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玛窦初入中国传教:剃光头穿僧服掩人耳目|利玛窦|传教

 松边醉客 2014-12-16

利玛窦初入中国传教:剃光头穿僧服掩人耳目


来源:凤凰卫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为了让传教的工作在中国顺利进行,利玛窦剃光了头发,换上了中国和尚的衣服,而他的目的地却并不只是肇庆。

利玛窦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12月1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小莉: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大视野》。15年前的今天对于南海之滨的澳门来说是兴奋的,因为它刚刚结束了四百多年的殖民地生活回归中国;15年后的今天,澳门人的心情也是兴奋的,这个不足60万人口的小城人均生产总值却排名世界第四,澳门被称为是东方的蒙地卡罗,许多人流连于它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是到过澳门的人更会对它留下闲静、舒适的印象,可能很少人会记得这个面积不过30平方公里的小城市曾经历了可500年风雨的沧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城曾经迎来过第一位发现中国的葡萄牙航海冒险家,第一位探索东方的天主教传教士,兴建了远东第一所大学,在这里,西洋文明首次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是在这里,中华古国文化扬帆上船,传播到了亚洲。澳门曾经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时代的浪尖历经沉浮,从今天起,我们将带大家穿过澳门今日的摩登繁华,在窄小的街巷中寻找它与一个个大时代交织在一起的遥远记忆。

澳门市民:麻烦你多少钱?

商店老板:谢谢你220元!

解说:这里是位于澳门半岛西南端的妈阁庙,里面供奉着传说中庇佑渔民的海神娘娘妈祖。附近的澳门老街坊早已习惯在庙前空地上闲聚聊天,他们之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四百多年前,也有在这个海神娘娘面前一些撒网的渔民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颜延龄(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主席):就是说相传当时是葡萄牙人在妈阁岸边登录的时候询问说这个地方叫什么地方?那么当地的居民说这里叫妈阁,所以他就翻译成Macau,广东话叫妈阁,所以澳门就变成是以妈阁命名的一个城市。

解说:对于澳门的发现,位于地球另一端的欧洲带来了震荡,也为大航海时代前往东方的航线添上了重要的一笔。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是这个时代的先锋,带着向外扩张的野心和对神秘古国的向往,一支又一支的船队鸣笛启航。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当时就是因为葡萄牙它本身的经济环境非常的差,社会矛盾很多,它往东边面临是跟西班牙接近,所以它不可能往东边扩张,它只能往西边扩张,西南都是海,它开始最早就到了非洲的北部,然后沿着非洲西岸开拓,它在非洲的殖民的策略是跟当地的土著特别是酋长结合在一起,开发他们的黄金,它进入了印度洋之后它遇到了比较强大的抵抗,最后就扫平了印度洋,进入了印度,到了印度在果阿建立了大本营,接着就占据了我们说的东西交通的要经马六甲,从马六甲开始他们才往中国、往日本这边开发。

解说:虽然来到中国打着贸易的旗号,葡萄牙人却没能顺利上岸、安营扎寨。

[责任编辑:安梁]

标签:利玛窦 传教 僧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