑螂,只是由于在粤语中把其叫作“水曱甴”,而“曱甴”二字在普通话里是“蟑螂”的意思,因此有无数北方小伙伴便以为这是蟑螂,其实这种昆虫跟蟑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



龙虱以小鱼、小虾、小蝌蚪、有机物和茜草为食,其捕食方式是用大颚扎住猎物后,便从食道里吐出一种特殊的液体,通过细管注入猎物体内,使之中毒麻痹,然后,再吐出一种具有强烈消化能力的液体,把猎物液化成肉汁后再吸入食道,而这种毒液,就是苯甲酸苯,其对鱼类和其它水生脊椎动物都有显著的毒性,也可危害稻苗和麦苗,因此,广东人便将其大量捕食,以保证水稻不被侵害。




龙虱的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滋阴补肾、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等功效,对医治小儿遗尿、老年人夜尿频多以及肾气亏损、疳积等均有显著的疗效,所以广东人将其食之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在龙虱当中,尤以野生的“金边龙虱”最为价贵,龙虱来源大多依靠人为捕捉,由于水域污染和人为滥捕等原因,故数量日渐减少,以致市场供不应求。在1997年,广州的大饭店、大宾馆中,龙虱是被当作名菜出售的,一个菜里仅有几十只龙虱就卖到80、90元,而在广州的市场上,一公斤龙虱一般要250--300元,比很多水产类的价格还要高。

金边龙虱

龙虱的吃法不太多,多以泡酒、制成粉末、或以卤水浸制之,当中以一道“和味龙虱”最为令人津津乐道,以卤水浸制后的龙虱,吃法也颇为特别:首先要剥去两只硬翅膀,然后轻轻转动头部,用阴柔力把头连肠拔出,不懂这招的话会把肠弄断,吃起来便会有少许异味。


与蝉相反,龙虱以母为宜,因母虱脂肪较厚,开壳吃肉有嚼头,男仕常以之来下酒,而公虱脂肪薄,没有肉感。


和味龙虱
原料:
龙虱二两。
调料:
潮式卤水适量。
做法:
1、把龙虱投入开水锅中烫死,倒出;再飞一次水,使其去清尿液,倒起待用。
2、烧油至6成热,下入龙虱炸至其翅膀、肉质松开,倒起沥油。
3、烧热卤水,放入龙虱,以微火慢慢浸煮至其入味即可。

而“椒盐龙虱”则是在“和味龙虱”的制作基础上,把龙虱捞出,再以中油温炸香,爆香姜米、青红椒米后,倒进龙虱与葱花翻炒均匀,最后撒上椒盐炒匀即可。


椒盐龙虱


重口美食之蟾蜍


对!你没看错,就是癞蛤蟆,不是青蛙!这种与青蛙甚为相似的两栖动物,样貌极之丑陋,不但身体的表面有许多疙瘩,而且在耳朵两旁隆起的位置还含有毒腺,会分泌出毒液,一般人都不喜之,莫说以之入肴了。


可蟾蜍的食用价值却是十分的高,能治外阴溃烂、恶疽疮、疯狗咬伤,又能治瘟病发斑危急,去掉蟾蜍的肠生捣食一两只,没有不愈的;还可杀疳虫、治鼠瘘和治小儿泻痢、小儿劳瘦疳疾、面黄、破腹内结块等。其肉主治祛邪气、破结石瘀血、痈肿阴疮;其肝能治毒蛇咬人、牙入肉中、痛不可忍。将肝捣烂后敷患处,立出;其胆可治小儿失音不语,取胆汁滴在舌头上,即愈。




蟾蜍也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都是宝,从其身上提取的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我国紧缺的药材,蟾酥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而我国著名的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的成份。


那么,爱吃的广东人又怎会放过这种肉质如牛蛙般结实美味、又有着如此多功效的生物呢?





蟾蜍的吃法相当多,可煲汤、可椒盐,可煲粥、可美极,而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广东人十分喜爱的打火锅:将其宰杀去皮后,以流动水冲洗至其肉色泛白,以去清其体内毒素,再以椰青水或姜葱清水作锅底,把其烫熟,蘸以各种蘸料食之,可谓是广东食肆中的一种特色美食。


宰杀好、已去皮并以流动水冲洗干净的蟾蜍肉


以椰青水作锅底

开锅投入蟾蜍肉与各种食材

配以蘸料蘸食

蒜香蟾蜍

原料:
处理好蟾蜍两只,蒜汁少许。
调料:
盐、味粉、糖、干粉各适量。
做法:
1、用盐、味粉、糖把蒜汁调好味道,放入蟾蜍腌制半小时。
2、加入干粉把蒜汁拌至浓稠,使其挂在蟾蜍表面,捞出后再往蟾蜍身体撒上一层干粉,入6成热的油锅中炸至熟透即可捞出装盘。

