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针法 (完)

 针之道 2014-12-03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四)
【原文】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 ,去 爪甲如薤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气下乃止。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足太阴大趾之端:足太阴经在大趾之端的穴位即隐白穴。《太素》卷三十杨上善说:“足太阴脉起足大趾端隐白穴也。”
②去:距离。
③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张介宾说:“内寒者气至迟,故宜久留其针,内热者气至速,故宜疾去其针。”
【语释】胸中气满,喘息的,治疗取足太阴经位于大趾之端的隐白穴,距离爪甲角象薤叶那样宽,属寒的应留针,属热的当用疾刺法,待其逆气下行就停止。
【按语】人之呼吸,与五脏有关,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脾居中州转枢上下,故胸满喘息,虽与肺肾关系最密,然与足太阴脾经亦不无联系。因足太阴脾经脉上膈注于心中,气满胸中而喘者,为脾太阴经气上逆,痰浊上干于肺所致。因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积湿生痰,或素体痰湿偏盛,日渐积累,由中焦而上干于肺,以致肺为痰壅不得宣畅,气机不利,难以下降,而致呼吸迫促。另外,脾肺气虚,气化不足,也可造成气虚喘促。可见脾病所致喘息有虚实之分。因此,针刺治疗可取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视其症候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寒证可久留针,以激发经气,健脾益气,实证可浅刺而疾发针,以泄脾经上逆之气,而喘息可止。

【原文】腹中常鸣 ,气上 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 、巨虚上廉 、三里
(《灵枢·四时气篇》)

【校注】①常鸣:《甲乙经》卷九作“雷鸣”后原校云“一本作常”。
②气上:《甲乙经》卷九作“气常”。
③肓(huang音荒)之原:《太素》卷二十三作“贲之原”。杨上善说:“贲膈也,膈之原出鸠尾也”。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肓之原出于脖胦。”《甲乙经》载:“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刺入一寸三分灸五壮。”由此可知,张介宾谓:“即任脉之下气海也”是言出有据的。从之。
④巨虚上廉:即胃经的上巨虚穴。
⑤三里:胃经的足三里穴。
【语释】腹中经常鸣响,气上冲向胸部,气喘不能久立。是病邪在大肠,治疗应刺肓的原穴气海、上巨虚及足三里穴。
【按语】本条文所述腹中鸣响,气上冲于心胸,喘而不能久立,为病邪在大肠之腑,然与胃有密切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盖脾胃与大肠在生理功能上息息相关。张璐说:“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膨胀,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涩。”巢元方指出:“脾胃为表里,脾土消水谷,胃为水谷之海,脾虚,寒气积久,脾气衰弱,故食不消也,而冷移入大肠,大肠为水谷糟粕之道路。”大肠为传道之府,与肺为表里,或脾胃虚寒,气积日久,邪入大肠或寒邪直中于大肠,寒邪凝滞则肠鸣腹痛,其气上冲于肺则喘而不能久立。针刺治疗应取“肓之原”气海穴及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及足阳明胃合穴足三里。《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肓之原出于脖胦。”张介宾说:“即任脉之下气海也。”盖大肠的功能以降为顺。刺气海以降气逆,刺上巨虚、足三里二穴以补脾胃之虚而祛寒邪,兼理大肠气机,中焦的功能恢复,而大肠的气机正常,所以可使腹鸣消,逆气顺而喘止。此乃目前临床上所谓局部输穴与远道输穴相结合的处方。它不仅对本病有效,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肠套迭,肠粘连,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阑尾炎,大便秘结,以及腹胀满闷等病症,取之均有较好的效果。据报道,刺气海,天枢(大肠募穴)、上巨虚为主穴,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596例,治愈率为92.4%。我们治疗急性肠炎,取气海,足三里,巨虚上廉,也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实为治疗肠道疾患有效的代表处方,若能适当灵活化裁,则可应变于无穷。

【原文】肾病者,腹大胫肿 ,喘咳,身重,寝汗出 ,憎风 。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 痛,清厥 ,意不乐。取其经,少阴 、太阳血者。
(《素问·脏气法时论》)

