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真空论

 释中庆 2014-11-28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 惭愧尼释中庆 -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不真空论

  (东晋)僧肇


 

简介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学家。他的佛教哲学论文《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总编为《肇论》。现存《肇论》注疏有晋惠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收集在当代学者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附录中,井有今译可参阅。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以上两篇是对当时佛学理论讨论的总结。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范缜经历齐梁两代,在南齐时曾与竟陵王萧子良辩论因果问题,并退而写出《神灭论》。该论是在梁武帝时正式发表全文载《弘明集》,梁武帝指使曹思文等64人围攻范缤而不能屈。《神灭论》针对当时佛教神不灭而发,讨论形神关系,认为人的精神离不开形体,“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不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两者是质用一体的,精神依于形体,好比刀的锋利离不开刀刃一样;所以人死之后灵魂是不存在的。范缜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元论,成为形神关系学说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可参看任继愈《关于〈神灭论〉》附今译,载《汉唐佛教思想论集。附录》和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不真空论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故则触物而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故顷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何则?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岂曰文言之能辩哉?
  然不能杜默,聊复厝言以拟之。试论之曰:《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相,亦非无相。《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廖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谈,《超日》有即虚之称。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日,无异也。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
  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璎珞经》云:“转**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是谓转无所转。”此乃众经之微言也。
  何者?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谓物有耶,则常见为得。以物非无,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故《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
  若应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辩非有。此事一称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何则?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形象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园林托指马之况。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本文转载国学导航

 

 

 

                  

                                            《不真空论》试析

编辑:普 照 来源:闽南佛学

我们要了解僧肇的《不真空论》,首先应当知道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时代正是两晋佛敦六家七宗盛行时期,他从学童抄书时就醉心于老庄学说,从而得到了博览群籍的机会。到了姚秦时代,僧肇以他深厚的中国文学修养,从鸠摩罗什法师把佛家般若的重要经典翻译成汉语之后,马上就可以融汇贯通,吸收消化,写成中国大乘思想前期高深的四篇论文。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这四篇论文的主要思想来源,是根据《般若经》和龙树菩萨所造的《大智度论》、《中观论》、《十二门论》等重要著作。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僧肇著作,为中国的空宗哲学奠定了基础,其特点是“意渊词丽,文短意周”。不偏重于“文”, 也不偏重于“质",“文质”兼备,各呈其彰。在解空哲学上,中国誉为第一。吉藏大师的《百论疏》说:“罗什至凉州,因从请业,著《不真空》等四论,什叹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若肇公名肇,可谓玄宗之始……尝读肇师序,正为其人,言巧义玄,妙符论旨,亲睹时事,所以禀承。”由此可知僧肇是空宗的创始人之一,又是罗什门下的四圣十哲巨擘人物,在三论宗传承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以上是把僧肇的著作以及他在三论宗的地位简略地叙述,作为我们了解《不真空论》产生的背景。所谓的不真空,顾名思义,即“有”不是真有,而是假有,或有条件的有。有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再拿有与无对比,便可以解决有与无的关系问题。一般人观察宇宙世界万有,都认为它是真实不虚,实实在在的。而另一种人则认为宇宙世界的万有可以提升到超本体论上一一本无。这两种人,一迷执于有,另一是堕落于空。而僧肇在《不真空论》里,把有和超本体论的无统一起来,这种理论性的统一叫作中道。本篇从有无之辨,假定之名,二方面试加论述,以显示中道要义。

  (1)有无之辨

  僧肇的《不真空论》,主要是把宇宙万有之虚说明有是假有。何谓假有?就是从缘生法里面,根据各种条件的聚合成一肯定幻有的现象,这些幻有的现象都是没有自性的。比如一辆汽车,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组合构造而成。所以有,是由可能的条件聚合而有,化除这些可能的条件,有本身就不是有了。由此可知,有不是实有,而是假有,是有条件的有。这个有条件的有,就如《中论》所说:“因缘所生法”,说明了宇宙万有存在的理由,也证明了一切万有的现象都是由众缘假合而成,而一切假合的现象只是因缘条件的聚散离合而已,没有它的实在性和真实性。比如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水温下降到0。C时,水就变成冰,水温上升到100。C时,水就变成了蒸汽。从水的内部条件来说,液体的水在温度下降到0。C时,水在这种条件下就成为固体。水温再上升到100。C时,固体的冰在这种条件下就变成了汽体上升。由此可知,事物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没有真实不变的事物,事物的有无是依据它的条件聚散而聚散。故肇论中说:“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

