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详解

 谭乃元 2023-05-05 发布于云南

QQ截图20230423084310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这张神秘而古老的伏羲女娲像告诉我们,认知世界的运动变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先贤认知物质运动是以精密的方法研究阴阳的变化,把天体运动的规律进行数理演算而获得的。天圆地方是中华先贤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认知,是通过立杆侧影的测量方法,认识阴阳(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是通过方园的变化实测度量出来的。

我们知道在浩瀚的宇宙空间,银河系是宇宙中是微小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角落,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我们生存在地球上,研究地球的自然规律,感知地球能量变化的是人,也就是自然寒、暑、燥、湿、风的变化是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多少的变化引起的,不清楚太阳能量对地球的影响是不可能把地球真正的自然变化规律研究清楚的。

阴阳学说就是是中华先贤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多少不同,导致地球产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在季节的变化中地球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的学说。阴阳学说是人类系统认识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科学方法,是真正的自然科学。

阴阳的本质含义是背阴与向阳。背阴与向阳通过地球地表立杆影子的长短变化来呈现的。在地球上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唯一的方法就是研究太阳(包括其它天体)相对于地球的光影(一阴一阳)变化,地球自转一圈,一阴一阳。月球绕地球一圈,一阴一阳。地球绕太阳一圈,一阴一阳。太阳燃烧——熄灭一个循环,一阴一阳。植物从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收藏,一个循环,一阴一阳等等。一阴一阳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化气与成形的变化有长有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所有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和行星的卫星的能量源泉都来自于太阳,太阳燃烧整个太阳系膨胀(红移),同时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和行星的卫星因获得太阳能量波的加热化气产生大气层。太阳熄灭整个太阳系收缩,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和行星的卫星冷却大气层收缩。在太阳燃烧的期间,根据当阳和背阴产生化气的不同,也就是当阳面化气膨胀,背阴面成形收缩,导致行星在大气层内移动。我们人类能够具体研究的就是根据地球南北背阴与向阳的变化导致地球在大气层内南北运动,导致地球一年季节变化的规律。当然由于地球与其它行星在同一平面围绕太阳运转,那么其它行星对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也有遮挡、反射、折射的影响。那么真正对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影响比较明显的就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木火土金水五星。“《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地球万物的形成就是阴阳变化加上五星的影响,这就是中华先贤最著名的阴阳五行学说。

地球万物的生命运动就是化气与成形(一阴一阳)的周而复始的升降出入的运动。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这是古人对生命运动的认知,人是一个自化气的形体。

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太阳燃烧与熄灭就决定了太阳系的生命运动,同时也就决定了地球万物的生命运动。周髀算经》把太阳燃烧的时间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推演。《周髀算经》云:“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因此阴阳学说实际是告诉我们,太阳系的运动变化是一个热胀冷缩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这个变化用阴阳来度量,而这个阴阳过程有长有短(天、月、年),由短的阴阳变化构成长的阴阳变化,重重叠叠,变化无穷,但可以用有限的变化来表述,最终认识宇宙变化。这就是化气与成形周而复始的变化,就是太极阴阳图所表示的全部。

周髀算经把这个度量方法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是以一年地球的南北光影的变化为例进行阴阳变化规律研究的方法。具体方法就是立杆测影,通过极限值(冬至、夏至)、中值(春分、秋分)、微分、积分等方法认识到世界物质的运变化,认识形(粒子)和气(波)的相互转化的规律。

一、《周髀算经基本数学知识。

古人的所有方法都建立在对的定义的基础上的引申。“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这就是一个数学总论。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这句话古人把天就有了很好的定义,无论天这样变化,用九来表示天,在天内画方形,方形的边长用九表示,正方形的面积永远是八十一。见下图。

1、矩

 QQ截图20221110163703

2、圆出于方

QQ截图20221110163829

3、方出于矩、合矩以为方

QQ截图20221110164956

4、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QQ截图20221110163512

二、天圆地方是古人建立数学的基本方法

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智出于句,句出于矩。夫矩之于数,其裁制万物,唯所为耳。”周公曰:“善哉!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

古人认识到我们的自然界所有的时空运动都是热胀冷缩和圆周运动。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绝对值,天每一天都在增大,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丈量,就变得非常的困难,也找不到变化规律。

数学原理可以通过方和园的相互转化来进行计算的,比如一个方形,可以不断的把角切割最后变成一个近似园。方形又可以转化为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关系就可以进行测量计算了。这个原理在《周髀算经》后面的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环矩以为圆

QQ截图20221110163851

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或毁方而为圆,或破圆而为方。方中为圆者谓之圆方,圆中为方者谓之方圆也。

圆周长可以通过微分成直线段,再积分求得。

6、方圆

QQ截图20221110163630

方圆表述天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可以通过直线来测量。

7、圆方

QQ截图20221110163608

圆方表述地球上任意一个小的面积可以看做是一个平面(水平面)看待,也就是测量基线是直线看待(地面曲面微分成平面)。

对于中华先贤的智慧我实在是没有本领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清楚,下面把《周髀算经》原文和不成熟的译文奉上。

《周髀算经》原文和译文

(一)《周髀算经》之《序》

  夫高而大者,莫大于天;厚而广者,莫广于地。体恢洪而廓落,形修广而幽清,可以玄象课其进退,然而宏远不可指掌也。可以晷仪验其长短,然其巨阔不可度量也。虽穷神知化不能极其妙,探赜索隐不能尽其微,是以诡异之说出,则两端之理生,遂有浑天、盖天,兼而并之。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有以见天地之赜,则浑天有灵宪之文,盖天有周髀之法,累代存之,官司是掌,所以钦若昊天,恭授民时。爽以暗蔽,才学浅昧,隣高山之仰止,慕景行之轨辙,负薪馀日,聊观《周髀》。其旨约而远,其言曲而中,将恐废替,濡滞不通,使谈天者无所取则,辄依经为图,诚冀颓毁重仞之墙,披露堂室之奥,庶博物君子,时逈思焉。

译文:高而大者无过于天;厚而广者无过于地。地球体积恢洪而空旷,天之空间广而幽清,可以借天象推算其运行,然而其广远不可能了如指掌。可以用日晷仪测量其长短,然其巨大的尺度不能直接度量。虽然冥思苦想、探微索隐也不得这其中的奥妙,于是有浑天、盖天两家学说并存。因此要说能包容天地之道,显现天地之隐,则浑天学说有灵宪之文,盖天学说有周髀之法,历代相传,由官府保存,用以敬祀上天,安排民间事务。爽斌赋愚钝,才疏学浅,仰慕前贤高行圣德,于谋生糊口之暇,研读《周髀》。发现其旨意简约而深远,论述委婉而准确,深恐此书将来废弃湮灭,或者是后人不能通晓其义,使研究天文者无所依据,于是依据原文增绘图形,加以注释。希望能够掀开遮蔽之高墙,披露文中之奥秘,以期博学君子能对此常加深思。

注:古人的盖天学说和浑天学说是一个体系,盖天学说是通过实测方法获得的理论学说。浑天学说是一个实验方法,把盖天学说的数据用一个模型(浑天仪)展示了出来。

(二)《周髀算经》之《卷上》

 1.卷上: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译文:很久以前的周公问商高说:听说先生您很善于数学,请问古时伏羲是如何确立周天历法的。天没有阶梯可升,地不能用尺寸可以直接量得,不知基础的天文地理数据从何而来?

2.卷上: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

译文:商高说:数学方法,都是来源于园和方的关系,我们所处的地球是园的,我们的整个天体的运行都是在做圆周运动,那么天体任何时间所处的位置都可以用距离,高差,斜距来表示,斜距又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开方求得。圆周长也可以通过线段采用求极值的方式用来表示。举个例子吧,一个四边形,画一条对角线,成为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的一条边长等于3,另一条边等于4,则斜边长就等于5。用公式表示就是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就有c2=a2+b2。用图形表示如下图。,大禹治水正是用的这个这个原理,就是确定一个水平面,根据这根水平面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的方法。当然现代我们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注:“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还可以理解为,数学原理可以通过方和园的相互转化来进行计算的,比如一个方形,可以不断的把角切割最后变成一个近似园。方形又可以转化为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关系就可以进行测量计算了。这个原理在后面的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的“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就已经进行了解释。

  3.卷上:古人勾股定理的普适证明图:

  QQ截图20190812150229

译文:图中中间小方框的面积为(b-a)2,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2ab,于是就有c2=(b-a)2+2ab=a2+b2

4、卷上:周公曰:“大哉言数!请问用矩之道?”

