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十一章,理气剂/ 降气/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的比较 我们前面讲的两个方,也可以比较一下了,因为前面两个方都是以肺气上逆、肺失宣降,所以它的降气是以降肺气为主,治疗咳喘的, * 定喘汤反映的是表里同病,以里为主; @ 定喘汤的咳嗽,痰可以多但黄稠,而且是热痰,痰蕴化热。 * 苏子降气汤 是上下同病,以上为主,上实为主, @ 而苏子降气汤证这种咳喘,痰多是清稀的,性质是寒痰。 实际上临床上定喘汤证很多很多,所以象苏子降气汤、定喘汤临床使用都很多,比较来说,一定意义上定喘汤用得更多。 由于它名字又叫定喘汤,所以人们有些咳喘了,痰多,都开这个定喘汤,刚才我们说没有痰热应该不用它! 那实际上从定喘汤那个方来看,没有痰热,全方等于清化力量并不大,主要反映在黄芩、桑白皮,而包括麻黄、苏子、半夏、冬花,这类偏温的,特别带温燥特点,这类药不少,所以为什么有些定喘汤用在,并不见得痰黄稠这些,他用定喘汤也有一定效果,那可以象黄芩不用,或者黄芩、桑白皮减量了,这起到制约温燥的作用,不至于温燥太过,所以有些人觉得这个方灵活运用的话,也就只要痰多,气逆咳喘,寒热都可以利用这个方调。 我就发现,比如我在台湾开它们治咳喘,包括西医搞科研,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新药,他们也在搞新药研究,要古方,好多医院就首选就是定喘汤,因为这个方就算你辩证上寒热差一些,副作用不是那么大,不象苏子降气汤那样的温,用肉桂这一类了,所以这个方临床上使用率很高。 当然我们还是要强调这个方要辩证,痰热才用。 不是痰热,但黄芩、桑白皮的处理,经过量的调整,或者有些象黄芩这类不用,用的话,使它的量符合,使全方温而不燥,温而不燥,适合久服,那这个也可以治疗涉及到偏于寒痰方面的,这是为什么这个方使用较广的原因了。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方剂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