重口美食之田鼠

田鼠不同于街边老鼠,街边老鼠又叫家鼠,是杂食性动物,适应性很强,也是世界性的害鼠,不仅盗食粮食,还咬坏家具、用品,甚至咬坏电线造成停电和火灾。褐家鼠更常会咬死家禽和家畜的幼仔、咬伤咬死婴儿,是鼠疫、兔热病、斑疹伤寒、狂犬病等病原体的携带者。


而田鼠则为栖息于草原、农田、森林、高山的鼠类,以稻谷为食,在晚稻黄熟期,会咬稻穗贮存于洞穴内,常于山脚田边草丛挖掘隐蔽小径,对农作物为害甚大。因此,广东人便为了保护庄稼而捕捉田鼠,然后将田鼠制成田鼠干,或将其入肴食之。



每年冬季,是广东农民捕鼠的最好时机,特别是立冬后,是为捕鼠的旺季,因为此时正是田鼠最为肥壮的时候。捕鼠方法十分简便,多数使用“竹筒捕鼠器”。每当傍晚,人们便背着捕鼠器,以稻谷或大米作诱饵,在田坎、山边寻找鼠路,凡遇鼠路要道或鼠洞,便放上捕鼠器,待翌日清早去收回,捕获率一般在3/10左右,如遇下霜天气,捕获率会高达5/10以上。捕鼠季节来到时,青少年还以捕鼠作为一种乐趣。


而夏天捕捉到的田鼠,较为瘦弱,所以人们便把其制成腊田鼠,只因腊田鼠也叫“老鼠干”,不知来龙去脉的人仕听之,便以为广东人连街边老鼠也作为食物,由此引起的误解可谓多不胜数。



田鼠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蛋白质高,营养丰富,尤有补肾、补虚扶正、补益气血之功,对尿频或小孩尿床症均具有显著的疗效,故食用之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


由于广州钟村的当地群众普遍爱吃田鼠干,因此历来就有“老鼠干猪肉价”之说。每逢冬季来到,人们几乎都把吃老鼠干作为一种享受,尤其是爱喝酒的人仕,更把它视为配酒上品。


腊田鼠


除了将田鼠制成田鼠干之外,在冬天捕捉到的田鼠,因其肥壮,钟村的人们一般会把其烧制、焖制、炸制等,用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其中又以一道“黑豆焖田鼠”最为滋补,其不但有乌发、润发、养发之效,更可防脱发。


将田鼠割喉宰杀后,以“广东三宝”之一的禾秆草烧制去毛,再剖腹清除内脏,把鼠肉洗净,便可以斩成小块用以入肴了,最常见的做法是将其焗饭。

烧去鼠毛

乌豆田鼠煲(此图为腊田鼠煲)
原料:
处理好新鲜田鼠一只,蒸好乌豆二两,姜片、葱度、炸蒜子各少许。
调料:
盐、味精、鸡精、糖、蚝油、煲仔酱、花雕酒、二汤、芡粉(内加麻油、胡椒粉)、老抽各适量。
做法:
1、田鼠斩件,飞水后抹上老抽,入油锅炸至上色,捞出待用。
2、爆香姜片、蒜子、煲仔酱,下田鼠爆炒片刻后,溅入花雕酒,下二汤,用盐、味精、鸡精、糖、蚝油调好味道,收小火把其焖至软熟入味,然后下乌豆,注入芡粉,以老抽调色,再撒入葱段即可装进烧热的煲仔内盖上盖上菜。


重口美食之牛欢喜

看过《低俗喜剧》这部戏的小伙伴应该对这个不会陌生了,公牛的那话儿叫牛鞭,那母牛的......咳咳......儿童不宜。

此物又叫牛欢笑,也有潮人给其安了个英文名,名曰:Tree New Bee。牛欢喜本身是无味的,但却十分爽口,其爽脆程度比猪生肠还要强,因此,喜爱爽口食物的广东人自然也不会放过。


老实说,红餐君也说不上这东东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功效,只知道广东人一向喜欢“以形补形”,这玩意儿若配合浓味的咸酸菜爆炒之后,十分惹味。

牛欢喜的处理不会太难,只要将其放进60度的热水中浸泡几分钟,取出,再用刀锋刮去黑色物即可。然后将其片成薄片,可用于打火锅烫熟食用,也可用于炒制食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得片得够薄。

处理后的牛欢喜

牛欢喜打火锅

豉椒炒牛欢喜
原料:
牛欢喜片200克,青红辣椒共100克,洋葱件、葱段、姜片各少许。
调料:
盐、味粉、鸡粉、糖、豉汁、蚝油、广东米酒、二汤、芡粉(内加麻油、胡椒粉)、老抽各适量。
做法:
1、牛欢喜片飞水,倒起(不要烫得太久,会韧)。
2、青红辣椒过油,倒起。
3、锅留底油,爆香洋葱件,铲起。
3、再下少许油,爆香姜片、豉汁,下牛欢喜爆炒至出香后,溅入米酒,下入适量二汤,用盐、味粉、鸡粉、糖、蚝油调好味道,再下辣椒翻炒片刻,然后注入芡粉、下入洋葱件、葱段翻炒均匀,包尾油,就可以装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