【校注】①胫肿:《甲乙经》卷六“肿”后有“痛”字。②寝汗出:睡眠出汗。
③僧风:恶风,俗云怕风。王冰注:“谓深恶之也。”张介宾说:“僧音曾,恶风也。”
④大腹、小腹:《甲乙经》卷六作a大肠、小肠”后有原校云:“素作大腹、小腹:"
⑤清厥:即清冷厥逆的意思。王冰注:“清,谓清冷,厥,谓气逆也。”
⑥少阴:《脉经》卷六作“足少阴”。
【语释】肾病,腹大胫肿,喘咳,身体沉重,睡眠中出汗,怕风。如果属虚的,就胸中疼痛,大腹小腹疼痛,四肢清冷厥逆,不快乐。治疗针刺足少阴、足太阳经出血。
【按语】本条所论腹胀大而胫肿,喘咳,身体沉重,夜间盗汗而且怕风,为肾脏有邪而阳气虚所致。肾足少阴之脉,上腨内挟脊,循腹里上行入肺中,故病则气逆于而腹大胫肿,喘咳,身重。肾为生气之源,肾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肾气不足,心无所制,故汗液随阳而外滋,所以夜间盗汗,王冰说:”胫既肿矣,汗复津泄,阴凝玄府,阳烁上焦,内热外寒。”故可出现怕风的症候。然其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因人体的水液运行,主要靠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阖温化,所以其三脏功能障碍,则可引起水肿。正如张介宾所说:“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无所主而妄行。”由此可见,水肿在肺与肾的关系上为母子相传。如果肾水上泛,传入肺经,可使肺气不降,失去通调水道的功能,因此出现喘咳等症。肾气虚而不化水,脾气虚不制水,则出现水湿壅盛,所以可致腹大胫肿,身体沉重等。水为阴邪,必损及阳,所以进一步发展肾阳更趋虚衰,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病情可进一步发展恶化。所以本条后面所说:“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主要是由肾阳虚则胸中,大、小腹中之阳气亦虚,故无力宣发,阴邪停滞所以疼痛。张介宾说:“肾虚则心肾不交,故胸中痛,大腹、小腹痛者,正以肾脉自下而上,至俞府止也。肾藏精,精化气,精虚则气虚,故为清冷厥逆。肾之神为志,惟志不足,故意有不乐也。”张志聪也说:“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生气虚于下,故大腹、小腹痛也。清厥,冷之轻者,阳气虚,故手足厥冷也。心有所忆谓之意,膻中者,臣使之官,代君行令,喜乐出焉,胸中之心气不足,故意不乐也。”总之,其本为肾虚,影响其他脏腑经脉,而出现一系列症候。《素问·三部九候论》载:“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故针刺治疗,应先辨其虚实,虚补实泻,经络有瘀血,更应先去血脉,而后再根据有余不足而加以调治。
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刻足少阴、足太阳二经出血,以泻其实而祛其瘀。然本条实为本虚标实的表现,故邪去仍当以选取温肾降浊,健脾利水的输穴,以图其本,其效当更为显著。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五)
七、臌胀类
附:水肿

【原文】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 ,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 ,四时循序 ,五谷乃化。然后 ,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 ,乃合 为胀也。
(《灵枢·胀论篇》)