5、卷上: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智出于句,句出于矩。夫矩之于数,其裁制万物,唯所为耳。”周公曰:“善哉!”

译文:周公说道:“您对勾股之数的论述真是博大精深,请问何为用矩之道?”

商高说:平矩可以用来确定水平和垂直,偃矩可以测量高度,覆矩可以测量深度,卧矩可以测量远近,环矩以为圆(把无限缩短的直线可以认为是圆弧),合矩以为方(把无限缩短的圆弧可以认为是直线)。

注:这和我们今天使用水准仪的测量方法是一致的。

天地是两个环套在一起的球体,我们在地球上人的感觉我们是生活在一块平地,其实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范围小的缘故。天就像是一个斗笠照着一样。我们正是利用一个水平地面为基准面来测量大气层这个天球的相关数据,实际地球不是一个平面,因此我们计算都只能采用短距离的水平面延伸而得假定平面(微分法)。那么怎样来认识我们这个天,天就是笼罩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大气层,我们可以观测到大气层之外是青黑色(假设大气层之外是明亮的我们就看不到蓝天),人的眼睛是看不到外面情况的,而在大气层内是明亮的。大气层又是什么呢?大气层是因为太阳照射地球物质气化后形成的一个形气混合体(积阳为天),就像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一样,外面的景象到了这个界面就会发生折射,因此我们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就会看到外面星球的影像的倒影(天垂象,焦点),通过观测这些影像与地球的不同时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就可以获得系统的天文数据。所以说能够掌握地里知识的人,可以称为智者,是聪明人。而能够掌握天文知识的人才能称为圣人。人就是这么一个群体,总是在思考各种方法,就是利用这么一个勾股玄的关系,要把天地万物之间的数理关系都研究清楚,实在是了不起。”

周公赞叹道:“善哉!”

6、卷上:昔者荣方问于陈子,曰:“今者窃闻夫子之道。知日之高大,光之所照,一日所行,远近之数,人所望见,四极之穷,列星之宿,天地之广袤,夫子之道皆能知之。其信有之乎?”陈子曰:“然。”荣方曰:“方虽不省,愿夫子幸而说之。今若方者可教此道邪?”陈子曰:“然。此皆算术之所及。子之于算,足以知此矣。若诚累思之。”

译文:古代的荣方问陈子说:“我听说先生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能知太阳的远近大小,还有日光普照所及的范围,太阳一日运行的远近度数,人眼睛所能望见的天地极限,以及天上的星宿,天地的广袤,先生的道术(科学知识和方法)都能知晓,真是如此吗?

陈子说:“是的。”

荣方说“荣方虽然愚钝,却也希望有幸能够了解这些科学原理和方法,您看象我这样的人能够授予我这些科学知识和方法吗?”

陈子说:“可以的。这只需要基本的数学知识,我看您的数学基础足以理解这些科学原理和方法了。您先自己去反复思考,或许就可以领悟。”

7、卷上:于是荣方归而思之,数日不能得。复见陈子曰:“方思之不能得,敢请问之。”陈子曰:“思之未熟。此亦望远起高之术,而子不能得,则子之于数,未能通类。是智有所不及,而神有所穷。夫道术,言约而用愽者,智类之明。问一类而以万事达者,谓之知道。今子所学,算数之术,是用智矣,而尚有所难,是子之智类单。夫道术所以难通者,既学矣,患其不博。既博矣,患其不习。既习矣,患其不能知。故同术相学,同事相观。此列士之愚智,贤不肖之所分。是故能类以合类,此贤者业精习智之质也。夫学同业而不能入神者,此不肖无智而业不能精习。是故算不能精习,吾岂以道隐子哉?固复熟思之。”

译文:于是荣方回去反复思索,数日不能得要领。又去见陈子说:“荣方思索未能领悟,敢请夫子开导讲授。”陈子说:“思考得不够成熟。其实基础也就是望远测高之术,而您不能领悟,而您对数学还不能触类旁通,或者是智有所不及,还是想的太多太远了。您所问的那些原理和方法,原则简约而用途广泛,特别要求触类旁通的智慧。了解了一类而能通晓万事,就是参悟了原理和方法。您所学过的数学基础和方法,本来就需要智慧,而参悟起来尚有困难,说明您的智慧还太单纯有限,须知原理和方法之所以难通,就在于学了却不能广博,广博了却不能熟练,熟练了却不能参悟精义。因此能否在相似的方法中悟出共同原则,在同类事物中推得普遍规律,这是区别人的智慧和愚钝,有才能的人和普通人的分水岭。所以能够类推演绎,是圣贤者能够探寻到事物的规律的基本素质,同样的事情,圣贤者能达到理想境界,普通人就不能如此。我岂会向您隐瞒科学原理和方法呢?您且回去再反复思索吧!”

8、卷上:荣方复归,思之,数日不能得。复见陈子曰:“方思之以精熟矣。智有所不及,而神有所穷,知不能得。愿终请说之。”陈子曰:“复坐,吾语汝。”于是荣方复坐而请。陈子说之曰:“夏至南万六千里,冬至南十三万五千里,日中立竿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句也。正南千里,句一尺五寸。正北千里,句一尺七寸。日益表南,晷日益长。候句六尺,即取竹,空径一寸,长八尺,捕影而视之,空正掩日,而日应空之孔。由此观之,率八十寸而得径一寸。故以句为首,以髀为股。从髀至日下六万里,而髀无影。从此以上至日,则八万里。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句,日高为股。句、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从髀所旁至日所十万里。以率率之,八十里得径一里。十万里得径千二百五十里。故曰,日晷径千二百五十里。”

    译文:于是荣方回去又思索数日,仍是不能领悟。于是再去见陈子说道:“荣方确实尽力深思了,实在是智有所不及,思维受到限制,实在是无法自行参悟了,还是请先生开导讲授吧!”

陈子说:“请坐,我来告诉您。”于是荣方坐下再次请教,陈子开始讲授他的原理。

“我们是在周地建立观测站,周地在什么地方呢?是在北半球冬至日正中午太阳到达的极限位置。从周地算起,夏至之日假定水平向南16000里,冬至之日假定水平向南135000里,日中(正中午)时立竿测影,由于太阳在正上方,立竿的影子垂直于假定的水平面,与立竿重合。这就是太阳运行轨道的规律。那么怎么知道这个规律的呢?使用的是一种测量方法,称为周髀,具体做法是精制一根8尺长的测杆,在周地观测站垂直于水平地面直立,夏至之日的正中午,可以观测到立竿在水平地面的影子长度是1.6尺,立竿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立边,称为股。立竿的影子的长度构成了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边,为勾。假设我们在水平面把这根立竿向正南方向移动1000里,这时立竿水平面的影子应该是1尺5寸。假设我们在水平面把这根立竿向正北方向移动1000里,这时立竿在假定水平面的影子应该是1尺7寸。这就是说太阳越往南,我们在周地测得的立竿的影子越长按照这个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立竿影子的1寸,相当于实际尺寸的1000里,1尺相当于10000里。这是一个测量的原理,这样告诉您,您能理解吗?实际操作不可能是这样的,您想一想地球是一个球体,1000里的距离就不是一个平面了,而是一个曲面了,因此实际求解这个比例关系是在地面上在短距离的范围内,把地面假定成一个平面,采用下图所示方法求得。

QQ截图20190812161554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L2在地面作为基线边可以精确丈量,G1、G2为晷影长度,H1=H-H2,L=L1+L2。两式求解可以求出:

H1=×H2

=

此式表明从测杆顶至太阳的距离H1与H2的比值等于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与两点测杆晷影之差的比值。这个公式证明太阳影像所处的高度就是距离地面80000里,这个数据就是根据太阳晷影长度在平面的变化规律测算出来的。同样采用8尺测杆观看太阳晷影长度正好是6尺的时候测点至太阳的斜距,太阳至测点平面的垂直距离,测点至太阳的垂线与平面交点的距离就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他们的尺寸关系就是斜距长100000里,高差为80000里,平面距离为60000里。这个就是太阳影像(焦点)与地平面的关系。这是客观存在(我们现在同样可以验证)。