  僧肇所说的“借无,以辨非有”。这个非有就是无。而无是什么呢?无不是断无,换句话说,无不是断空,也不是顽空。而应当是把无当作和有相对的概念,是由另一种和有的不同条件彰显出来的。简单地说,有是条件的聚合,无是条件的离散,有无是一个事物存亡的两个概念。所以我们谈有,不是事物真实不变的存在,而是事物条件的暂存;谈无不是事物的绝对消失,而是事物的相对转化。其实说有说无只是在方便的语言文字上面形成的两套思想概念,根据这两种思想概念,把不是有的说成假设有,把不是无的说成假设无,这些言说都是方便般若的应用。因此,有是空之有,故有非有,空是有之空,故空非空。非有故即有而谈空,非空故即空而谈有。在讲有的时候,要为无留一个余地;讲无的时候,要为有留一个余地。用般若经说:“谈有而不执于有,谈无而不堕于空。”僧肇批判本无论和本无宗这样说:“情尚于无,多触言以摈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所以真正思想超脱的人,不会沾滞在一套万有论上,也不会执迷在超万有论方面。这样讲有,就非真有,而是假有;假有即空,空非断空,空可以回到假有。以空观有,以有观空。用这两种有与无的相对性结合起来再形成一个更高的思想体系,即中道思想。在这种中道思想体系里,有与无两方面可以调和,这就是《不真空论》的根本立场。

  这个根本立场,能使我们在思想境界上得到解脱,达到空无的境界。然后再回顾万有,再兼顾万有时,对有而观空的这个空,才是真空。而不是断灭空、顽空,对于有,才是不执着的有,而是妙有。故执有执无,两俱不可,就连离执有无的见解也要弃掉。这样我们由否定再否定的方法破除一切执着,但对于诸法的本身依然存在,丝毫不能损坏。所以中道思想是离有无之见,把思想形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意识领域。这就是“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也是“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的实照。故肇论中说:“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由此而展开了“不坏假名,而演说实相”的境界。

  (2)实名与假名

  我们前面对有无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究其辨有辨无都为假名。肇论中说:“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此从名不当实,实不当名说明名不付实,实不付名。比喻我们口上说火,冰等名称,并不会有冷热的感觉。否则我们可以在夏天说冰,就有凉的感觉。在冬天说火,就有暖的感觉。但人们往往怀着一种必然的观念,就是“以此为此,以彼为彼”,曾不知物没有彼此的观念,从物本身而言,哪有什么分别义。而我们运用假名说一切万有的时候,只是在言说的过程中才获得点滴的意义,而这点滴义只能是人的感觉认识,得不到物的功用。故“名无得物之功”,所以一切言说都无实义,彰显了“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的不真空义。

  所谓的“以名定彼”,这是一种朴素的以物定名、形名就是实的简单概念,这种概念是把一切的名言当作一种图像。比如我们拿一张照片,看看那照片上的影子象不象某人,这是很简单的。如苟子所说:“掣名以指实”,掣名而符合具体的事物,就是正确的名称,否则就是错误的语言符号。假如我们用桌子这个名称去指别的事物,那就是错误的。因为实名只能限制在一种对称的东西上。所以“以名定彼”,第一从它本身来看是一个实,而这个实的桌子把它放在各种不同的角度、位置上各照一张像,那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桌子,而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桌子形象。这样看来,掣名指实,这个实马上就变成掣名以指妄。由此可知,语言符号都要把它指定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同它一一相应才能构成事实,不符合的就造成错误的概念,这就是我们思想上虚妄分别的迷执。

  僧肇早巳把这套“形名就实),的错误思想指出来,他说语言符号只是假名而已。何谓假名?因为“名无得物之功”,比如我们把手指伸出去,说这是数字一,那么把一个手指当作直接的数字一来看,当然是一事,因为它不是两个手指。但是假如把手指指在鼻尖上,这个手指马上就不是一,而变成了指代事物的工具。由此可知,实名不全是指实物,有时可以拿假名来指代许多东西。因为这个假名在数学上可以当作一个变项,而不是常项。所以这个一可以指称过去,比如孔子是一个人,庄子又是一个人,一直数到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甚至可以到现在未来,继续都用这种办法。因为它是一个符号、一个变项、一个假名,可以代表无穷事物的可能。所以当假名用到语言概念上时,就打破了狭隘的实名符号,而是能概活地指一切事物的可能性。

  因此,假名的对象不能确定在某种独特的事事物物,而仅指一切可能亊物。那么,一切可能的事物有多少?观在不真实,过去可以是真实的,观在不真实,将来不可能出观。甚至可以超越一切时空,变成普遍的可能性。这样看来,这个虚妄的名言,是根据《中观》偈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仁,亦是中道义”的思想。这是根据因缘活动本身而看出它的空性,然后指证它是假的。这个假,第一是假借的假,第二是虚妄的假。所以我们面临着对现实世界的种种解释、种种概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种种说法,都是从善巧方便的智慧领域中所虚妄假立,这些虚妄假立的语言文字,只能借于假名,而演说实相。

  最后我们可以说,僧肇的成就为中国的三论宗和中国哲学,建立了一座丰碑,从三论宗的发展史上来看,我们追溯到僧肇。因此,僧肇做为三论宗的开拓者。由于鸠摩罗什已翻译了《放光般若》、《光赞般若》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经论,对今后佛教思想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为中国佛教徒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本图文转载 南普陀 在线


禅与谦德 - 惭愧尼释中庆 -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随喜恭请

本图文转载 ·国学导航·南普陀 在线

音图框引用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