【校注】①常然并脉循分肉:《甲乙经》卷八无“然”字。《太素》卷二十九作“常并脉循分”。
②五脏更始:《甲乙经》卷八作“五脏皆治”。《太素》卷二十九作“五脏更治”。更,更递。五脏之气输注,互相往来。
③四时循序:《甲乙经》卷八作“四时皆叙”。《太素》卷二十九作“四时有序”。叙同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就是说,早晨为春,中午为夏,傍晚为秋,半夜为冬。四时循序,指卫气日夜运行有一定循序。张志聪说:“四时有序者,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应四时寒暑之往来也。”
④然后:《甲乙经》卷八作“然而”。
⑤相搏:《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九均作“相薄”。
⑥乃合:《甲乙经》卷八作“乃舍”。
【语释】人身的卫气,正常是并脉循行于分肉之间,其方向有逆有顺,卫为阳,营为阴,卫行脉外,营行脉中,相随而行,这样才能正常无病。五脏之气转输,互相往来,在每天昼夜四时中,按着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运行,饮食物才能化生为精微。如果逆气上冲,营卫运行失常,留止不行,寒气上逆,真气与寒气相攻,就形成了胀病。
【按语】本条主要说明卫气的正常运行和胀病的成因。《灵枢·营卫生会篇》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周不息,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之气的来源是出自水谷,而营卫的生成则是通过一系列脏腑的气化功能,如脾胃的腐熟运化,心肺的气化输布等作用,然后营养于人体脏腑器官组织。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但二者是相互为用的,张介宾说:“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但行于内者,便谓之营,行于外者,便谓之卫。”营卫相随而行,运行于周身而不息,一日四时而行五十周次而会于手太阴肺,就这样如环无端的运行,保持了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所以说“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胀病的成因,多由内外邪气致营卫的运行发生逆乱,如厥逆之气自下而上,营卫运行失常,真邪相互交争,营卫之气留止不行,则可发生胀病。胀病涉及的部位很广,五脏六腑无不有之。盖因营卫之气运行于人体各脏脂器官组织中,所以胀病可发生于人体的各脏腑器官。《灵枢·胀论篇》载:“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三者皆存焉。”胀病有阴阳虚实之分。张介宾指出:“大都阳证多热,热者多实。阴证多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而后及于外者多实,先肿于表而后甚于里者多虚。”其致病因素,有六淫有余之邪伤其外,也有饮食、七情伤其内而致三焦壅闭,或五志积劳,或伤其脾肾而致气虚中满或寒水泛滥。因此在临床上对胀病既要辨明病变所在之处,又要分其虚实,以及胀病的脉象如何均应详察。《灵枢·胀论篇》载:“脉之应于寸口……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阴为脏,阳为腑。”夫脉大而坚者,其邪盛为实,脉涩者为血虚气亏,涩滞不行,故当病胀,其脉大坚为阳脉,当在六腑,故云:“胃脉实则胀。”若脉涩而坚者,为阴脉,病当在脏,故云:“阴为脏,阳为腑。”因此,必当脉症合参,始可处理得当,即所谓“其于胀也,必审其脉,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原文】营气循脉,卫气逆 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灵枢·胀论篇》)

【校注】①卫气逆:《太素》卷二十九无此三字。
②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甲乙经》卷八作“卫气并血脉循分肉为肤胀。”后有校文“《灵枢》作营气循脉为脉胀,卫气并脉循肉为肤胀。”
【语释】营行脉外,与卫气相逆,就会发生脉胀;如果卫气并入于血脉,又循行分肉之间,就会发生肤胀。治疗应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用泻法,其病日短的针一次,其病日长的针三次,不论是虚是实,总是要用疾泻的治法。
【按语】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营气行于脉中,其气精专,浊者为卫,卫行脉外,其气慓疾滑利而行于分肉之间,故必由卫气之逆乱而后病及营分方可成为脉胀。大凡病胀者皆发于卫,故卫气逆而并于脉,复循分肉之间时则可成为肤胀,其针灸治疗皆可取足阳明胃脉之足三里。盖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为营卫生化之源,三里者,胃之合,故为治胀之要穴。《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也。”刺宜用泻法,其所谓一下、三下者,则在于邪有远近之分,故治有难有易之别,因此临症时需明辨其远、近,方可治之无误。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六)
【原文】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 ,四肢烦悗 ,体重不能胜 衣,卧不安 ;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 ,腰髀痛。
(《灵枢·胀论篇》)


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 ,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则飨泄不化 ;小肠胀者,少腹[月真]胀 ,引腰 而痛;膀胱胀者,少腹而气癃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 而不坚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灵枢·胀论篇》)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 ,谓之良工。
(《灵枢·胀论篇》)

