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造无限 大爱无边——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十年磨一剑”的求索

 wwm5837 2014-11-30
创造无限 大爱无边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十年磨一剑”的求索

    王新梅,女,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热衷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主持省级、国家科研课题18项,有10项已结题,其中,“以校为本,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的研究”获山东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创造,让每一个生命更精彩”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开发了《山水荷韵泉城情》、《创造,让每一个生命更精彩》校本课程。先后获得济南市百佳教师、济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科研创新校长等荣誉。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以“创造是一种大爱”为价值追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责任感为途径,通过学校文化创新、机制创新、课程创新等多项改革,打造学校“创造”品牌,使学校“更上一层楼”,教师越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生更是“思维活跃,乐观自信,持续发展后劲足”。发展、巨变、跨越,让我们仿佛看到“三军统帅”王新梅校长一身带有骨气、清朗的英姿,一双带有激情、不屈的眼睛,一颗带有抗争、燃烧的心。用信念、坚韧、创新武装自己,用坚定的足印发起一次次“冲锋”。学校十六年的拼搏、奋斗,在生命的版图上,踏出极真实的存在和极本质的色彩,走向极致和完美。

    陶继新先生巧妙地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分析、判断、论证“创造教育”的真谛,像“考古挖掘”一样,层层剥离“熟土”,步步逻辑推理,井然有序地将“文化层”呈现。同时把敏锐的观察、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忠告、质与核的心灵感知,以变换审美的角度,为读者留下悠悠不绝音乐性起伏回旋的“感应”。

【创造教育】形成大爱品牌

    【王新梅】引领学校发展是每一位校长的使命,当经十一赋予我这样的使命时,我觉得既神圣又有压力。一个有60多年光荣历史的学校,在高起点上如何实现新跨越,是我时刻思考的问题。

    我想,学校现在最大的办学优势是什么?有一支富有爱心、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并且执行力强的教师队伍,还有坚持了10年的“创造教育”研究。当满怀欣赏之情去认识一个学校时,常常会被感动,我就是在一个个感动中爱上了这个团队。

    【陶继新】在我的印象里,您是一位激情满怀的校长,有永远用不完的劲,永远都是积极向上。校长的这种生命姿态,会时时影响老师。您之所以有这种状态,与您对校长这一职责的敬畏与热爱是分不开的。因为您知道,校长的思想境界与生命状态,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您说“既神圣又有压力”。同时,您深爱着你们的老师与学生,这种爱又让您激情洋溢,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一往无前。于是,这种情怀,就造就了您这个校长特有的性格。

    【王新梅】一个好的团队不仅需要较强的执行力,更需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不断挑战的勇气。当时,学校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在育人上也已显现出优势。当我把思路理清以后,以提升“创造教育”研究为途径,创新学校文化,打造创新团队,铸造“创造教育”品牌的学校发展思路豁然形成。

    【陶继新】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可以提升学校的品位,也可以让师生为之自豪,为之去作“更上一层楼”的攀登。您的智慧在于,您知道学校的品牌“创造教育”,您又明白如何让这种品牌生成更大的生命能量。于是,您带领老师们就在铸造“创造教育”品牌上进行了持续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王新梅】文化创新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创造”的价值,认识到“创造就是敢为人先,敢无中生有,有中求新”,“就是敢于挑战现实,创造未有。”“创造是人的本质,创造能极大地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创造能让生命更精彩。”我们还认识到“创造力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积极地开发利用。”

    【陶继新】几乎每一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质,可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创造力却越来越小甚至没有了呢?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人的创造力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如果不断地开发它,创造力就会越来越活跃;如果将其闲置起来,创造力就会越来越沉寂。你们很好地开发了这种“最宝贵的资源”,不但让学生大胆地去创造,还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创造的种子,在未来的生命行程中,生根、开花与结果。

    【王新梅】我想,提升“创造教育”研究,仅有目前的认识是不够的,怎样的理念才能重新激发起师生创新的热情呢?有一段时间,我见到专家、领导、校长们就跟他们讨论“创造教育”,可苦苦寻觅,不得所思。一次,著名的全国创新专家王思悦教授来校讲座,他的观点“创造是一种大爱”,一个人如果有创造的能力,创造的成果世界共享,这是一种大爱;从另一个角度看,你爱世界,世界也爱你。我怦然心动,这不正是我寻觅的吗。“创造”的境界一下得到了提升。

    【陶继新】这是很有见地的一种见解,它透视了创造的本质内核。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不能只是利己的,也是利他的,利世界的,即具有大爱的属性。反过来说,有了大爱,且有了创造的激情,就会拥有持久的创造能量。纵观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几乎都是心怀大爱才终生从事科学事业,且让创造才思一直放射出光芒的。您为什么怦然心动?就是因为您不但用心打造这个品牌,而且也一直有着大爱之心,您想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创造力,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想让他们的成果奉献给世界,这不正是大爱吗?

