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的研究对象

 茶香飘万里 2014-12-15

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自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以来,就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意见: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指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产生的美感。构成感性认识(美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二是意象的明晰生动,即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尽管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但并不排斥艺术,而且以艺术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美学所研究的规律可以应用到一切艺术,“对于各种艺术有如北斗星”。可见,他所认为的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美感和艺术美的规律。

2、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他所说的美并非一般的现实美,而只是艺术美。他把自然美排除在美学研究领域之外,他之所以研究自然美,是因为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形态。可见,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只是艺术美

3、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批判黑格尔派美学的同时,非常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他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是美,而是艺术。他认为美学即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美学研究对象大于美,应该包括整个艺术理论

4、近代心理学派:属于这一派的如“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他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即研究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是什么样的。他们认为,美感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现象,所谓美感经验就是人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美感的心理活动过程。

5、我们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美的创造问题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美育问题包括美育的本质、任务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教育,提高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的产生

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够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人类需求心理来说,人类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物质需求,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才会产生精神需求。因此,人类最先追求的劳动产品的实用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人们才在产品的实用价值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审美价值。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

美是怎样产生的

1、美产生于劳动  美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美通过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等)来体现,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体现,是人们靠聪明才智进行劳动创造的标志。在美的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的智慧、力量,显示了人的灵巧,能唤起人们的喜悦之情,因而使人对具有这种感性形式的事物产生美感。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从历史上来说,以有意识的实用观点来看待事物,往往先于以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人类制造工具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中的实用需要,工具造型的历史演变是实用要求推动的。因为实用,又体现了人的创造,人们才喜欢这件东西,才觉得这件东西是美的,才赋予这件东西美的性质。在实用的基础上,才逐渐出现了产品的装饰,并分化出主要为满足审美需要的装饰物。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演变的。人类关于美的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也一样。从根本上说,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就被人认为是美的。但人们对于自由创造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类产生之初的劳动产品尽管很粗糙,但当时的人从这些通过劳动创造的、具有“有用性”的物品上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科研智慧,因而产生喜爱、高兴的感觉,进而认为这些产品是美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又逐渐把更能体现人的智慧、能力的物品看作是美的,而不再把反映落后生产水平的物品看作是美的。比如人类先后以兽皮(或兽牙等)、铁环、银饰、金制品作为美的饰物佩戴,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获得这些物品,是因为它们有用,具有实用价值;谁拥有的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产品越多,谁最富有,说明谁的力量最强,所以人们佩戴它们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并从中产生美感。它们被不同的社会作为美的饰物佩戴,是因为在不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观念发生变化。因此说,人类的观念形态是事物的实用价值衍生出审美价值的中间环节。

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实践的主体就是指进行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是指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在历史发展中,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物在变,人也在变,人与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象世界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也是人类进一步实践、发展的基础,对象世界的丰富性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与粗糙石器相适用,人的感觉也是粗糙的感觉;在编织劳动中,人们掌握了一些图案的编织方法;在彩陶及以后的玉器制作中,人们对色彩的美感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实践的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了客体就无从说明主体思维、感觉的发展,离开了主体也无法说明客体世界的变化。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人类又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凭借着提高了的审美能力,人类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事物。从创造美的事物到提高审美能力,再到新的美的创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从而使美、美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自由创造起着决定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