【校注】①卧不安:《甲乙经》卷八作“卧不得安。”
②咳:《脉经》卷六“咳”后有“逆倚息,目如脱状,其脉浮”十字。
③善哕:《甲乙经》卷八作“苦哕”。《太素》卷二十九作“喜哕。”
④四肢烦悗:《甲乙经》卷八作“四肢闷”。《太素》卷二十九作“四支急”。
⑤胜:《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九、《脉经》卷六均无此字。
⑥卧不安:《甲乙经》卷八、《脉经》卷六、《太素》卷二十九均无此三字。
⑦央央然:《甲乙经》卷八作“怏怏然”,《太素》卷二十九作“怏然”连下句读。杨上善说:“不畅也。”即困苦不舒杨的意思。
⑧胃脘痛:《太素》卷二十九作“胃管痛”。
⑨濯濯(zhuo音茁):即水鸣声。
⑩则飨泄食不化:《甲乙经》卷八作“则泄不化”。《太素》卷二十九作“则泄食不化。”《太素》义长。
⑾少腹[月真]胀:《甲乙经》卷八作“小肠胀[月真]”。
⑿引腰:《脉经》卷六、《千金要方》卷十四均作“腹”。
⒀少腹而气癃:《甲乙经》卷八作“小腹满而气癃”。《太素》同《甲乙经》,惟“小”作“少”。
⒁轻轻然:《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九均作“殻殻然”。
⒂不坚:《脉经》卷六作“坚不痛”。《千金要方》卷十四作“不坚痛”。
⒃空:与孔同,皮肤孔窍。
【语释】心胀病,心烦气短,睡眠不安;肺胀病,胸中虚满,气喘咳嗽;肝胀病,胁下胀满而疼痛且牵引小腹;脾胀病,经常呃逆,四肢躁扰,感觉闷胀,身体沉重,好似连衣服也不能穿,睡眠不安;肾胀病,腹中胀满牵引到背部不舒,腰、髀部疼痛。
六腑胀病:胃胀病,腹中胀满,胃脘疼痛,鼻中常闻到焦臭气味,妨碍饮食,大便困难;大肠胀病,肠中鸣响疼痛,冬天再感受寒邪,就会发生完谷不化的飨泄病;小肠胀病,少腹胀闷,牵引腰部疼痛;膀胱胀病,少腹胀满,气闭小便不通;三焦胀病,气充满于皮肤之中,以手按之似实而不坚;胆胀病,胁下疼痛胀满,口中苦,经常叹息。
以上这些胀病,其发病机理是一样的,治疗原则也是相同的。明确知道逆顺的道理,才能恰当地运用针法。如果泻、虚补实,就会使神不守舍,导致邪气深入,正气散失,真气不可安定,粗率的医生往往失败,使人夭亡。如果补虚泻实,神归其舍,皮肤孔窍闭塞,这样的治法,可以称为高明的医生。
【按语】本条是论述五脏胀与六腑胀的症候表现及其施治方法。
五脏六腑之胀病的形成多由“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说明胀病多在气分,营卫之气失其相随而相逆所作。故姚亦陶在《临证指南》载:“胀由于气。”但是,张介宾提出“气水相因”说,对于肿胀的形成原因,解释得较为全面,他说:“服于内者,本由脏病,而肿于外者,亦无不由乎脏病,盖脏气之病,各有不同。虽方书所载,有湿热寒暑血气水食之辨,然余察之经旨,验之病情,则惟在气水二字,足以尽之。故凡治此症者,不在气分,则在水分,能辨此二者而知盛实,无余蕴矣。病在气分,则当以治气为主,病在水分,则当以治水为主。然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治气者亦当兼水,以水行气亦行也。”所以五脏六腑胀病,其症候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其水与气则一,然水气与脏腑关系最密者,上焦为肺,中焦为脾,下焦在肾,故张介宾在《类经·脏腑诸胀》中指出:肿胀一证……五脏六腑无不有之。”“诸经虽皆有胀,然无不干于脾肺肾三脏。