有了上述的原理,那么在周地就可以等候一个时间,那就是当太阳在地面影子长度刚好是6尺时,我们用一根空心的管子,这个管子的内经为1寸,长度为8尺,对着太阳从管子的一端观看太阳,这时太阳和管子的内径刚好重合。通过这样的观测,太阳与管子的直径的比例关系是80:1。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直径。什么原理呢?这跟我们选择的这个时间有关系,我们选择的这个时间,立竿8尺,影子长6尺,那么立竿顶点至地面影子的斜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长就是10尺(1丈),根据前面介绍的原理,立竿高8尺,说明太阳的高度距我们决定的水平地面为80000里,立竿的影子长6尺,说明太阳距测站的水平距离为60000里,我们就知道此时观测点至太阳的距离为100000里,根据比例关系我们就可以求得太阳的直径为100000除以80等于1250里(这是太阳在大气层内影像的直径,与太阳的实际距离和直径之比值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其方法计算太阳的视直径是正确的数值)。当然这是为了便于您理解而选择的时间,其实任何时间在观测站我们都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测出太阳的直径,只是数据计算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的观测站往往就是利用这么一些比较极限的时间点来观测,因此对星球的规律容易找到。

   9.卷上:日高图

  法曰:“周髀长八尺,句之损益寸千里。故曰:极者,天广袤也。今立表高八尺以望极,其句一丈三寸。由此观之,则从周北十万三千里而至极下。”

译文:数学法典里面说到“8尺长的立竿,太阳影子的长短变化1寸,实际距离变化就是1000里。根据这个比例关系,北极星是天最远的地方,通过长期观测地球北极正对北极星是不变化的。现在通过8尺高的立竿观望北极星,人的眼睛所处位置就相当于北极的光线投影到地球大气层天球上的水平距离,这个投影距离是1丈3寸,因此从周地观测站到北极星的水平距离就是103000里。而北极星是在地球的南北极轴上,因此以地球北极点为圆心,那么周地在这个平面上的水平距离也就是103000里。这在后面的周地投影到大气层天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可以看到。

11.卷上:荣方曰:“周髀者何?”

陈子曰:“古时天子治周,此数望之从周,故曰周髀。髀者,表也。日夏至南万六千里,日冬至南十三万五千里,日中无影。以此观之,从南至夏至之日中十一万九千里。北至其夜半亦然。凡径二十三万八千里。此夏至日道之径也,其周七十一万四千里。从夏至之日中,至冬至之日中十一万九千里。北至极下亦然。则从极南至冬至之日中二十三万八千里。从极北至其夜半亦然。凡径四十七万六千里。此冬至日道径也,其周百四十二万八千里。从春秋分之日中北至极下十七万八千五百里。从极下北至其夜半亦然。凡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故曰:月之道常缘宿,日道亦与宿正。南至夏至之日中,北至冬至之夜半,南至冬至之日中,北至夏至之夜半,亦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

译文:荣方问道“这个周髀到底是什么呢?”

陈子说:古时候天子治理国家,需要创建周天历法,因此通过观测天地的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所以周是指周地,是冬至日太阳照射的极限位置,髀则是立竿测影的方法,通过在周地观测站获得天文数据的方法统称为周髀。

夏至日从周地往南16000里,冬至日从周地往南135000里,中午太阳直射假定的平面而无影,从这个观测数据看,从北极向南到太阳的距离就等于103000加上16000等于119000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从地球上看相当于太阳围绕地球在旋转(实际是地球的自转),也可以认为是在围着地球的极轴在旋转,因此其直径就是238000里,这就是夏至日的日道,圆周率取整数为3(周三径一是圆周率最精确的表述,在后篇《周髀算经》数学之美进行证明),则周长为714000里。太阳南北运动的距离就等于冬至日与夏至日距周地的距离的差值,即135000减去16000等于119000里。那么冬至日太阳到北极的距离就是119000加上119000等于238000里,为半径,同理冬至日的日道直径就是476000里,周长是1428000里。从春秋分之日中北至极下距离就是119000除以2加上119000等于178500里,为半径,同理春秋分之日日道直径就是357000里,周长是1071000里。参考下图。

QQ截图20191220113258b

以地球北极为圆心绘制的日道图如下图。

 

    12.卷上:“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有日光。秋分之日夜分以至春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无日光。故春秋分之日夜分之时,日所照适至极,阴阳之分等也。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至,昼夜长短之所极。春秋分者,阴阳之修,昼夜之象。昼者阳,夜者阴。春分以至秋分,昼之象。秋分至春分,夜之象。故春秋分之日中光之所照北极下,夜半日光之所照亦南至极。此日夜分之时也。故曰:日照四旁各十六万七千里。

  13、卷上:“人望所见,远近宜如日光所照。从周所望见北过极六万四千里,南过冬至之日三万二千里。夏至之日中,光南过冬至之日中光四万八千里,南过人所望见一万六千里,北过周十五万一千里,北过极四万八千里。冬至之夜半日光南不至人所见七千里,不至极下七万一千里。夏至之日中与夜半日光九万六千里过极相接。冬至之日中与夜半日光不相及十四万二千里,不至极下七万一千里。

夏至之日正东西望,直周东西日下至周五万九千五百九十八里半。冬至之日正东西方不见日。以算求之,日下至周二十一万四千五百五十七里半。凡此数者,日道之发敛。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冬至昼,夏至夜。差数及,日光所还观之,四极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

译文:“春分之日昼夜之交以至秋分之日昼夜之交,太阳处于北半球,北极极下常有日光。秋分之日昼夜之交以至春分之日昼夜之交,太阳处于南半球,北极极下常无日光。故春秋分之日昼夜之交之时,日所照射恰至南极北极下,这是阴阳相等,昼夜时间相等。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由于赤道面与黄道面有一个夹角,因此在地球上我们观看到的是太阳一年中是在南北运动,实际是地球在移动,因此冬至、夏至日,是地球南北移动的极限位置,由于地球在大气层中南北移动,造成了大气层厚度的变化,太阳照射在北半球,地球北半球化气,大气层变厚,地球在大气层中是向南移动,焦点内移,日道收敛变短。冬至日,太阳照射在南半球,地球化气南面大气层变厚,地球北面北半球大气层变薄,太阳焦点外移,日道发散变长。如下图所示。因此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冬至日则相反。春秋分之日,阴阳相等,白日昼夜相等。春分以至秋分,北半球显现的是昼之象,白天长夜晚短。秋分至春分,北半球显现的是夜之象,白天短夜晚长。所以春秋分日日中太阳光能够照至地球的北极点,春秋分日夜半时日光也能够照至地球的南极点。这是日和夜相等的时日。所以说:日光照耀之所及,向四面八方各达167000里。

QQ截图20191220113148a

人的目光远望所及,其远近应该与太阳光照所及相同。这样从周地北望,能够超越北极星之外延伸64000里,也就是说目光所及最远处是103000加上64000等于167000里。从周地向南看目光所及能够超越日道所在位置32000里,目光所及最远处是238000加上32000等于270000里。夏至日的日中,向南太阳光超过冬至日道48000里,超出人的目光可见的地方16000里,那么目光所及最远处是238000加上48000等于286000减去16000等于270000里。向北超过周地151000里,超过北极星就是151000减去103000等于48000里。冬至日的夜半,日光向南达不到人所见7000里,也就是说日光所照距离为270000减去7000等于263000里。向北达不到北极点71000里。夏至日日中与夏至日夜半太阳光超过地球北极点96000里相衔接接,因此北极就有半年日光不落。冬至日日中与冬至日夜半太阳光有142000里照不到,距离极下71000里,因此北极就有半年日光照不到。

夏至之日从周地正东西方向看去,西边日落之处距离周地59598.5里。冬至之日正东西方看不见太阳。通过计算,太阳落下的地方距离周地有214557.5里。如下图。上述这些数据,是因为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变化导致大气层的当阳面膨胀,背阴面收敛造成的。通过冬至到夏至,一年地气变化规律的数据,地气变化的时间的长短的详细的记录。根据冬至夏至昼夜轨道的变化规律。加上太阳光照极限的观测。我们可以得到大气层的最大直径为810000里,周长2430000里。这个数据是这样计算的,冬至日太阳轨道距地球为238000里,这是太阳焦点距地球的距离,根据春秋分日的日道处于大气层边缘到地球中心距离相等计算,太阳焦点距大气层边缘的距离为178500里,但是由于冬至日太阳光照射不到地球的北极点,相差还有11500里,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由于地球的偏移造成的,因此太阳焦点到大气层边缘的距离就是178500减去11500等于167000里,那么大气层边缘到地球旋转轴的距离就是238000加上167000等于405000里,这是半径,直径就是810000里。这是一个大气层外包线的极限值。

