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郁而气机紊乱 慢性综合疲劳or 抑郁症等

 昵称11503024 2014-12-06
火郁的诊断

火郁与火热虽同属阳热之证,但二者临床表现却大相径庭。火热证是热炽于里而张扬于外,通身表里皆见一派热象,如:身热恶热,心烦躁扰,面目红赤,口渴饮冷,舌苔黄厚,脉洪数有力……,此种热象,一望可知。而火郁则是热郁于里不得张扬,虽有里热,但并不形于外,表里不一,症状参互,很难一目了然。因此,必须抓住关键,掌握要领,方能诊断准确,不致有误。

一般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辨识:

1.舌象因火郁于内,津耗液亏,舌体失于濡泽,因而多见舌形瘦薄而舌面少津,甚则扪之千燥或舌面干裂。若因湿阻气机而致火郁者,多见舌红苔白腻。

2.脉象因火热内郁,气机阻滞,气血循行不畅,故脉象多见沉涩或沉弦而数。若郁闭特甚,气血内壅,亦偶有脉来沉弦迟缓者,切宜详诊细参,勿以寒证论之。

3.临床见证(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

可有心烦急躁,自觉心中愦愦然,烦杂无奈,莫名所苦;若火灼阴伤,亦可致不寐或恶梦纷纭,梦中时有惊呼;若郁火上扰清窍,则头目眩晕;温病火热内郁者,甚至可见神昏谵妄其面色多见滞暗无华,甚或黧黑;或见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四肢不温,甚或厥冷其郁愈甚,则其厥愈深小溲短赤,大便秘结,在温病中,每可见大便数日不通,或见热结旁流,亦有郁火内逼而作火泄者;或斑疹发而不透,或出而复回,或色暗枯滞,或稠密紧束。以上见证,皆因火热内郁不能外达,其证之复杂可知矣。
火郁的病因病机

若一旦升降出入失常,气机滞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百病由生,甚则危及生命。

而火郁的形成,正是由于邪气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所致。究其病机,皆因邪气阻滞气机,引起人体气血循行障碍,内郁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里,遂成火郁之证。其郁愈甚则火愈炽,火愈炽则郁愈甚。正如刘完素所云:“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


火郁的治疗:
临床见火郁之证,必先用解郁、疏利、宣泄、轻扬等方法,开散郁结,宣通其滞,条畅气血,使营卫通达,郁火方有泄越之机。其方剂组成为: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一钱,广姜黄(去皮)三钱,生大黄四钱。(原方为散剂,以黄洒、蜂蜜送服)恒加豆豉10克,栀子7克,连翘15克,薄荷4克,助其清透之力,名之曰新加升降散。

余临床每用此方治火郁之证,多针对其火郁之因,灵活加减,如:

因外邪袭表而致火郁不发者,加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防风、苏叶之类;

因气滞而致火郁者,加柴胡、川楝子、旋复花、陈皮、香附之类;

情志怫逆致热郁者,加玫瑰花、代代花、绿萼梅、川楝子等;

因血瘀而致火郁者,加丹皮、赤芍、茜草、紫草、白头翁、桃仁、红花之类;

因痰湿而致火郁者,加半夏、瓜蒌皮、菖蒲、茯苓、冬瓜皮、炒防风之类;

痰浊蕴阻而热郁者,加瓜蒌、川贝、黛蛤散、杏仁、竹沥等

因湿遏热郁者,加茵陈、滑石、佩兰、菖蒲等;

因食滞而致火郁者,加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莱菔子、焦槟榔之类;

阳明腑实热瘀者,加芒硝、枳实;

若火郁特甚者,可于方中加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等苦寒清泄之品;

气血两燔者,加石膏、知母、黄芩、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等;

若郁火灼津而见津亏液耗之象者,加芦根、茅根、沙参、麦冬、天花粉、石斛等味。

热郁兼气虚者,加西洋参、生芪、山药等;


肝经郁热上扰者,加桑叶、菊花、苦丁茶、胆草、栀子、石决明等。总之,加减颇多,应用甚广。

个人体会,治火郁又需酌加风药,如:防风、芥穗、苏叶等,以风药行气开郁,调畅气机,通达腠理而发其郁火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