盖脾属土,其主运化;肺属金,其主气;肾属水,其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于三脏之中,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所以肿胀之生,无不由此三者。”这里就明确指出,肿胀一证虽有五脏六腑之别,然其致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张介宾接着又谈到肿胀的阴阳虚实之辨,他说:“但证有阴阳虚实,如诸论之所云者,不可不辨。大都阳证多热,热者多实,阴证多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而后及于外者多实,先肿于表而后甚于里者多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多实;小水清白,大便稀溏者多虚。脉滑数有力者多实,弦浮微细者多虚。形色红黄,气息粗长者多实;容颜憔悴,音声短促者多虚。”这对于辨别五脏六腑胀病阴阳虚实有着指导意义,不可不知。肿和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胀,主要是由于气机阻滞所致;所谓肿,主要是由于水液停留,盖气机阻滞日久,影响气化功能发生水液潴留而成,而水液潴留过多也可形成胀满。因此肿与胀往往相提并论。
对于胀病的治疗,应在分辨阴阳虚实的基础上,根据“补虚泻实”的原则,施针用灸,方能取效。张介宾在论述肿胀治疗大法时评介了朱丹溪治疗肿胀之法,他说:“观丹溪之治肿胀,云清浊相混,坠道壅塞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治宜补其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其说重在湿热,而犹以制火为言。夫制火固可保金,独不虑其不生土乎?若以此法施于阳实而热者则可,若以治阳虚而气不化者,岂不反助阴邪而益其病哉?故予之治此,必察其果系实邪,则直清阳明,除之极易;凡属虚劳内损者,多从温补脾肾而愈,俱得复元。或临证之际,有虚实未明,疑似难决者,则宁先以治不足之法,探治有余,若果未投而病反加甚,是不宜补也,不妨易辙,自无大害。倘药未及药,而病自甚者,其轻重真假,仍宜详察。若误以治有余之法治不足,而曾经峻攻者真气复伤,虽神丹不能疗矣。或从清利,暂见平复,使不大补脾肾以培根本,虽愈目前,未有不危亡踵至者,此治虚之道也。夫肿胀之病,多有标实本虚,最为危候,若辨之不明,则祸人非浅。”其治法论述之详,其医理阐述之精,实为后世所赞赏。其用药如此,施针用灸亦当如此,始可谓之良工。然上条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而此又谓“补虚泻实”,
盖因病之初起,正气未伤,其治故宜泻。若病日久,正气乃衰,不辨虚实,“泄虚补实,则神去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因此提出“补虚泻实”的原则,在临床上若能“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始可万全。
【原文】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上鼓下空][上鼓下空]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 ,按其腹,窅而不起 ,腹色不变,此其侯也。
(《灵枢·水胀篇》)