14.卷上:“从周至南日照处三十万二千里,周北至日照处五十万八千里,东西各三十九万一千六百八十三里半。周在天中南十万三千里,故东西矩中径二万六千六百三十二里有奇。周北五十万八千里。冬至日十三万五千里。冬至日道径四十七万六千里,周一百四十二万八千里。日光四极当周东西各三十九万一千六百八十三里有奇。”

译文:周地的位置投影到天球上,以北极为中心,在平面上表示如下图。

QQ截图20190813093740

    周地投影到大气层天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单位:万里)

从周地向南至日照极限处为405000减去周地至北极的距离103000等于302000里,向北至日照极限处则为405000加上103000等于508000里。向东、向西至日照极限处各为405000的平方减去103000的平方再开方约等于391683.5里。周地在大气层中心偏南一侧103000里的地方,所以从周地向东、西方向看要比大气层直径少26632里稍多一点。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数据是405000减去391683.5等于13316.5乘以2约等于26633里。

  15、卷上:此方圆之法。

  16、卷上: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或毁方而为圆,或破圆而为方。方中为圆者谓之圆方,圆中为方者谓之方圆也。

译文:这些都是采用方圆之法获得的天文数据,万事万物的规律都可以通过圆方、方圆之法得到解决。大匠们创立了制度和规则,通过园内画方或者是方内画圆的方法,把大气层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转化为数理关系。这就是大师们的智慧。

注:如下图,在圆形地球上观测外空任意一点,只能把地面看成一个平面,因此是一个假想的平面,这就是画一个内接圆(地方指的就是假定平面)。天空中的观测点就只能看作是圆弧上的点通过画方形的关系求出园的半径或者直径。地面与空中就可以通过建立三角形的关系确定相互关系。太空中的点都是在做圆周运动。

QQ截图20191012174650

  17、卷上:七衡图

  18、卷上:凡为此图,以丈为尺,以尺为寸,以寸为分,分一千里。凡用缯方八尺一寸。今用缯方四尺五分,分为二千里。

译文:绘制天空观测图(七衡六间图),采用每分代表1000里的比例关系,那么就要用一幅8.1尺(每尺代表一万里,81万里)见方的帛,现在采,4.05尺见方的帛,则图幅的比例关系为每分代表2000里(每尺代表二万里,81万里)。

  19、卷上:吕氏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译文:吕氏在他的书中有了明确的介绍:“地球的直径东西方向是28000里(这也可以采用测璇玑的方法观测,北极星是不动的,站在地球的赤道建立周髀观测站可以观测出地球的赤道直径),南北方向是26000里(采用实测的话,就要在南北极点上建立观测站利用春分、秋分的太阳晷影和夏至晷影的关系可以推求)。”我们在此就直接应用这个得到权威公认的成果(与我们今天的地球直径的认识一致,1里约等于450米等于300步,每步1.5米)。

20、卷上:凡为日月运行之圆周,七衡周而六间,以当六月节。六月为百八十二日、八分日之五。故日夏至在东井极内衡,日冬至在牵牛极外衡也。衡复更终冬至。故曰: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一岁一内极,一外极。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月一外极,一内极。是故衡之间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即为百步。欲知次衡径,倍而增内衡之径。二之以增内衡径。次衡放此。

译文:绘制代表日、月运行轨道的圆周,7层同心圆而中间有六个间隔,以此代表半年的六个月的气的节点,半年为日。故夏至之日太阳位于东井之宿,处于七衡图的最内圈:冬至之日太阳位于千牛之宿,在七衡图的最外圈。一年中往复一次。所以说一年日中,太阳从最内圈到达最外圈然后回到内圈为一年。而日中,月球在衡之间从最内圈到达最外圈然后回到内圈运动为一月。由于衡与衡之间的间隔为里,1里等于300步,三分之一里为100步。那么求相邻衡的直径用衡之间的间隔里乘以2加在内衡直径上即可求得。以此类推。

  21、卷上:内一衡径二十三万八千里,周七十一万四千里。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得一千九百五十四里二百四十七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九百三十三。

 译文:内衡直径为238000里,周长为714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1954里247步(一天的弧长)。

22、卷上:次二衡径二十七万七千六百六十六里二百步,周八十三万三千里。分里为度,度得二千二百八十里百八十八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千三百三十二。

 译文:第二衡直径为277666里又200步,周长为833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2280里188步(一天的弧长)。

 23、卷上:次三衡径三十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三里一百步,周九十五万二千里。分为度,度得二千六百六里百三十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二百七十。

译文:第三衡直径为317333里又100步,周长为952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2606里130步(一天的弧长)。

24、卷上:次四衡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分为度,度得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七十一步、千四百一十六分步之六百六十九。

 译文:第四衡直径为357000里又,周长为1071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2932里71步(一天的弧长)。

 25、卷上:次五衡径三十九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二百步,周一百一十九万里。分为度,度得三千二百五十八里十二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千六十八。

 译文:第五衡直径为396666里又200步,周长为119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3258里12步(一天的弧长)。

 26、卷上:次六衡径四十三万六千三百三十三里一百步,周一百三十万九千里。分为度,度得三千五百八十三里二百五十四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六。

 译文:第六衡直径为436333里又100步,周长为139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3583里254步(一天的弧长)。

27、卷上:次七衡径四十七万六千里,周一百四十二万八千里。分为度,得三千九百九里一百九十五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四百五。

译文:第七衡直径为47000里,周长为1428000里。虽然实际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但是我们人类是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影像围绕地球在旋转,但在大气层这个球体内我们也是可以看作在这个直径的园上太阳的焦点(影像)绕地球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按地球一年自转圈(天)来除,得这一天太阳影像绕地球运行的距离为3909里195步(一天的弧长)。

28、卷上:其次,日冬至所北照,过北衡十六万七千里。为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得六千六百五十二里二百九十三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三百二十七。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或知者,或疑其可知,或疑其难知。此言上圣不学而知之。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日晷损益,寸差千里。故冬至、夏至之日,南北游十一万九千里,四极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分为度,度得六千六百五十二里二百九十三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三百二十七。此度之相去也。

29、卷上:其南北游,日六百五十一里一百八十二步、一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七百九十八。

30、卷上:术曰:置十一万九千里为实,以半岁一百八十二日、八分日之五为法,而通之,得九十五万二千,为实。所得一千四百六十一为法,除之。实如法得一里。不满法者,三之,如法得百步。不满法者,十之,如法得十步。不满法者,十之,如法得一步。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译文:其次,冬至这一天太阳轨道加上太阳向外的辐射长度167000里。得到大气层的直径为810000里,周长为2430000里。同样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在这个直径的园上行走,需要一年时间完成,按一年圈(天)来除,得这每天在这个园上行走的距离为6652里293步。

超过大气层之外的情形,探究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反而是不好确定这些星球的远近和大小。倒是在大气层内的这个影像图,我们还可以把它相对于地球的远近和大小准确的观测出来,求得它的相对位置,这就是天才人物(圣人)根据科学原理思考出来的学问了。

所以冬至日太阳影子1丈3尺5寸,夏至日太阳影子1尺6寸。影子1寸相当于距离1000里。因此从冬至日到夏至日,虽然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了一圈,而我们在投影图上看到的就是太阳南北移动了119000里,大气层直径为810000里,周长2430000里,这个距离按天来平均分配,,得这一天行走的距离为6652里293步。这就是一天对应大气层边缘天的距离(一天的弧长)。

这个数值换算为太阳南北运动的直线运动距离就相当于651里182步。

这个数值又是怎么求得的呢?也就是用太阳半年时间从南到北距离是119000里,用这个数据除以时间天数天。就得除式

其商的整数部分为651里,余数为,这个数分子乘以3,化为百步,此式商的整数部分为即为百步数1;余数部分乘以10化为10步得除式,此式商的整数部分为即为10步数8;余数部分再乘以10化为步得除式,此式商的整数部分为即为步数2,余数直径用分子式表示。这就是古人300进位制的表示方法。