    【王新梅】这样有价值的事,太值得我们去追求了!老师们也表示出极大的热情。我们立即在全校师生、家长中组织学校文化大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学校办学的新理念“创造无限,大爱无边”;校训“与发现为友,与真理同行”;“创造是一种大爱”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理念的突破,再次调动起大家提升“创造教育”研究的热情。

    【陶继新】这些新理念都是高品质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而文化的本质要义,就是以文化人。将这种精神文化内化到师生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品质,且会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于是,“创造教育”也就有了不竭的生命动力。

    【王新梅】打造“创造”品牌,关键要建立适宜创新、激励创新的学校文化。我们从“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创造校园”三个维度去创新学校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人文校园”?人只有被尊重、被关注、被赏识,才会主动为团队去创新。所以,我们积极推广赏识教育,要求领导每学期要为分管的教师至少提供一次成功体验,教师每个月要为所教的学生至少提供一次成功体验,帮助更多的师生取得成功;同时,创新管理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大家在安全的心理条件下,放飞思维,主动创新。为什么要营造“书香校园”?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多读书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丰盈内心,滋养心灵;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因为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为什么要建设“创造校园”?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建设“创造校园”,就是要让学校“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继新】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尊重,被人欣赏,您知道人的这种特征,所以,从心里尊重与欣赏他们,从行动上让他们感到被尊重与欣赏的愉悦。人的创造,是不可能在心理不安全的环境中产生的。而您,恰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心理安全的场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只要创造就能被认可、被欣赏的氛围。于是,师生们就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思维放飞与无限创意。这,也许就是“人文校园”的无穷魅力吧!

    营造“书香校园”同样重要,因为好书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富贵血脉,是巨大创造力的潜力股。整个世界上犹太人只有600万人口,却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一个民族。原因就是这是一个读书最多的民族。一个人从小有了好书的生命滋养,生命里就有了创造的能量。到了一定的时节,这种创造力就会一涌而出,形成奇观。

    建设“创造校园”需要营造一种人人能创造、人人能成功的氛围,让人人体验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环境对人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你们整个学校已经形成了人人创造的环境,身在其中,自然也就身不由己地投入到创造之中了。同时,人也是可以改变环境的,当更多的人创造且取得更大成果的时候,又会让这种创造的环境更具生命的张力。

    【王新梅】让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发动2000多个学生、教师家庭参与学校文化创新活动,评选出的十大金点子“惊喜星期五”、“行业体验课程”、“校园行动形象大使”、“感恩实践日”等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还推出了教师“每日十勉”、“学生每日十问”,在引领创新的同时,培养师生的责任感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陶继新】人人都有创造的愿望与能力,你们则为大家提供了创造的平台与契机。这不但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而且也激发了师生与家长内在的创造潜能。当创造形成一种思维品质的时候,人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你们将创造与责任联系起来。而责任意识的增强,可焕发出更强的创造精神,也会让创造具有永恒的动力。

     【活动课程】尽显创造魅力

    【王新梅】学校的活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是活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每学期第一周的“名著研读交流会”,各班全部公开教学,独具特色的呈现形式,凝聚着师生的智慧。“读书月”中,“名作家进校园活动”,更是让众多的书迷兴奋不已。“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老师的到来,在校园掀起了一股研究动物世界、尊重生命情怀的读书热潮,有的学生一个月就读了沈老师写的五本书,交流会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质疑能力、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得到了沈老师的充分肯定。大自然作家刘先平先生更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大自然的神奇、生物的多元、植物王国里的不屈不挠、积极向上,还有那豪迈、深情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着同学们。读书成为学生放飞心灵、开拓视野、丰富想象、产生问题、历练思想、打造儒雅气质的良好途径。

    【陶继新】小学生的阅读,名著当是首选。名著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是经过时代检验的。不但可以让人更具智慧,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提升读者的人生境界。读得多了,自然就有了优质的语言,就有了高尚的品格。请名家进校园,则是让学生直面其崇拜的作家,聆听其教诲,面对面交流,这会成为他们终生的铭记,以至对其未来的成长形成持久的影响。

