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着力构建六大机制 深入推进税收管理转型升级

 江湖一飘168 2014-11-25
着力构建六大机制 深入推进税收管理转型升级
2014-11-24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李中业 杜宁 王勤 刘德元     
 

  承担宁夏地税系统深化征管改革试点工作重任的中卫市地税局,直面人员调配、管户调整、职能重组、数据迁移、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和时间紧、任务重等风险压力,不断探索,勇于担当,在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深入推进税收管理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局已初步建成了以“六大机制”为核心的全新税收征管格局,进一步确立了以征管改革为手段,以增值提效为目标,稳步实现税收收入增长的税收管理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优化制约职能为特征的职能领导机制

    中卫市地税局严格遵循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征管改革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本单位实际,适时调整了征管组织形式和人力资源配置:

    按照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的原则,设立了纳税服务局,行使受理纳税申报、税费征收、咨询服务等14项职责。

    按照因地制宜、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设立了重点税源管理局和5个一般税源管理所,行使受理注销登记、催报催缴后续管理等6项职责。

    按照风险管理、多方联动的原则,设立风险评估局,行使受理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和风险应对绩效评价等7项职责。

    按照数据整合、信息化支撑的原则,设立了税收数据管理科,行使受理第三方数据收集整理、分类传递、意见反馈等7项职责。

    整合、拓展8个业务科室和稽查局的工作职能,建立工作任务定期推送制度,形成业务发起、落实、回馈纵向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时,该局合理优化征管人力资源配置,遵循看党性、看作风、看实绩、看操守、看民意的“五看”原则,调整、提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41名;按照有人品、有思路、有能力、有激情的“四有”标准,交流、配强了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负责人。并遵循“岗位需要、个人意愿、组织决定”的原则,以85%的轮岗面,对116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岗位交流,有效地盘活了人力资源。

    明晰征纳权责,建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纳税服务机制

    中卫市地税局重新整合拓展纳税服务资源,将原有的纳税服务科和征收管理所(办税服务厅)合并成为一体化的纳税服务局。倾心打造全职能办税服务厅平台,充实调配了2名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和14名工作人员,将已有发票受理、综合申报两个窗口办理的纳税服务事项优化转变为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履行不同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通过强化实训,都能在一个窗口办理全部涉税申请事项。

    着力推行“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将原来分散在各管理发票环节的12类194项涉税申请事项统一前移到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对能够通过后续措施实现控管的150项涉税事宜予以直接办理、当场出件;对不能当场办结的其他涉税事项推送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对58项涉税审批程序进行简并,仅发票购销业务每月减少签字环节3123份次,即办时限提速在80%以上。

    着力拓展纳税服务渠道,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发票用户达281户,网上报税用户达1373户,占TIPS签约户数的72.6%,网报率为74%,转办处理12366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涉税维权投诉12件,办结时间由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建立3个纳税服务QQ群和1个纳税服务微信群,每月开办一期纳税人网络学校,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号、信息联播系统充实服务内涵,推动了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做实基础管理,建立以分级分类为主体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

    中卫市地税局全面按照税源结构,实施专业化目标管理。对纳税额占税收总额80%左右的大企业等重点税源,全面实行扁平化、个性化服务和团队式管理;对中小微企业按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对个体工商户在完善行业参数定税指标体系下,按照大、中、小分类管理;对自然纳税人加强源泉控管、代扣代缴或委托代征管理,尤其是充分运用第三方信息,加强高收入者税收管理。重新调整配置了6个税源管理机构,转换了税务机关、税务机构新老名称、行政代码和156个工作人员代码。从6万余条信息中反复筛选、排序,确定并同步调整重点税源户354户、一般税源户2422户、外来施工企业643户、个体工商户7870户、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人归属159户,迁移欠税702户次、6895笔,欠费195户次、1657笔,做到了欠税费跟户走。

    在专业化税源管理中,该局依事项设流程、依流程设岗位、依岗位定职责,把不同岗位的管理员置于管理流程不同的节点,实行“工作流”管理方法,初步搭建起与基础事项管理岗相对应的行业管理、与风险事项应对岗相适应的纳税风险分析排序推送、与管户管事相结合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架构。

