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鉴庭治疗梅核气经验

 秋水一色图书馆 2014-11-27


梅核气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初起如梅核,在喉隔之间,吐不出,咽不下……”(《疮疡全书》)咽喉部检查一般无阳性所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咽部感觉异常,也有“癔球”之称。梅核气发病前,多有较明显的情志因素。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气机不和,聚湿生痰,痰气交结,上逆咽喉,故治疗多从舒肝理气、化痰降逆人手。临床常用方有半夏厚朴汤(《金匾要略》方)、加味四七汤(《东医宝鉴·外形篇》方)、逐痰丸(《喉症全科紫珍集》方)、旋覆代褚汤(《伤寒论》方)、嚼化丸(《外科正宗·咽喉论》方)等.先父耿鉴庭先生为扬州喉科第六代传人,对咽喉疾病造诣颇深,其治梅核气常用下述三法:

    
1.理气开郁化痰法
    
主治:抑郁欠舒,咽中如有异物堵塞,或暖气,或腹中胀痛、不思食,或头眩而痛,或神欠宁、卧不安。
    
方药:香苏抑气汤:制香附10克,紫苏小茎6克,广陈皮7克,绿尊梅花6克,金橘皮7克,朱获神10克,粉甘草4克,陈萝卜英12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宜多煎,待稍凉漱服。
    
方解:本方以香附为主,理气开郁,除烦消满;紫苏、橘皮为辅,紫苏宽中下气,橘皮和中祛满,化痰止呕;绿V梅花、金橘皮为佐,绿V梅花即白梅花,柔肝生津,金橘皮芳香走窜,共散胸隔之郁气,并以梅花之涩,制香附、紫苏之散;获神、甘草、陈萝卜英为使,和中安神,缓急除烦,降气化痰。
    
加减法:咽阻甚或呕哆者,加旋覆花、代蒲石,苔厚院闷,饮食不香者,加积壳、青皮;大便干燥难解者,加全瓜篓、莱兼子;精神过分紧张者,加合欢皮、聋草叶。
    
2.舒肝理肺和中法
    
主治:咽喉不利,由抑郁伤肝、或悲哀伤肺、或思虑伤脾而起,咽中有异物感,唾之不出,咽之不下,经检查而无实质病变者。
    
方药:六花汤:绿尊梅花6克,佛手花4克,玫瑰花6克,金莲花6克,木香花瓣3克,葬菜花10克,陈萝卜英12克。先用长流水350毫升,冷浸2小时,然后用荷梗或芦柴火煎,一沸即起。分2-3次徐徐服之。
    
方解:本方以绿V梅花为主,舒理肺肝,佛手花为辅,治理肝脾,化痰;金莲花、玫瑰花为佐,前者清咽,后者兼及血分;算菜花、木香花瓣、陈萝卜英为使,收利肝和中、辟浊清脾、降气化痰之效。
    
加减法:气滞有痰.加橘络、郁金;若因愤怒,悲伤太过,加合欢皮、营草叶。

3.抑肝降气理脾法
    
主治:怒则气上,气阻咽喉,自觉如物堵塞,终日欠爽,纳差,舌苔白,脉沉而弦。病延日久,诸药不效,无阴虚及热象而腿足欠温者。
    
方药:三香汤:沉水香4克,白檀香3克,青皮6克,紫降香7克,黄郁金10克,乌扇10克,金橘叶10克。将沉香、檀香、降香、青皮、郁金研作粗末.合诸药,再加已经煮沸过之长流水350毫升,加盖闷起,浸泡2小时,然后用荷梗或芦苇作火煮之,一沸即起,以布挤尽其汁,分2-3次服。此方不宜常服,可间2日用1剂。停药期间,可用香苏抑气丸,以调理之。
    
方解:本方治病久者,以降为主。方中沉香为主药,降气并统理肝脾;檀香、青皮为辅,前者能调上焦气在胸隔咽隘之间,后者伐肝破气,能治多怒;降香、郁金为佐,前者为血中气药,后者又为人血分之气药;乌扇、金橘叶为使,引诸味理气药直达咽喉,使阻塞之气得以疏泄。
    
加减法:气逆不降,加代褚石;抑郁不伸,可加川芍,或木香,或建兰叶;若兼院痛,可加木蝴蝶、婆罗子;若体非太实,服药稍觉难受者,可去青皮,改用橘络。
    
4.典型病例
    
那某,女,50岁,小学教师。1998年1月27日诊。
    
患者半年前家中连丧二位亲人,悲伤过度,出现咽部不适,自述咽部偏左侧如有物附着,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伴咽干咽痛.曾在某医院按“慢性咽炎”治疗,服大量抗生素及做雾化吸入,均不效,故前来就诊。查:咽后壁少量淋巴滤泡、色暗红,喉部未见异常。口唇干裂,舌苔黄略厚,脉弱。证属肝郁气滞,久而化热,梅核气也。投以六花汤,加淡竹叶10克,木通6克,合欢皮10克,营草叶10克。4剂(后二味取裕康《养生论》“营草忘忧,合欢A忿”之意)。并嘱患者宜怡情适怀,以助药力之不逮。