【校注】①[上鼓下空](kong音空)[上鼓下空]:鼓声,中空有声。《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九、《千金要方》卷二十、《外台秘要》卷二十均作“殻殻”。
②皮厚:《甲乙经》卷八作“皮肤厚”。
③窅(yao音咬)而不起:《甲乙经》卷八作“腹陷而不起”。“窅”陷下的意恩,与陷意同。
【语释】肤胀病,是寒气留滞在皮肤之间,叩之如鼓,中空不实,腹大,全身皆肿,皮厚,按压其腹部,凹陷不起,腹部皮肤颜色没有变化,这就是肤胀病的症候。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七)
【原文】鼓胀 …… 腹胀身皆大 ,大与肤胀等也 ,色苍黄,腹筋 起,此其候也。 …… 先泻其胀之血络 ,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灵枢·水胀篇》)

【校注】①腹胀身皆大:《甲乙经》卷八作“腹身皆肿大”。《太素》卷二十九作“腹身皆大”。
②大与肤胀等也:《甲乙经》卷八作“如肤胀等”。
③腹筋:《甲乙经》卷八校语谓“一本作脉。”《太素》卷二十九作“腹脉”。
④先泻其胀之血络:《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九均作“先刺其腹之血络”。
⑤刺去其血络也:《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九均作“亦刺去其血脉”。
【语释】鼓胀……腹胀全身都肿大,肿大程度和肤胀相等,肤色苍黄,腹部青筋暴起,这就是它的症候。……治疗应首先泻发胀的血络,然后调理经脉,刺出血络上的病邪。
【按语】以上两条所论肤胀、鼓胀的症候,其症虽不同,但皆可称谓鼓胀,惟病情轻重有异和在气在血之别,以及所累及的脏腑不同而已。
鼓胀,是依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以腹胀大,鼓之如鼓,或身尽肿,或但腹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等为特征。李中梓说:“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病于气也。”张介宾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可见,鼓胀病以腹大如鼓为基本特征。但有在气在水在血的区别。若病在气分,则色苍,其内坚,其胀每连胸胁,其痛或涉脏腑。或倏而浮肿,或自上及下,或遍身尽肿,盖气为阳,其性急速,无处不至,故随按即起而不陷指。此病虽皆在气分,然经有“藏寒生满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胃中寒则[月真]胀”,“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足太阴“虚则鼓胀”,“肾气实则胀”,“脾气实则腹胀”以及“胃气实则胀”等,由此可见本病不仅有虚实之分,而且有阴阳脏腑之异。前者所述肤胀,为寒气客于皮肤之间,则阳气不行,其病在气故有声[上鼓下空][上鼓下空]然而不坚。气无所不至,则腹大身尽肿;若因于水,则水至之处肿,皮泽而薄,无水而皮厚则肤色不变。《灵枢·论疾诊尺篇》载:“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或因水浊血瘀壅结不行,故出现腹胀大而脉络显露脐心突起,面色萎黄,或渐见黧黑,或两目发黄,面颈胸部或现蛛点,或成血缕,肌肤干燥,形体消瘦,胁下积块胀痛,甚则出现鼻衄、齿衄或便血,神识昏迷等危象。正如张璐所谓:“青筋横绊腹上,及爪甲青,卒肿,头面苍黑,呕吐头重,上喘下泄者,皆不治。”说明鼓胀病,当出现腹壁静脉隆起,指甲青紫,水肿加重,面色黄而黑,呕吐或喘满腹泄等症,即为脾肾俱败的危险征兆。故谓后条所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乃肤胀之甚而成此疾。这在现代医学中,此症常见于肝硬化的后期,或肝癌,或慢性血吸虫病的肝硬化型等疾病中。
对鼓胀病的针刺治疗,应根据病变的深浅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病在气分,其邪尚浅,故可泻其络脉,正所谓“病在气,调之卫”。病邪深入至经脉,当“调其经,刺去其血络”,正所谓“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亦即“刺营者出血”。
上述治疗方法,是以病在气在血为依据,但是,对于鼓胀的治疗,因其病因在于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功能失常,所以临证时,应综合分析其在何脏何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然后针对不同病因、症状,或以健运脾土,或以理气宽中,行水化湿,或行血祛瘀,或抑木扶土,或温补下元等法,皆可酌情而施,但当先刺其之血络,以泻其实,后当分经以调治,其有血络者,并当再刺其络之盛血,以通其营卫。常用穴位有脾俞、水分、肾俞、阴陵泉、水道、足三里,以健脾益肾,利水消胀。其在气分者可酌加合谷、气海以加强行气之功,在血分者可酌加三阴交、膈俞、章门、期门以活血祛瘀。《素问·水热穴论》载:“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因此,更可于水俞五十七穴中选取有关穴位。并可针药并施,他如生活的宜忌,饮食的调护等,均当予以注意,方可万全,以防危殆。

【原文】足太阴之别,名日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 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脉篇》)

【语释】足太阴的别络,名叫公孙。离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别行入于足阳明经,其别行的,入腹络肠胃,……正气虚则鼓胀。治疗取足太阴之别公孙穴。
【按语】足太阴脾的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公孙。在足大趾内侧当蹠趾关节后一寸处,别走于足阳明胃经。又一别行的脉上行入腹络于肠胃。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症状为肠中疼痛不移,属虚的症状为腹胀勿鼓。腹胀成因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寒,腐熟运化功能失司,所以造成腹胀满。《素问·太阴阳明论》载,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灵枢·师传篇》载:“胃中寒则腹胀。”《素问·异法方宜论》也载:“脏寒生满病。”说明脾胃虚寒可致腹胀满,该症属虚,属寒。钱乙说:“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治疗当取公孙穴,因公孙穴为脾经的络穴,《千金要方》载,亦属本经之原穴,既可补脾又可健胃,脾胃得补而腐熟运化之功自可渐复而其胀满自消。
临床上治腹胀满闷疼痛等症,除惯用内关、中脘、足三里外,公孙每每取之,以其有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之功,故古今医家多选用之。