注:在此表现出古人高超的数学运算能力,古人的这个进位方式是可以把所有小数都通过分数来表示,用一个通用公式表示可以写为ABC.DEF的一个小数,用分数表示的话,可以写为:A乘以X2加上B乘以X1加上C乘以X0加上D乘以加上E乘以加上F乘以等等,在此X不能为0或者是1。这样就可以消除用小数表示由于位数不够带来的误差。比如用小数表示为651.6084873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0.6084873乘以300等于182.54619,表示成小数为0.546201232与0.54619就已经看出有误差了,无论怎样总只能获得一个近似值。而古人采用位置进位的表达方式则可以避免误差,这在天文数据的计算中尤为重要。

总体而言《周髀算经》上卷主要以介绍基本的天文知识、测量方法和数学的基本知识,语言虽然简练,但意义无穷,古人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在后面的文字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周髀算经》之《卷下》

   1、卷下:凡日月运行,四极之道。极下者,其地高人所居六万里,滂沱四隤而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故日光外所照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故日运行处极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极西,西方日中,东方夜半。凡此四方者,天地四极四和,昼夜易处,加四时相及。然其阴阳所终,冬至所极,皆若一也。

译文:在大气层内,大气层的最大直径为810000里,周长是2430000里。所有日月影像都是在这个大圆球内有一个运行轨道。太阳影像在北方极限位置时超出北极地面距离60000里,从上往下看是处于正中央,也就是说地球是以南北极轴在自转,那么从北向南看,地球北极就是圆心,按照大气层与地球的关系,太阳所在的这个层面与地球表面是一个平行面,距地球北极表面的距离都是60000里。因此太阳在空中南北方向的位置超出了地球的北极,北半球就正对太阳,而南方就被地球自己遮挡,北方为日中,南方为夜半。同理太阳在最东面,东方为日中,西方为夜半。同理太阳运行至最南面时,南方为日中,北方为夜半。同理日在最西面,西方为日中,东方为夜半。太阳的上述四方运行及其所造成的四个极限状态和四个中间状态,就构成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和一年的四时(四季)变化,也就是所谓的阴阳变化,冬至、夏至的变化规律只是我们是处于南北半球的不同而已,其实其变化规律都是相同的,方向不同罢了。

   2、卷下: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离地八万里,冬至之日虽在外衡,常出极下地上二万里。故日兆月,月光乃出,故成明月。星辰乃得行列。是故秋分以往到冬至,三光之精微,以成其道远。此天地阴阳之性自然也。

 译文:大气层和地球是两个相套的球体,太阳影像所在的层面与地球表面相距80000里,冬至日太阳在最南面,在外衡圆圈上,其光线被地球遮挡而北极地面照不到太阳,但是在高出北极地面20000里的高空还是有光线通过(极光)。因此在北极圈附近还是可以看到月光,其原理是由于月球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运行,太阳在高空照射在月球上形成反射光波,可以照射到北极附近。其它行星的光线也是这个原理。因此秋分之后到冬至日这段时间,在北半球,太阳,月亮、星星的光线都是比较微弱,是因为距离远的缘故。这个就是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而已。

   3、卷下:欲知北极枢,璇周四极。常以夏至夜半时北极南游所极,冬至夜半时北游所极,冬至日加酉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所极。此北极璇玑四游。正北极璇玑之中,正北天之中。正极之所游,冬至日加酉之时,立八尺表,以绳系表颠,希望北极中大星,引绳致地而识之。又到旦,明日加卯之时,复引绳希望之,首及绳致地而识其端,相去二尺三寸。故东西极二万三千里,其两端相去正东西。中折之以指表,正南北。加此时者,皆以漏揆度之。此东、西、南、北之时。其绳致地所识,去表丈三寸,故天之中去周十万三千里。何以知其南北极之时?以冬至夜半北游所极也北过天中万一千五百里,以夏至南游所极不及天中万一千五百里。此皆以绳系表颠而希望之,北极至地所识丈一尺四寸半,故去周十一万四千五百里,过天中万一千五百里;其南极至地所识九尺一寸半,故去周九万一千五百里,其南不及天中万一千五百里。此璇玑四极南北过不及之法,东、西、南、北之正勾。

 译文:那么要想测得冬至日北半球照射不到太阳的圆圈的直径,或者说是找到这个圆圈上的四个极点采用的是如下方法。我们观测站的位置就是在冬至日光照射的极限位置上,而不是在北极点的极限点上,我们看到的北极星也是绕北极原点在作圆周运动(站在北极点上观测北极星是不动的),这是相对运动原理,实际是北极星不动,是我们在地球上的观测点在作圆周运动。观测方法是,以夏至夜半时北极星南游所到达的极限点通过立竿在地面的投影点(眼睛、立竿顶、北极星三点一线)做一个标记,到了冬至日这一天的夜半时分北极星向北所到达的极限点通过立竿在地面的投影点做一个标记,冬至日加酉之时(下午6点)北极星向西所到达的极限点通过立竿在地面的投影点做一个标记,冬至日加卯之时(早晨6点)北极星向东所到达的极限点通过立竿在地面的投影点做一个标记。这个就是北极星旋转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四个极限点。这四个点东西两点相连,南北两点相连的交点与立竿顶点的连线的延长线正对的天空就是正北天的正中。这是一种观测方法,因这种方法需要跨度半年时间。实际地球自转是一个标准的圆周运动,冬至日加酉之时(下午6点),立八尺的立竿,用绳线系竿顶,还是三点一线的方法向北极中大星(北极星),引绳在地上端点得到一个位置点。第二天早晨6点钟,同样的方法得到一个位置点。这两点相距二尺三寸。因此东西北极星经过的两点相距23000里.取东西方向这两点的正中间。根据东西方向这条线的中点画垂直线,这就是正南北方向,同样的距离也可以得到两个点。时间记录采用的是漏水计刻度的方法。也就是北极星所处东、西、南、北四方极点的时间。观测如下图。

上述观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前面的方法已经测量出北极星四极游的圆圈的中心点,这个点距立竿的水平距离是1丈零3寸,所以天的中心北极星到周地观测站的距离就是103000里。怎么知道南游和北游的极限的时间呢?是以以冬至日夜半(12点)北极星北游能够到达的极限位置也是北过天中11500里,所以夏至日南游不能够到达的极限QQ截图20190813111456位置也是不到天中11500里。这都是采用绳系立竿顶而三点一线的观测方法而得,北极星北游之极限位置时绳在地上的标记距表(立竿中心)1丈1尺4寸半,故去周地的距离是114500里,超过天中11500里;北极星南游之极限位置时绳在地上的标记距表(立竿中心)9尺1寸半,所以去周地的距离是91500里,南游的极限位置不到天中11500里。这就是璇玑四个极限位置的南北方向超过或者的不及的观测方法,取的都是东、西、南、北正方向。观测如下图。

QQ截图20190813155218

5.卷下:璇玑径二万三千里,周六万九千里。此阳绝阴彰,故不生万物。

6.其术曰,立正勾定之。以日始出,立表而识其晷。日入,复识其晷。晷之两端相直者,正东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极下不生万物。何以知之?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万九千里,万物尽死;夏至之日去北极十一万九千里,是以知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

 译文:上述方法测出的是此处地球的直径,也就是冬至日日光所照极限点地球(北极星不动,地球在旋转)的直径23000里,周长69000里,在此往北的范围内。太阳完全不能照射,完全是黑夜,因此万物不生。

采用的是实测法,确定了东西南北方向,每天都是采用立竿定标的方法,观测日出日落的时间,观测日光影子的长短方向,详细记录,太阳升起的地方为正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为正西方。东西两点连线中点的垂直线就是正南北方向。怎么知道南北极下不生万物?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在南北方向相距119000里,冬天在周地观测站我们就看到,冰天雪地,万物都处于收藏的状态,万物都死了。到了夏至日太阳与地球的北极的距离也是119000里,所以也就知道地球北极极下不生万物。当然知道了地球北极附近,即便是夏天,冰也是不化的,同理也就知道地球南极也是一个道理(通过测量日道的距离,判断出南北极常年冰雪不化)。

5、卷下:春分、秋分,日在中衡。春分以往日益北,五万九千五百里而夏至。秋分以往日益南,五万九千五百里而冬至。中衡去周七万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

8.卷下: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

9.卷下: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

 译文:同理春分、秋分,太阳在赤道附近运行。春分日之后太阳逐渐北移59500里到夏至日。秋分日之后太阳逐渐南移59500里到冬至日。中衡日道到周地的距离是75500里。这样我们就知道赤道附近,冬天植物也不休眠,还是处于生长状态。

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太阳是地球万物生长的能量之源。有了太阳的能量供应,万物处于生长状态,赤道附近五谷也能够一年两熟。

而在北方,四季分明,植物就是只能一年一熟了。

   9、卷下:立二十八宿,以周天历度之法。

   10、卷下:术曰:倍正南方,以正勾定之。即平地径二十一步,周六十三步。令其平矩以水正,则位径一百二十一尺七寸五分。因而三之,为三百六十五尺、四分尺之一,以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审定分之,无令有纤微。分度以定,则正督经纬。而四分之一,合各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于是圆定而正。则立表正南北之中央,以绳系颠,希望牵牛中央星之中。则复望须女之星先至者。如复以表绳希望须女先至,定中。即以一游仪希望牵牛中央星,出中正表西几何度。各如游仪所至之尺,为度数。游在于八尺之上,故知牵牛八度。其次星放此,以尽二十八宿度,则之矣。

 译文:观测太空二十八宿星象的时空位置和观测行星的运行规律,就是我们制定周天历法的基础。怎么做呢?

