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燥救肺汤 妙方精选

 欣然书斋 2014-12-16

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是:桑叶(经霜)9,石膏()8,甘草、胡麻仁、阿胶、枇杷叶(去毛)3克,人参、杏仁各2克,麦冬4克。以上各药的剂量是依据原药量折算而成,用量都很轻。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若剂量太重便失去了轻清入上的含义。其实,轻的意思不单指量轻,主要指药物的性质。因此,近代的医家对上述药物的剂量都有所加重。其中的石膏也很少煅用,大多用生石膏先煎。

    本方所治的是温燥伤肺的证候。燥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自然界的气候。例如,秋季气候干燥,失于水分的滋润,称为秋燥。但初秋尚热,久晴无雨,燥与热合,称为温燥;深秋已凉,燥与凉合,称为凉燥。秋季干燥本是正常现象,但若燥气太过,便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叫作燥邪。燥的另一含义是指由于机体的津液不足,人体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于濡润,从而出现的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燥邪致病有两个特点,即易伤津液,易损肺脏。燥伤津液就会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以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所以《内经》说:“燥胜则干。”易损肺脏是因为肺主呼吸,直接与自然之气相通,燥邪从口鼻而人,所以最容易损伤肺津。至于温燥伤肺,则是既有燥,又有热,所以不仅损伤肺津,还会消耗肺气。

    清燥救肺汤所针对的病证是燥热伤肺的重证,症状表现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口鼻干燥,心烦口渴,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数等。古人称“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热,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热伤肺,耗气伤津,影响了肺气的宣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气逆而喘、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身热头痛等症状,胸膈满闷也是由于肺气不降之故。《内经》说:“诸气臆郁,皆属于肺。”艚(),喘急也。郁,痞闷也。意思是,凡是气急喘息,胸部闷塞等气分的病症,都属于肺的宣降失常。至于身热头痛,并非表证的发热恶寒现象,而是燥热伤阴之故,所以热度不会很高。对于这种证候的治疗,既要清燥热,又要养气阴,以达到清金保肺的目的。故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性寒,以清透肺中燥热之邪。由于桑叶人肺、肝二经,古人称之为“肺家肝药”,所以它还有清肝热的作用,能够防止在肺的气阴两虚时,遭到肝木的反侮。是为君药。再用石膏之辛寒以清泻肺热;麦门冬甘寒以润肺养阴,共为臣药。《难经》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益气生津,甘草补益脾胃,以达培土生金之妙;阿胶、胡麻仁养阴润肺,使肺得滋润,方能清肃下降;杏仁、枇杷叶宣肺降气,止咳祛痰。以上均为佐药。全方诸药配合,能使肺之燥热得清,肺之气逆得降,则燥热伤肺诸症自除,故名“清燥救肺”。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病,证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确有疗效。其辨证的要点为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或痰夹血丝者。若发高热者,可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痰多者加川贝母、瓜蒌以润燥化痰;咯血者加藕节、白茅根、生侧柏、仙鹤草以凉血止血;若有恶寒发热身疼等表证的,则去阿胶、胡麻仁之滋腻,以防滞邪,再加桔梗、前胡以宣肺祛痰。

    治疗温燥伤肺咳嗽的方剂还有桑杏汤,药物组成为桑叶、豆豉、杏仁、沙参、梨皮、栀皮、浙贝等。但桑杏汤所适用的是温燥伤肺初起,表证重而燥邪轻,尚未到肺的气阴两伤程度者。因此,在用药方面,轻宣解表之力偏大,润肺降气之力偏小,且无补肺救肺之品。

    另外,沙参麦冬汤也能用于治疗肺燥咳嗽。该方与清燥救肺汤的组成中均有桑叶、麦冬、甘草。但沙参麦冬汤适用于燥邪偏重,肺胃阴伤者,故配伍沙参、玉竹、花粉以滋养肺胃阴津为主;清燥救肺汤则适用于燥热伤肺,气阴两损者,故配伍石膏、人参以清热降逆、补气益阴为主,润燥生津之力稍逊。

    歌诀:

    清燥救肺参草胶,

    杏麦胡麻枇杷膏;

    经霜收下冬桑叶,

    清热润肺有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