【原文】三焦病者,腹气满 ,小 腹尤坚 ,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 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 ,取委阳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校注】①腹气满:《甲乙经》卷九作“腹胀气满”。
②小:《甲乙经》卷九、《太素》卷十一均作“少”。
③坚:《甲乙经》卷九“坚”前有“甚”字。
④溢则水,留即为胀:《甲乙经》卷九、《太素》卷十一均作“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张志聪说:“不得小便则窘急而水溢于上,留于腹中而为胀。”
⑤大:《甲乙经》卷九、《太素》卷十一均无此字。
⑥亦见于脉:《脉经》卷六作“赤见于脉”。
⑦委阳: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甲乙经》卷兰载:“委阳三焦下输俞也,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两筋间……此太阳之别络也。”张志聪说:“委阳者,足太阳之经,三焦之合。”《甲乙经》卷九作“委中”,本经为是。
【语释】三焦病,腹胀气满,小腹部特别坚实,不能小便,非常窘迫,溢于内则为水,留于腹中就成为胀病。其症候反应在足太阳膀胱经之外的大络上,大络在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之间,在经脉上亦出现反应,治疗应取三焦经之下输委阳穴。
【按语】三焦是水液升降输布的通路,脾之运化转输,肺之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肾之蒸化水液上腾于肺,都是通过三焦上升与下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载:“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水液运行失调,水液停蓄的病症。水液运化,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而为三焦所历属。若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本条所述乃病由气化不行,决渎失司,水道不通,故腹胀气满,小腹坚而小便不行。张志聪说:“三焦者,下约膀胱,为决渎之府,病则气不输化,是以腑气满而不得小便也。不得小便则窘急而水溢于上,留于腹中而为胀。”
针灸治疗,可取三焦的下合穴委阳,以疏调三焦气机,使其行“决渎”之令,而水液停蓄等症当可消除。临床上治疗尿潴留、肾孟积水、尿路结石等症,皆可选取委阳穴,或配石门,或伍中极,或加阴陵泉,以通利下焦,行水利尿排石,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原文】胀取三阳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校注】①三阳:足三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语释】胀满的疾病,当取三阳经的输穴治疗。
【按语】《灵枢·胀论篇》载:“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廓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本条所言胀者,乃为胀皮肤,故云“取三阳”,盖三阳者,主气主表,胀皮肤知胀尚在气分,故当取三阳经之输穴以治之。张介宾说:“病胀者,当取足之三阳,即胆、胃、膀胱三经也。”或谓此指腹胀者,此三阳何能治之,盖腹为阴,为肝、脾、肾三经之分野。《甲乙经》载:“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肾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由此可知,本条所言实为胀皮肤可知,故曰:“胀取三阳”。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四八)
附:水肿


【原文】徒[疒水] ,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刺之,已刺而筩之 ,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饮闭药 ,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灵枢·四时气篇》)