    【王新梅】学生辩论会,来源于生活中的辩题,如“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利与弊”、“城市家庭养宠物的利与弊”等受到学生的喜爱。激烈的辩论,既锻炼了思辨能力,又让一大批能言善辩的小辩手脱颖而出。我们还创新组织形式,增加自由辩论环节,让辩论班级的学生作为亲友团全员参与,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陶继新】你们的学生辩论会,有着“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的况味。问题摆在面前,让他们在辩论与辨别中明白是非正误,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思辨的过程,也是开发其创造力的过程。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优质的创造思维品质。

    【王新梅】“爱心传递”图书交易会,倡导大家拿出读过的最好的书与同学分享。火爆的交易现场,热心的推销员、异彩纷呈的推销形式,让人兴奋又期待。我们还模拟社会环境,工商部门要查验营业执照,税务部门要按照收税比例收税,城管要维持现场秩序和卫生,最后,管理者及时用海报公布了本次活动评出的“十大诚信业户”、“十大纳税业户”。同学们在活动中丰富了社会经验,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同学愿不愿意买你的书,关键不在价格,关键是书的质量。”还有的说:“下次我们不要把价格定得太低了。”我们用“爱心传递”图书交易会的收入,成立了学校爱心基金会,活动培育了学生的爱心和智慧。

    【陶继新】太有创意了!任何的创造,都离不开实践。实践不但出真知,也出创意。“爱心传递”图书交易会上学生的无限创意,超出了老师与家长的想象。这样的交易会不但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有创造力的人,也让老师与家长为孩子拥有如此丰富的创造力而兴奋不已。孩子在交易中学会了诚信做人的道理,诚信是立身之本,真的是“不诚无物”。这不就是大爱与创造的有机融合吗?这种融合,又是互为动力的。有了大爱,就会从内心深处想着如何更好地创造;有了创造,就会想着如何将自己的爱心奉献出来。如果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这样的学生,我们国家的未来还能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王新梅】学校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同样也受到了师生、家长的欢迎。实施中总结出了行业体验课程的四项目标,即: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各行各业的劳动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尽早地融入社会;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进行职业选择;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完善了评价的办法,小学阶段每个学生要体验12个以上的职业,了解50个以上的职业。

    【陶继新】学生未来是要走向社会的,你们开设行业体验课程,当是很有远见的一种行为。很多小学生并不知道相关行业人员的艰苦,当他们到实践中去体验的时候,就会触动心灵,从而认识到各行各业工作者的意义,让他们生成一份感恩的心。体验与感恩,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遗憾的是,不少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课程,让学生缺少了这个生命成长的环节。

    【王新梅】经十一“达人秀”评选,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自信。学校的红歌会,每个学生都是演员。学校运动会入场式学生一个也不能少,这也是展示各班风采和创意的舞台。一个个充满幻想的风车队;倡导运动与健康理念的轮滑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网球队、篮球队、足球队、橄榄球队;还有倡导生活与健康理念的苹果队、香蕉队、橘子队、火龙果队……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创新的活力,让我在运动会上也深深地为这个团队骄傲。“学校文化大使”、“礼仪大使”、“值日班长”,成为学生宣传学校文化、推广文明礼仪、自主管理的楷模。个性鲜明、独具创意的47个学生社团,泉乐坊、酷动社团、舞精灵、诗意动漫、翰墨书斋、天地任我行、清荷诗社、达尔文社团、金点子社团等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陶继新】惊叹于学生竟然有如此之大的热情与创造力!同时,也惊叹于您竟然如此放手!可是,当看了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后,人们又信服您的放手是何等的聪明。这会在学生的心里积淀下一笔积极创造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并不会因为时光的逝去而淡去,还会不断地生成更大的能量,还会不断地为其生命的成长升值。为孩子终生生命奠基,从你们这里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意义与价值。

    【王新梅】最让学生开阔视野的还是“创新培训”、“院士进校园”和“创造风采展示”活动。这里的神奇深深吸引着老师、同学们。不知您是否见过铺着真草皮的“生态旅游鞋”,苹果智能汽车,芒果逍遥游汽车,水陆空智能汽车,可移动的房子,小于蜜蜂的飞机,微于小米的发动机,变化莫测的机器人……还有1+1可能等于几的辩论……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神奇的世界,这样的培训课学生哪能不喜欢,学生也就在好奇、喜欢、体验中爱上了创新。