2月1日复诊: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但仍感口干咽干,大便偏干。舌苔黄略于,脉弦。在上方基础上,去木香花瓣,加桅子10克,天花粉12克。4剂。
    
2月6日三诊:口干咽干好转,大便通畅,咽部异物感继续减轻,舌苔薄黄,脉微弦。继服上方3剂。2月10日患者前来相告,咽部异物感完全消失,咽干痛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次。
    
5.结语
    
梅核气的治疗除以上三法外,还可配合一些其他疗法,如用醋调吴茱英粉,每晚敷足心,至有火辣感为止;循任脉作导引等。饮食疗法也很重要,患病期间,少吃土豆、白薯、栗子等闷气之物,而宜多吃革x粉、海哲、金橘等清气化痰之品。

三、存阴保津,扶正纠偏
    
咽需津养,喉赖液濡,耿老常用的方法有荡邪存阴,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及温中寓润等法,简介如下。
    
1.荡邓存阴:喉痧毒火内炽,腑实并见,肺阴必受其栽,津液祈耗,非夺之不足折其势,若下之又恐随下而脱,故取荡邪存阴之法。天地玄黄汤是其代表方(生地、天冬、玄参、大黄、积实、金果榄、甘草),方中天冬既滋肺阴,又可润肠,与走而不守的大黄同用,以保真阴而除恋邪之弊;合之金果榄、甘草以清咽,往往一下之后,咽中灼痛亦随之解。
    
2.养阴清肺:白喉为患,多由素有温热潜伏上焦,或疫毒上蒸先伤肺阴,以致耗灼真阴,出现邪毒凌心之危象,故当时时顾护正气,养阴清肺,耿氏立养阴润燥清咽汤,是方乃郑氏养阴清肺汤加金果榄、莱蔽缨等清咽之品,以期滋而不腻,散不伤阴。
    
3.益胃生津:咽病热毒已折,阴津大伤,耿氏列五液干涸见症。即舌上无皮,寐而不实是心阴伤也;目花视弱,胁胀易怒是肝阴伤也,鼻干见血,动则气短,干咳少痰是肺阴伤也;耳鸣善恐是肾阴伤也.并强调脾胃为生化之源,十二经皆察气于胃,故每以复液汤(南北沙参、石解、玉竹、麦冬、人中黄、黑豆、获等、冰糖)、玉门石解汤(玉竹、天麦冬、百部、石解、北沙参、鲜稻叶、生谷芽)以养胃生津,胃液得复,则诸脏之液皆复矣。

四、外用吹药,辨证施治
    
耿老强调,吹药的选用,当把握标本虚实,随症取舍。凡掀红肿痛明显者。属阳症实症,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常选用桅子、硼砂、马尾黄连等;若红肿疼痛不甚者,不可过用寒凉之品,宜在清热消肿药中,佐人温通辛散之防风、白芷、川芍等,否则易闭窍留邪;若红而发紫,肿痛不剧者,为寒邪内伏,凝结在局部,化而生热,则于寒凉药中参辛温疏散、凉血散血之荆防、马勃等。耿氏常用的经验方有三种。
    
1.锁匙散:西瓜霜、土牛膝各6克,硼砂、薄荷、青果榄各2.5克,冰片。.6克。本方去痰消肿,止痛除痒较好,并便利吞咽。

2.加味碧玉散:绷砂10克,胆矾1.2克,山豆根3克,冰片1克。本方消肿散坚之力较著。
    
3.珠黄指甲散:珍珠、牛黄各0.6克,人指甲1. 2克,西瓜12克,青果炭2.5克,黄柏6克,冰片0. 15克。主治咽喉腐烂。


五、重视炮制,讲究煎服
    
耿氏对专科药物的炮制,煎药之水火,服药之方法都十分讲究,有不少药物是自采自制的。如红牡丹花瓣、桅子花瓣、天罗水、金莲花、黄羊角、莱菔缨等。现举莱旅缨的制法:在立冬时将白莱蔽缨拔起,使其横卧地下,三五日后,其叶复又翘然起立,此时储藏干根内之精气已人叶中,根遂空心,将叶带蒂切下,倒挂于竹竿之上,排列于向西檐下,任其自行风干,至来年立春取下,切碎贮瓷缸中备用。
    
耿老认为,煎药之水火与药效有直接关系,常用的水有雨水、露水、雪水、活水、甘澜水、井水数种。所用之火则有芦竹火、稻麦穗火、柴火与炭火之分。耿老谓,余家治喉痧及白喉之毒火蟠灼者,每用雪水煎药,或以之烹茶,颇得满意效果。煎药有文火、急火之分,服药有凉服、温服之别。病在咽喉,尚有嘱其徐徐呷服和漱服者,以利药液在局部发挥作用。如天地玄黄汤煎时,先将大黄用冷水一茶盅泡之,一刻钟后挤黏液,投渣人药煎,煎成挤尽药汁、去滓,再人大黄汁,和匀略见火,欲沸即离,待稍温一次服之,服后得泻,立吸稀粥或藕粉以养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