【校注】①徒[疒水]:徒,仅有。[疒水]同水。意思是与风水相比,仅是水肿而没有风。
②以刺而筩之:《甲乙经》卷八作“而藏之,。《太素》卷二十三作“已刺而针之”。按,筩,同筒。此处用作动词,意思为用中空如筒针刺。楼英:“筩针,针中有空窍如筩出水也。”
③闭药:通闭的药物。马莳谓:“必饮通闭之药,以利其水,防其再肿。”
【语释】单纯水肿病,首先取环谷下三寸的关元穴,用九针中的铍针进行针刺。刺过以后,再用筩针针刺,并反复刺入,以便把水放尽之后就用布坚束其身,若束的松缓,病人就会感到心烦闷乱,束的稍紧些患者才会舒适安静。这种针刺治疗应间日进行一次,直到退尽才可停止。还应饮通闭的药物,正当针刺时可空腹饮药,饮药之后,也不要马上吃饭,刚吃过饭后,也不要饮药,同时,不要吃对病不利的食物,要忌一百三十五天。
【按语】本条经文所述乃“徒水”的泄水之法,谓“先取环谷下三寸”,但对“环谷下三寸”的认识极不一致,马莳谓“风市”,张介宾说:“环谷义无所考,或即足少阳胆之环跳穴,其下三寸许,垂手着股,中指尽头,惟奇穴中风市一穴或者即此,明者察之。”考环跳,《甲乙经》载“在髀枢中”。“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而风市穴经所不载,其处约在膝上七寸,二者相距实有一尺二寸,若环谷为环跳其下三寸实非风市所在之处。马、张之说难以令人信服,且与风市所载之主治亦不相合,故不可从。而张志聪说:“环谷者,取手足之分肉以泻其水也。”此说与经文之义甚背,果如其言,其“环谷”为何云其“下三寸”,则实不可解。杨上善谓:“脐下三寸关元之穴也。”其说似属可从。考关元《甲乙经》载:“关元,小肠募也,一名次门,在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乃为治水肿的要穴,又载:“石水,痛引胁下胀,头眩痛,身尽热,关元主之。”由此看来,杨上善之说似属可从。再后世文献记载关元治水肿之说则历历在目,而风市则不然,其治实少涉及水肿。然就临床实践来看,大凡水肿之疾,若面浮水肿,当取水沟为先,前顶可用,若肿至心下,水分、中脘可取,若少腹水肿,当以关元为主,或佐以水道、气海,他如阴陵泉,足三里、复溜、委阳、中极、肾俞等亦常选用。以上诸穴,或针或灸,或补或泻当可酌情而定。再就用针治疗水肿的疗效来看,亦是斑斑可考,据资料报道,取肾俞、中脘、足三里可逐渐消除心力衰竭所造成的尿少、水肿等症。对于用针治疗水肿时更可配合服通闭利水之剂,以助其功。至于所谓“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等饮食的宜忌,可谓目前中西医务人员治疗水肿病时的基本常规。张介宾说:“水肿既消,当忌伤脾发湿等物,至一百三十五日之外,方保其不复央。”亦属此意。但对本条所说“已刺而筩之……已尽其[疒水]”的放水之法,丹波元简说:“世有用此术得效者,然不可妄施。”目前针灸临床上多不采用此法治疗,然而水肿之甚者,针之却往往随针孔出水,且难立即止住,因此治疗本病每多采用灸法。如王执中说:“有里医为李生治水肿,以药饮之,久之不效,以受其延待之勤,一日忽为灸水分与气海穴,翌日观面如削矣。”今录之在此恰好作以注脚。

【原文】风[疒水]肤胀,为五十七痏 。取皮肤 之血者,尽取之。
(《灵枢·四时气篇》)

【校注】①五十七痏: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素问·水热穴论》载:“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王冰注五十七穴是长强、腰俞、命门、悬枢、脊中共五穴;白环俞、中膂俞、膀胱俞、小肠俞、大肠俞左右共十穴;秩边、胞肓、志室、肓门、胃仓左右共十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左右共十穴,气冲、归来、水道、大巨、外陵左右共十穴;大钟、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左右共十二穴。以上共五十七穴。
②皮肤:《太素》卷二十三作“腹皮”。
【语释】风水肤胀,可以于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中选穴进行针刺。皮肤有结络瘀血的,都可以刺之出血。
【按语】《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盖肾为水藏,肺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外合于皮毛,若汗出为风邪所闭,则玄府不利,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造成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而发为“风水”。风水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盖因脾肾气虚,而又被风邪外袭所致。巢元方说:“风水病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逢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故云风水也。”风水的症候,表现为其肿先发于眼睑部,继之可遍及四肢及全身,发病突然,肢节酸重,小便不利,多伴有恶风、发热等症,或咳嗽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大,巢元方说:“身浮肿,如裹水之状,颈脉动,时咳,按肿上,凹而不起也,骨节疼痛而恶风是也。脉浮大者,名曰风水也。”风为阳邪,其肿常先发于腰以上,伴有表症为其特点。如病势严重,下为胕肿腹胀满,上为胸闷气喘不得平卧等症。
治疗当以祛风行水,宣发肺气为主。张仲景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此即所谓“开鬼门,洁净府”之法。宋士瀛说:“治法大要,身有热者,水气在表,可汗。身无热者,水气在里,可下。其间通利小便,顺气和脾,俱不可缓耳。”这是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
本条治疗,为五十七痏,实为治本之法,张介宾说:”皆为藏之阴络,为阴气之所行,故治水者当察而取之。”在临床上治疗风水,可于五十七穴中选取适当输穴施治。正如刘完素说:“凡五十七穴,然亦不必尽针,择其腹背并足要穴刺之可也。”或再配以水沟、风门、肺俞、列缺、合谷、少商、温溜等,发汗解表、祛风利水之功更专,效果更佳。其取皮肤之血络出血者,则宜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