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门诊遇两例患者,均初诊效果不理想,而更方后取效。
一男患,肺纤维化,干燥综合征,干咳少痰,爬楼气短,咽痒汗出,舌胖有裂,脉细而弦,气阴不足,必是清燥救肺汤证,随笔书方,复诊不效,再诊患者面赤,咳嗽剧烈,便溏口干,舌脉如前,确系燥咳,火热无疑,踌躇而处以黄芩泻白散加减,一周后咳嗽大减,清燥救肺汤本肺胃之剂,虽有桑叶平肝,但较之黄芩泻白散力远不及,而据面赤口干,咳嗽阵发,脉细而弦,断为木火刑金,黄芩泻白散而收效。二方法虽相类,胃肝有别,故效果迥异。
另一女患,咳嗽半年,痰白稀而咸,咽干腹胀,气道哮鸣,舌胖苔薄,初诊考虑喉中水鸡声,且寒痰症确,径书射干麻黄汤,料想复诊必效,孰料复诊仅咽部略舒适,咳、痰以及哮鸣均无大改善,且腹胀,频转矢气,再辨此患以咳为主,痰稀白泡沫,腹胀,里虚寒饮内停,小青龙汤温化力强,处以小青龙加味,一周而咳嗽显著减轻,气道哮鸣消失,腹胀亦为改善,更喜多年眠差服药后每天竟能睡5小时以上,取意外之效。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亦颇为类似,毕竟有偏痰偏饮之分,温化之力不同,且外症亦有差别。
临床认证,毫发之间,疏忽一个症状,或者一个脉象,都可能使辨证失准,箭头打偏,而导致治疗失败,健康所系,医者确当心细如尘,如履薄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