    今年以来,该局按照税源管理“深、专、精、细、准”的要求,校正业户问题数据2233户次、维护个体信息2475户次、新认定及调整征收方式782户,清理内部户14户,注销错误、重复登记108户,纳税申报率达99.5%,个体达点率由3%提高到4%,欠税压缩30%。截至今年10月底,税收收入占中卫市GDP增长的6.2%。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低于宁夏19.8%的不利影响下,该局组织税收7.30亿元,同比增收1.095万元,增长17.64%,剔除“营改增”因素,实际增长20.88%,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90.55%,高于时间进度7.22个百分点,实现了以税源管理的增值效益促进税收收入计划增长的目标。

    强化税收评定,建立以涉税信息分析应用为龙头的风险评估机制

    中卫市地税局将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较高的纳税人,把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价的风险管理闭环系统与征管基本程序相融合,形成了“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税收征管流程。

    组建以风险评估局、税收数据管理科和信息中心为主体的风险监控体系。注重第三方数据采集,统一数据指标口径,特别是通过“税务提供数据、财政配合清缴、银行协助划转”的税收风险应对措施,清缴入库欠税4740万元。强化税收评定,严格风险分析识别和等级排序,推送高、中、低风险任务192个,并通过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等方式应对完成174户,补缴入库税费1278.1万元、滞纳金30.2万元。

    该局以增强全员税收风险管理意识为切入点,组织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流程及其他系列职责规范培训5次,对税源管理单位和风险应对人员实训业务指导86人次,举办税户纳税风险应对专题讲座8场次,内外累计受训3100人次,提高了税源管理风险应对能力。

    深化稽查管理,建立以风险应对、举报、交办案件为重点的查管互动机制

    中卫市地税局建立了稽查与风险评估局对接模式,在风险评估局排查风险疑点信息的前提下,将高风险税收违法行为推送到稽查局查处,为实施精准稽查提供了导航服务。目前,市局稽查局在选案环节向风险评估局移送高风险企业13户,接受风险评估局推送案件3户,应对完毕2户,查补税款467179.97元。

    该局及时归集信息查找风险,采取查前“一户式”信息归集方法,对每户稽查对象都要经过征管系统、发票系统将申报明细、入库明细、发票信息等进行查询归集,通过查前分析会反馈给各检查组,提高了选案应对风险准确率。目前,共归集信息73户,查补税款1184.75万元。

    该局通过实施统筹确定案源、统筹时间安排、统筹信息共享的“三统筹”风险应对工作法,将风险评估局涉税风险分为高、中、低三档,推送到纳税服务局、税源管理单位和稽查局,按照信息共享的要求,先管理、后评估、再稽查,按时间顺序分别应对,避免了多环节重复进户、多头执法的弊端。建立了稽查风险应对“一案一反馈”制度,在每一案件查结后,以税务稽查情况及建议的形式,明确指出该户存在的违法问题、征管问题,并提出风险应对建议,由征管部门责成相关单位限时进行纠正。目前,通过风险识别和排序,形成建设性的征管建议42条,采取征管问题通报会、稽查情况反馈会的形式逐一进行整改落实,对内规范了干部行政执法行为,对外规范了纳税人不按期依法纳税行为,以查促管的风险识别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以执法监督和监察为标志的执法监督机制

    中卫市地税局按照“法制监督、绩效考核”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要求融入各项税收工作之中。

    成立集督察内审科、监察室、政策法规科于一体的执法监督体系,科学评价全市地税系统各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绩效,强化对审批环节、风险分析应对等重点环节的督查,特别是突出对新出台税收政策执行、行政审批后续管理等执法行为的重点检查,梳理出执法风险点和廉政风险点44个。对征管系统中其他应征模块录入数据信息失真问题和征管改革期间发票管理不严问题,进行实地核查、甄别、分析,拟定督察报告和处理意见,实行“零容忍”限期整改,有效防范、规避了职务犯罪。

    中卫市地税局结合“转作风、抓发展”活动,开展“大走访”活动,设立举报中心,将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置于外部监督之中,促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取得好成绩,荣获2014年度宁夏五一劳动奖状和中卫市突出贡献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