据记载:确定南北方向。在一块大的平地上精细修整一块平地,形成一块直径21步、周长63步的圆形,使用水平仪找平。精确的画一个直径为121尺7寸5分的一个圆圈,那么这个圆圈的周长就是尺(这儿就体现了对圆周率的概念了,是把一个圆周长等分为分,用1尺长的直线段来代表对应的弧长,因此圆周率是3,随着等分的数量增加,圆周率的精度是越来越高,但是比例关系还是周三径一,在此古人使用的是改变尺子的长度,尺子越短精度越高。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体现出古人高超的数学才能)。对应365.25天,精确划分刻度,不要有微小的误差。确定了圆圈和刻度之后,再按正东西南北方向把圆弧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的弧长就是91尺分。建成这么一个圆圈之后,在圆圈中心树立8尺测杆,以正南北方向为起始刻度,在测杆顶点系上测绳,观测牵牛座中央星的中心部位,在地上记录下一个标记。再观测须女星座最先出现的一颗星。再用系着测绳的立竿采用三点一线的方法观测须女星座最先出现的一颗星的中心部位,在地上记录下另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就确定为正西方向。然后采用一个可以运动的仪器把地面牵牛星的这个标识点,通过从圆圈的中心立竿处与标识点的连线延伸到画有刻度的圆弧上,这样就可以知道牵牛星处于我们确定的这个圆盘的与正西方向的偏移的刻度就是所观测的牵牛星的度数。比如牵牛星标识的延长线处于圆弧的8尺的地方,那么就把牵牛星确定为8度了。采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把星空中的二十八宿星的位置在我们的地面圆盘上都标识出来了。这就是星象图的来源。

注:古人非常清楚九星在黄道面围绕太阳运动(九星旋朗),测量使用的是地平坐标系,计算是把地平坐标系的原点移动到地球的极轴。得到如下赤道坐标系,方法见周地投影到大气层天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所有计算采用的就是赤道坐标系。古人建立这个观测站是数据非常精密的“术曰:倍正南方,以正勾定之。即平地径二十一步,周六十三步。令其平矩以水正,则位径一百二十一尺七寸五分。因而三之,为三百六十五尺、四分尺之一,以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审定分之,无令有纤微。”这个测量方法是精密的测量,同时也是前辈科学家长期研究记录在册的结果。

QQ截图20220616100842

                    十二次与二十八星象图

   11、卷下:立周度者,各以其所先至游仪度上。车辐引绳,就中央之正以为毂,则正矣。日所以入,亦以周定之。欲知日之出入,即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各置二十八宿。以东井夜半中,牵牛之初临子之中。东井出中正表西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而临未之中,牵牛初亦当临丑之中,于是天与地协,乃以置周二十八宿。置以定,乃复置周度之中央立正表。以冬至、夏至之日,以望日始出也,立一游仪于度上,以望中央表之晷。晷参正,则日所出之宿度。日入放此。

 译文:推求历法就是使用这个星象图,通过观测站的连续不断的观测,建立各星球在这个圆盘上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观测数据,进行数学推算即可建立出准确的历法。

太阳的运行规律也是通过这样的观测方法来得到的。我们在地面上的这个刻度盘上每天都记录日出、日落的位置,就可以发现太阳每天都发生位置的南北移动。

要知道太阳运动的规律,我们还是在地面上的圆圈度划分为二十八宿。假如东井之宿于夜半时分(南方的午位)在中天,则牵牛之宿将是北方的子位中天。东井之宿的距星在正南北方偏西度,假如此之宿对应于十二次中的未,则牵牛之宿就对应于丑,这样就达到了天与地的和谐对应,就这样把太阳与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一一设置。设置完成后,再树立中央测杆。在冬至日、夏至日,在太阳升起的时刻,在圆周上放上游仪,令此游仪与中央立竿和太阳所投射的影子在一条线上,则这时游仪即标识了太阳升起时的方位度数。太阳落下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

   12、卷下:牵牛去北极百一十五度千六百九十五里二十一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八百一十九。

 译文:这样可以测得牵牛之宿(冬至日)距北极的夹角为115度又1695里又步。这个数据的原理是什么呢?在此还是要强调天地的运行规律,就是在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是围绕太阳在旋转。我们就可以根据下图计算得太阳在外衡日道的实际位置与地球南北轴的这个角度。

13、卷下:术曰:置外衡去北极枢二十三万八千里,除璇玑万一千五百里。其不除者二十二万六千五百里以为实。以内衡一度数千九百五十四里二百四十七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九百三十三以为法。实如法得一度。不满法,求里、步。约之合三百得一以为实。以千四百六十一分为法,得一里。不满法者三之,如法得百步。不满法者又上十之,如法得一步。不满法者,以法命之。次放此。

 译文:具历法算法中记载外衡距北极中心的距离是238000里,减去太阳照射不到的北极圈的半径11500里,等于226500里,这个距离正好等于从地心观看的日道(内衡日道)太阳影像与地球南北轴的夹角对应的弧长(寸之损益千里,这是微分法。天圆地方,这是把弧长用直线表示,是积分法),再除以内衡圆周1度所对应的弧长1954里又步,所除的商的整数部分为度数,余数部分化为里和步。具体方法就是300 进位制。上述计算式如下:

226500×300÷(1954×300×1461247×1461933÷1461

=(67950000×1461÷856800000

=98532000000÷856800000+

=115

=115.86712度(一圈365.25度)

=114°02′52″(一圈360度)

=115度+×1954里又

=115度+×1954里又

=115度+ 74295×(1954×300×1461+247×1461+933)÷(85680×1461)

=115度63653257080000÷(85680×1461×300)里+2698920000÷(85680×1461)

=115度+1695里+(2628748080÷125178480+)步

=115又1695里又步(南回归线)

其计算方法见上,其分子为整数里,而分母为里、步表示,并且还有分数表示的余数,计算中统一把里乘以300化为步,整数为度然后又把以度为单位的分数化为以里,步表示的整数和分数。

14、卷下:娄与角去北极九十一度六百一十里二百六十四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千二百九十六。

 译文:娄宿与角宿(春分与秋分日)与北极地球的北极轴的夹角为

91度又610里又步。(赤道线)

 15、卷下:术曰:置中衡去北极枢十七万八千五百里以为实。以内衡一度数为法。实如法得一度。不满法者,求里、步。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译文:计算方法是:中衡距北极轴的距离等于178500里,这个距离正好等于从地心观看的日道(内衡日道)太阳影像与地球南北轴的夹角对应的弧长(2×3×11.9÷4=178500里),再除以内衡圆周1度所对应的弧长1954里又步,所除的商的整数部分为度数,余数部分化为里和步。太阳在中衡时,阳光刚好照射到南极和北极。

   16.卷下:东井去北极六十六度千四百八十一里一百五十五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千二百四十五。

 译文:东井宿(夏至日)与北极地球的北极轴的夹角为

66又1481里又步。(北回归线)

17.卷下:术曰:置内衡去北极枢十一万九千里,加璇玑万一千五百里,得十三万五百里以为实。 以内衡一度数为法。实如法得一度。不满法者求里、步。不满者,以法命之。

译文:计算方法是:内衡距北极轴的距离等于119000里,加上太阳照射超过北极圈的半径11500里,等于130500里,这个距离正好等于从地心观看的日道(内衡日道)太阳影像与地球南北轴的夹角对应的弧长(寸之损益千里。这是微分法。天圆地方,这是把弧长用直线表示,是积分法),再除以内衡圆周1度所对应的弧长1954里又步,所除的商的整数部分为度数,余数部分化为里和步。具体方法就是300 进位制。太阳在内衡时,阳光照射超过北极11500里。

