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盖天说、浑天说与七衡六间图、天圆地方和明堂九宫

 johnney908 2014-12-17

    《尚书.天文志》云:“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其天地之间的距离八万里,天穹的中央是北极,日月星辰就围绕这个极旋转不息。它认为:天圆为张盖,地方为棋局,天旁转为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为了说明太阳的运动规律盖天说还有一个“七衡六间图”加以解释。“七衡六间图”有七个同心圆,每一个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外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南而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内衡)运行,太阳出于西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春分秋分时太阳沿当中一个圆(中衡)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度适中。各个不同节令都沿不同的衡运动(见图)。

 盖天说、浑天说与七衡六间图、天圆地方和明堂九宫

    七衡六间图

注:七衡六间图与立竿见影有关、太极图产生以及12消息壁卦都有密切关联,可参考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3accd0102dszy.html,其七个同心圆恰好对应12分点。这七衡即是太阳运行的轨道,内衡和外衡之间这一环带涂上黄色,即所谓黄道。太阳只在黄道内运行。夏至日,太阳在内衡道上运行。从夏至日到大暑日,太阳在第一衡和第二衡的中间,即第一间运行。大暑日,太阳在第二衡上。照此类推,处暑日太阳在第三衡,秋分日太阳在第四衡,即中衡上,霜降日太阳在第五衡, 小雪日太阳在第六衡,冬至日太阳在第七衡,即外衡上。从冬至开始,太阳又往内衡方向运行,于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分别经过第六、五、四、三、二各衡,在夏至日,太阳又回到了内衡的轨道上。这即是太阳在七衡六间轨道上的运行情况以及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事实就是古代中国宇宙观仅有天圆地方、浑天说二者。前者至少在东周就已经存在,《尚书·天文志》言:“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而浑天说认为地是球形的,其周围支撑物是一种气体或液体,整个宇宙类似鸡蛋结构的状态,天如壳地如黄。如《太平御览》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对于盖天说而言,以七为极限而有七衡六间,集中数学体现为弦图,其暗合中阳太极与河图;而浑天说则以九为极限,集中数学体现为洛书,暗合双线太极,在传统文化中都有重要应用,两者必然有密切联系。

 《周髀算经》还包含了一些令人极感兴趣的其他论述。例如,盖天说的七衡六间与现今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存在着对应关系,中衡对应于地球上的赤道,内衡与外衡对应于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盖天说所说的"极下",即现在所说地球的北极。所以,盖天说对地球上各地气候差异所作出的准确解释,也就不难理解了。《周髀算经》卷下之一称:"璇玑径二万三千里,周六万九千里,此阳绝阴极放不生万物";"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这是说北极径二万三千里的范围内,常年结冰,万物不生。《周髀算经》的这个结论,是有定量根据的,因为即使在夏至之日,太阳距北极仍有11.9 万里远;而冬至时太阳离夏至日道也为11.9 万里,这时"夏至日道下"(北回归线)的"万物尽死",由此可知即使太阳移至内衡(夏至)时,北极下也不生万物,何况其他季节?《周髀算经》还进一步得出:"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这是指北极地带,一年中6 个月为长昼,6 个月为长夜,1 年1 个昼夜,所以作物也在长昼生长,日没前就可收获了。同样,"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这是对赤道南北热带地区的气候和作物情况的精确说明。这些论述的巧妙正确,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与婴儿入盘相伴者,将成天罗地网阵式。其象下方上圆,似一平板上扣一半球,实际上应该与古盖天说起源关系密切——在未达全星空印盘前首先出现的就是盖天说,其数乃7和8,有柱子类则是盖天说的深入;而全星空印全,则是浑天说,而有浑天太乙,其数为九。由于此时尚未形成浑天结构,层次当尚有局限。金刚界景观:外面金刚无相光的半圆球罩子,罩子里的平地就象净琉璃有方格子。自己本位法身就在那里,和其他三位如来各占一角。(非是无 13:02:26
老师好,我今天见到紫色背景上,很多横光条。排列很整齐,范围比较大。像学校的作业薄上的横格子那样整齐。感觉整个视野都是这样的。以前看到的要少很多,范围也没这么大。而且今天的紫色背景非常明显。横条好像都是一样长,很整齐。

非是无 2009-06-05 10:37:49
老师好,这两天我早上起床前在床上都看到很多正方形的方块光紧紧排在一起,像以前的小学方格子作业本一样不过都是实心的方块光。橙红色。

)

 

大戴礼记.明堂第六十七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
  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外水曰辟雍,南蛮、东夷、北狄、西戎。明堂月令,赤缀户也,白缀牖也。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三尺,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上圆下方。九室十二堂,室四户,户二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
  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也。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蒿宫也。此天子之路寝也,不齐不居其屋。待朝在南宫,揖朝出其南门。?

 
中国古代占盘。一九七七年,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至迟为西汉时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小圆盘过圆心划四条分线,在每条等分线两端刻“一君”对“九百姓”,“二”对“八”,“三相”对“七将”,“四”对“六”,与洛书布局完全符合。“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以二射八,以四射六”,也与《易纬·乾凿度》相合。今有人认为太乙占盘的出现,说明洛书至迟于西汉时期已经形成,从而结束了持续九百年的河洛真伪之争。
本文转自360星座网,原文地址:http://www.xingzuo360.cn/zhouyimeihua/3204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