    【陶继新】休说亲自领略这些创意产品,就只看看这些文字,就会让人心向往之了。这些创意,只有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天窗之后才能变成现实。学生心里的高度喜欢,变成让人惊奇不已的创造作品的时候,就会让这种喜欢更富激情。这当是一种循环往复的创造力的碰撞,也是一种高级思维训练的高档次“培训”。这样的“培训”,是学生最好的福利,而且是可以不断升值、终生受用的福利。

    【王新梅】“院士进校园”活动,引领学生进入了更加神奇的科学世界。中科院地质学家滕吉文院士的到来,让学生萌生了长大后当科学家的梦想。中科院太空研究专家焦维新院士的科普讲座,则把师生带入了奇妙的天宫实验室,航天员在太空的曼妙身姿,有趣的太空生活,太空的浩渺,给人无限的遐想,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就是一位逍遥的太空游客,或是一位太空开发者,或是一位太空的居民。讲座也让大家了解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实验已经4次,发达国家已进行103次;我国的太空运载量是15吨/次,发达国家是150吨/次;我国是航天员参加航天实验,发达国家科学家早已进入太空进行实验;国际空间站有16个国家参加,中国除外,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独立建立空间站的国家。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师生慷慨激昂,爱国之情浸润于我们的每一个细胞。

    【陶继新】如果说“院士进校园”活动让学生看到一个神奇的科学世界,且让他们梦想成为科学家的话;那么,科学家的讲座则让学生有了为国奋争的精神。真正成为科学家者,不只需要创新能力,还要具有人格品质。只有前者,也许会有一定的创造;但不会有巨大的创造,因为他缺少一种持之以恒的思想支撑。所以,“院士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注入了人格的力量。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积极创新,小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他们从小就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将来中国就会大有希望。

    【王新梅】2014“创造风采”展示,更是让师生充分体验了创造的成功。500名发明人现场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家长、嘉宾欣赏发明人的创造作品,倾听他们的讲解,为他们的精彩创意点赞。本次活动全部实行实名点赞,全校共计发出点赞票14000张。沸腾的点赞现场,传递着创造的热情,传递着欣赏与被欣赏的喜悦,汇成一股力量,冲击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想,这个有活力的“创造”校园是一个让众多少年放飞梦想的地方。

    异彩纷呈的学校活动课程,以引领创新、彰显个性、注重体验为特征,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魅力课程。

    【陶继新】“创造风采”展示是一个极其壮观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它不但展示了500名发明人的创新作品,也让发明人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对他们的关注、欣赏与支持。有了成果,人人都希望展示,希望被认可,学生更是如此。这是一种精神需求,满足这种需求,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种自信心与自豪感,会让学生为之投入更大的热情,生成更大的创造力。学生的内在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很多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小学时代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为其形成创造思维品质提供优质环境的话,就会让他们的当下精彩纷呈,更会让他们的未来幸福无限。   

    【课堂改革】开发创造潜能

    【王新梅】从1999年开始,学校在1-6年级开设“创造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内容包括《科学史话》、《创造技法》、《创造活动》。创造课上,学生乐学、乐做、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大大增强,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学生勇于怀疑、敢于冒险,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学生使用“创造发明卡”记录小组的创意,在全班交流,每班成立了“创造发明评价委员会”,及时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创造的热情。近几年,我校的创造课堂就产生了655项国家发明专利。

    【陶继新】当创造思维根植于师生心里之后,创造课呈现出创造的热情也在情理中了。你们教师的教学,思维是开阔的;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是开放的。所以,乐学乐做就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常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习处于一种快乐状态的时候,思维也就进入到了天马行空的境界,有时还会出现思维开放的巅峰状态,创造的灵感不断闪现。于是,做起来也就同样大胆,也多能成功,也就有了更多的快乐。

    【王新梅】课堂上,我们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主题教研的方式,通过对“如何使学生深层次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中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如何实现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如何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主题研究,有效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我们还推出了“253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此模式为“在一节课上,用20%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用50%的时间,让学生带着想法或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用30%的时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智慧。

    【陶继新】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表象,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交流。其中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师适时的引导,以及小组组织建设等,都很重要。你们对这些教与学的要素进行解剖、分析、研究,形成了属于你们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有了你们具有创造特质的学习方式。美国科学家研究24小时后知识再现的规律是:只用耳朵听,24小时后知识在大脑中保留5%;只用眼睛看,24小时后知识在大脑中保留10%;分组讨论,知识保留50%;实验操作、练习,知识保留75%;向别人讲授、互相教、快速应用知识,知识保留90%。这就是知识再现的金字塔规律。你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符合这一规律,而且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智慧,更是价值无限。