通过这三个角度可以计算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其结果与现代科学方法观测结果一致,是因为古人的方法也是非常科学的,古人的方法非常的简单明了。

注:上述除式的物理意义是:古人还具有非常高超的数学天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古人的想法。我们在地球上观看太阳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日道,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假定的参照边按直线计算的(实际参照边是地球的曲面),另一方面是因为观测者所处的位置造成的,比如夏至日在北半球周地观测到的日道,冬至日这一天在南半球的周地观测,则日道半径同样为内衡半径。或者说假如我们是站在地球的中心观看,太阳就只有一个日道,就是内衡的日道,内衡日道半径就可以作为太阳在大气层内的基本日道。而中衡日道半径为内衡日道半径的1.5倍,该长度则正好是内衡日道的 弧长,那么用该弧长除以内衡圆周1度所对应的弧长1954里又步,恰好等于中衡太阳所处位置与地球南北方向轴的夹角。而在中衡位置时太阳光恰好可以照射到地球的南北极点,因此古人就认为太阳所处位置到地球所照射到的点与地球南北轴的平行线的距离就等于太阳所处位置与地球南北轴线的夹角所对应的内衡的弧长,那么用弧长除以内衡圆周1度所对应的弧长1954里又步,就可以计算出太阳所处任意位置与地球南北轴线的夹角,因为古人在文章中主要是讲述一些极限点的观测,其实古人实际是观测了太阳的个日道,一天一个。计算是要把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还原到赤道坐标系的圆心。

QQ截图20190812101703

计算原理图(单位:万里)

QQ截图20190813154005

   19、卷下:凡八节二十四气,气损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六寸。问次节损益寸数长短各几何?

 译文:二十四气的确定方法,古人确定历法是按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为一年,一周是360度(这是我们今天的度量方法),把360度六等分,分为六步,每一步为60 度,分为六气风、热、湿、火、燥、寒。每一气对应60.875天(古人的一度代表一天)。把每一气又四等分分为四节,所以每一节为15.21875天。古人计算的时候是根据太阳南北移动的距离来等分,实际距离又是根据太阳的影子长度求得,影子半年的变化长度是13.5尺减去1.6尺等于11.9尺。半年分为12等分 每一等分就长119寸除以12,整数为9寸,分数还余11乘以10除以12等于9分,还余2除以12就是分。因此每一个节气之间就减去或者增加9寸9分长的光影长度。这样就把每一个节气的时间点确定下来了。因此节气是指一个时间点。

20、卷下: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立春丈五寸二分,雨水九尺五寸二分,启蛰八尺五寸四分,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谷雨五尺五寸六分,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满三尺五寸八分,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夏至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大暑二尺五寸八分,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处暑五尺五寸六分,白露六尺五寸五分,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寒露八尺五寸四分,霜降九尺五寸三分,立冬丈五寸二分,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大雪丈二尺五寸。

 译文: 冬至日太阳影子最长为1丈3尺5寸,冬至日过了就是小寒,小寒的太阳影子长度就是1丈3尺5寸减去9寸9分,小寒就是太阳影子长度为:(1350分×690×6-9×6-1÷6=125寸又分。古人表达为小寒125寸,小5,同理,

大寒1151分,小4

立春152分,小3

雨水953分,小2

惊蛰854分,小1

春分755分,

清明655分,小5

谷雨556分,小4

立夏457分,小3

小满358分,小2

芒种259分,小1

夏至16

夏至之后太阳方向反转,太阳影子逐渐加长。

小暑259分,小1

大暑358分,小2

立秋457分,小3

处暑556分,小4

白露655分,小5

秋分755分,

寒露854分,小1

霜降953分,小2

立冬152分,小3

小雪1151分,小4

大雪125寸,小5

冬至135寸。

21、卷下:凡为八节二十四气,气损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

 译文:总共八节二十四气,每气减去或者增加9寸9分长的光影长度。冬至、夏至为增减之始。

 22、卷下:术曰:置冬至晷,以夏至晷减之,馀为实。以十二为法。实如法得一寸。不满法者,十之,以法除之,得一分。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译文:计算方法是:冬至日影子长度是13.5尺减去夏至日影子1.6尺等于11.9尺除以12,整数为9寸,分数还余11乘以10除以12等于9分,还余2除以12就是分。

23、卷下: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术曰:置章月二百三十五,以章岁十九除之,加日行一度,得十三度、十分九度之七。此月一日行之数,即后天之度及分。

 译文:下面讲一讲月球围着太阳旋转的一些状况,因为我们计算时间是按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度量)计算,根据观测月球绕地球的天数也就不是一个整数,据历法算法中记载19年当中有7个闰年,也就是说19年每年按12个月计算,那么月球实际是在19年中多绕地球旋转了7圈,就是说月球在19年中绕地球转动了235圈,也就是说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月球绕地球旋转12圈还多出了圈,因为我们研究的是相对运动,月球对于太阳而言相当于在作螺旋运动,我们处在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运动,因此月球的运动还需要加上地球绕太阳旋转的一圈,相当于月球自转一度,因此月球每年绕太阳的运动刻度就是13度。这就是月后天的度数(月球始终是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对于赤道坐标系,月球绕地球一圈自转一圈相当于绕太阳一度)。

24.卷下:小岁月不及故舍三百五十四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六千六百一十二。

25.卷下:术曰:置小岁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0八,以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乘之,为实。又以度分母乘日分母为法。实如法,得积后天四千七百三十七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六千六百一十三。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四千四百六十五除之。其不足除者,此月不及故舍之分度数。他皆放此。

译文:由于要调整阳历(太阳历、回归年)与阴历的时间差额,因此古人就采用小年12个月,大年增加1个月为13个月的计历方式。小年舍弃超过12个月的天数,大年加入不足13个月的天数。小年在刻度盘上的实际旋转角度不足一圈,大年在刻度盘上实际旋转角度超出一圈。

这样小年在在刻度盘上的运行度数就是354度。

 据历法算法中记载此值的计算方法是:

以小年的实际天数354天乘以月后天的度数13

(354+)×(13+)

=13×354+(354×7×940+348×13×19)÷(940×19)+(348×7)÷(940×19)

=4602+135+

=4737

再以地球每年的天数等于累积减去,就得到余数354度。

这就是小年地球东行的天数。下面的数据计算也是相同的道理。

26、卷下:大岁月不及故舍十八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万一千六百二十八。

   27、卷下:术曰:置大岁三百八十三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四十七。以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乘之为实。又以度分母乘日分母为法。实如法得积后天五千一百三十二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二千六百九十八。以周天除之。其不足除者,此月不及故舍之分度数。

译文:大年刻度盘上增加的天数就是18

据历法算法中记载此值的计算方法是:

以大年的实际天数383天乘以月后天的度数13度。得数为:

5132度。

同样以每年地球的自旋周数于累积减去,就得到余数18度。

28、卷下:经岁月不及故舍百三十四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万一百五。

   29、卷下:术曰:置经岁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以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乘之为实。又以度分母乘日分母为法。实如法,得积后天四千八百八十二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万四千五百七十。以周天除之。其不足除者,此月不及故舍之分度数。

译文:那么按照一个回归年计月球东行产生134度的差值度数。

据历法算法中记载此值的计算方法是:以回归年日数乘以月后天度数13度。计算得到:

4882度。

同样以每年地球的自旋周数于累积减去,就得到余数134度。

    30、卷下:小月不及故舍二十二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七千七百三十五。

    31、卷下:术曰:置小月二十九日,以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乘之为实。又以度分母乘日分母为法。实如法得积后天三百八十七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万二千二百二十。以周天分除之。其不足除者,此月不及故舍之分度数。

 译文:据历法算法中记载按小月数29天,一年产生22度的差值度数。

计算方法是:采用小月天数29乘以13度得:

387

同样以一年地球的自旋周数于减去,就得到余数22度。

大月不及故舍三十五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万四千三百三十五。

32.卷下:术曰:置大月三十日,以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乘之为实。又以度分母乘日分母为法。实如法得积后天四百一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九百四十。以周天除之。其不足除者,此月不及故舍之分度数。