    【王新梅】我们以“创造”课堂的四项“创新”观察点评价课堂教学的改革,即“是否有创新性问题、是否有创新性思维、是否有创新性方法、是否有创新性观点与结论”。时时在研究,事事求创新,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学生也在课改中成长起来,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善于合作,敢于表达,学习兴趣浓厚、创新能力强的特点日益凸显。

    【陶继新】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引领的作用,关注“创造”特色课堂的四项“创新”观察点,则将师生引导到创新求索上。这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发现、观点,课堂学习充满了思维碰撞。将创新思维的大门打开之后,学生也就有了敢于质疑问难的胆识与能力,也就有了探索求新的内在需求。   

     【创新机制】引领教师发展

    【王新梅】引领教师以科研的思维去工作,是我们培养创新团队的重要途径。学校围绕“创造教育”研究,申报省级、国家课题或子课题9项,80多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011年,学校总结提升多年来创造教育研究的经验,73位老师参与编写了79万字的《创造,让每一个生命更精彩》校本课程,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今年,由32位骨干教师参与编写的6册《大爱无边》校本教材(学生版)即将出版,这将是目前在全国使用本校教师、学生素材最多的校本教材。课题研究为创新团队的成长注入了清新的源泉,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陶继新】越是到了改革的深水区,就越需要教师的发展。教师参与这么多的研究,收获这么多的成果,说明他们是边改革,边总结,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的。而改革的成功又为以后的改革注入了动力,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期待《大爱无边》校本教材的出版。因为最具生命张力的研究,不是从专家那里拿来的经验,而是来自于一线的研究。所有的研究,只有与“地气”相接的时候,才是最富生命能量的。

    【王新梅】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是我们培养教师团队的又一举措。我们以“发展性教师量化评价”,引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注重用多把尺子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一是对教师个体的评价,注重纵向评价。我们以整改委课题“教师发展的自我设计与自我评价研究”为抓手,帮助教师寻找自己的生长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引领教师有针对性地突破,帮助教师树立发展信心。二是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评价,注重推动创新。“和谐团队”、“教育创新”、“教学创新”、“金点子奖”等八项先进评选制度的改革,使教师开学初就明确目标;期末通过“申报——述职——工作小组评定”的程序,评出各项先进,并且名额不限。目的是鼓励更多的教师挑战自我,主动发展。如:在期末先进评选述职中,教师要讲自己的创新点,领导要对教师的创新进行点评,“愿望银行”、“沟通艺术”、“课间益智游戏”、“大雁文化的培养”等创新点在全校推广,老师们在成功体验中逐步拥有了职业幸福感。我们还强化骨干对团队发展的引领,淡化个体间的竞争,强化团队的竞争。这些改革,激活了队伍,使学校出现了人人想突破,个个想创新的局面。

    【陶继新】绝大多数教师都有发展的愿望和潜能,如何让愿望变成现实,把潜能开发出来,你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当教师一旦发展起来的时候,不但没有了职业倦怠,工作热情还会越来越高。因为他们在自身的成长中看到了生命的更美好的前程,看到学生有了更好的发展态势。如何让不同起点的老师都愿发展,纵向评价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期末先进评选述职中,老师重点讲其创新点,这符合你们创造教育的特点。这样,不但要让教师发展,还要让教师创新性地发展。于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成了教师生命成长的常态,也成了学校发展的常态。

    【王新梅】在创新实践中,教师团队逐步成长起来,2013年在市中区推选的22名后备干部中,我校有4名(含第一名);2014年在市中区班主任技能大赛的20名一等奖中,我校有3名(含第一名);青年教师7人次在省级、国家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学校拥有区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7名。

    近几年,我校学生“思维活跃,乐观自信,持续发展后劲足”的特点日趋凸显,近期学生2100多人次在各级创新比赛中获奖;获655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全国DI大赛中获16项奖励,在全球大赛中获特别奖;9人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3名十佳小院士);10人被评为山东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人被团组织评为中国创新少年。学校先后获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中国创新型学校、中国少科院优秀科普基地等荣誉。

    我们坚信,以“创造文化”润泽的经十一人,一定会让“创造”校园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陶继新】有努力,就有收获;有了大努力,就有大收获。你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是一直盯着未来的收获,而是关注了创造的过程。不问收获者,反而有了大收获。这当是一个教育规则吧。同时,你们取得如此之大的成果,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它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一个创新的过程,有时还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感受过程的美丽,才有结果的灿烂。在“创造是一种大爱”的追求中,你们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还会品尝更加丰硕的收获。(陶继新 王新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