 译文:据历法算法中记载大月数30天,1年月球东行的度数差值是35度:计算方法是:采用大月天数30乘以13度得:

401

同样以一年地球的自旋周数于减去,就得到余数35度。

33.卷下:经月不及故舍二十九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九千四百八十一。

34.卷下:术曰:置经月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以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乘之为实。又以度分母乘日分母为法。实如法得积后天三百九十四度、万七千八百六十分度之万三千九百四十六。以周天除之。其不足除者,此月不及故舍之分度数。

 译文:据历法算法中记载朔望月(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天数是29度:计算方法是:采用朔望月天数29乘以13度得:

394

同样以一年地球的自旋周数于减去,就得到余数29度。

注:月球绕着地球追逐太阳在做螺旋运动,其相对运动原理是复杂的,古人通过精密的观测和高超的数理计算,把其中的关系讲述得这么清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凝古人对科学原理掌握的程度。把这些关系都搞清楚了,那么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月蚀,日蚀等等原理是不是不用多说。

   35.卷下: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阳照三,不覆九。东西相当正南方。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覆三。东西相当正北方。

 译文:冬至日白天最短,太阳在辰位出而在申位入。也就是说冬至日太阳照射到的方位只有3个,有9个方位不能覆盖,太阳东西连线在最南方。夏至日白天最长,太阳在寅位出而在戍位入。也就是说夏至日太阳能照射到的方位有9个,有3个方位不能覆盖,太阳东西连线在最北方。

36.卷下:日出左而入右,南北行。

   37.卷下:故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从离,阳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日月失度而寒暑相奸。往者诎,来者信也,故屈信相感。故冬至之后日右行,夏至之后日左行。左者往,右者来。故月与日合为一月,日复日为一日,日复星为一岁。外衡冬至,内衡夏至,六气复返,皆谓中气。

 译文:假如人面南背北站立,太阳从左边出而从右边入。看起来太阳是在南北方向移动。所以冬至日对应的是坎位,阳气在子位,太阳出于巽位而入于坤位,北方大地上见到的阳光很少,所以北方寒冷。夏至日对应的是离位,阳气在午位,太阳出于艮位而入于乾位,北方大地上见到的阳光多,所以北方暑热。日月运行的位置如果处于不同的相位,就会产生不同的气候变化,甚至是一些极端恶劣的气候出现。月球围绕地球运行,而太阳在地球的南北方向移动。太阳和月球就在这样的运动中不断的相遇又分离,就发生了阴阳的感应。所以冬至之后太阳右行,夏至之后太阳左行,右行为来,左行为往,一来一往,所以太阳和月亮就形成了朔和望的变化。因此太阳与月球的一朔一望的变化就称为一月(月球绕地球一圈),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一圈)就称为一日。地球绕太阳一圈称为一年。外衡对应冬至,内衡对应夏至,其间六气循环,皆称之为中气。

   38.卷下: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译文:通过前面的计算我们基本上弄清楚了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我们研究星球的运动还只能是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建立坐标系来进行观测,但是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他们的相对运动原理。因此阴阳的变化,其根本规律就是研究星辰、日月的运动轨迹。

日月运行的数理关系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一圈为太阳历一年 ,一年又分为12个月,地球自转365.25天(圈),每四年,调整一天就是整数,这一年称为太阳历的闰年(2月份多一天为29天) 。因为气节是受太阳运动规律影响的,因此以太阳历作为历法是比较简单。但是我们的月这个单位又与月球的运转有关系,月球绕地球一圈,我们称为一个月,那么月球实际绕地球一圈是29.53天(小数表达精度不够),12个月一年为354.37天,每年与太阳历相差10.88天,19年就相差206.72天,除以29.53天等于7个月。古人采用的是闰年来消除误差,因此阴历19年中有7年为闰年(阴历13个月)。76年中有19年阳历的闰年,28年阴历的闰年。月球绕地球的天数也不是一个整数,因此在一年之中采用大月,小月的天数来调整,调整后还不是整数,因此又再采用2月份的天数28天或者是29天这样的调整方式。因此古人就有了小岁(12个月)、大岁(13个月)、经岁(回归年365.25天)、小月(29天)、大月(30天)、经月(29.53天)的术语。古人这些数据是采用分数表示,在这些数据的关系之中还不能作为整数对应,60年又是太阳历的一个甲子年,因此就有了20乘3这两个数据,这样就有了20乘以76等于1520岁,1520年中有大年560年乘以383加上小年960年乘以354等于1520年乘以等于555180天是一个整数对应关系也就是1520年表达的概念是立春和正月初一重合。1520乘以3等于一首4560年的概念,在4560年的观测中,这一周期内不仅年月日都有整数关系,且能令起始之日的干支与4560年前的此日相同(五星连珠,日月合璧,立春称为岁首,时间的开始)。这个数理关系古人只能是通过实际观测才可能得到。

问题是找到了地球与日月运行的这个数理关系后的观测过程中,前面的六个循环都是相同的规律,当运行到第七个循环结束时,问题出现了,热极生寒,太阳熄灭了(太阳从膨胀坍缩为黑洞),万物都停止了生命生长的状态,处于了休眠的状态。没有了太阳,也就没有了时间的计日概念了。地球处于黑暗之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寒极生热,太阳又燃烧了,地球万物又有了生机。生命又都复活了。部分人类也复活了,人类带着前一文明阶段的部分文明成果(经书),又开始了新的一段文明的创造。天地阴阳都已经发生了更新,日历也就重新计算了。

注:古人把太阳燃烧的时间,阴阳变化的规律,地球人类文明轮回的原理放在《周髀算经》中来讲述,其实是非常有深意的,因为生命的轮回这个概念在其它的古文明资料中也曾经反复出现,由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达不到古人的境界,今生阶段的人类还是很难理解。《周髀算经》中的数理推导是十分严密的,这段话古人是采用数理的方法来解释,当我们能够理解了《周髀算经》的科学原理,理解了阴阳的科学原理之后,我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怀凝地球人类文明是分阶段的这个客观事实。

39、卷下:何以知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日行一度?而月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为一月,十二月、十九分月之七为一岁。周天除之。其不足除者,如合朔。古者包牺、神农制作为历,度元之始,见三光未如其则。日、月、列星,未有分度。日主昼,月主夜,昼夜为一日。日月俱起建星。月度疾,日度迟。日、月相逐于二十九日、三十日间,而日行天二十九度馀,未有定分。于是三百六十五日南极影长,明日反短。以岁终日影反长,故知之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故知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岁终也。月积后天十三周,又与百三十四度馀,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未有定。于是日行天七十六周,月行天千一十六周,及合于建星。置月行后天之数,以日后天之数除之,得一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则月一日行天之度。复置七十六岁之积月,以七十六岁除之,得十二月、十九分月之七,则一岁之月。

40、卷下:置周天度数,以十二月、十九分月之七除之,得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则一月日之数。

 译文:在此还要说明一下,人类是如何知道一年为天?又如何知道太阳一天东行1度?而月球每年绕太阳东行13度?又如何知道29天为1月、而12月为一年?

古时候伏羲、神农创造历法,起算之初,对日月众星的运行尚未掌握其规律,对星空星球所处位置也不能测定,只是看到太阳主宰白天,月亮主宰夜晚,一昼夜成为一日,太阳月亮都从建星初度出发向东运行;月亮运动得快,太阳运动得慢,日月相互追逐于29至30日之间,而太阳在此期间在天球上运行29度有余,仅仅这些还不能够得到数理的确定。于是又观测到365日太阳运行到最南面使立竿的影子最长,第二天立竿的影子开始变短。发现立竿影子最长和最短的周期是3个365日后有一个是366日,因此就知道了以一年为这就是回归年。在此期间月球东行了13周又134度有余,可以估计出月球每年东行13度,但尚未获得证实。于是又发现太阳东行76周的时间内,月球恰好东行了1016周,两者又重合于建星,将此月球东行的周天之数与同时间太阳东行的周天数除之,得13度,则此即是一年之内月球绕太阳东行的度数。再将76年内的朔望月数940以76 除之,得12月,这就是一年中的月数。将周天度数天以12月除之,得29天,这就是一个朔望月的日数。

周髀算经全文完。

QQ截图20190812114007

二十八宿与十二次对应图(引自明.张介宾类经图翼》)

三、通过阴阳变化认识时空变化

通过《周髀算经》的测量方法和数理研究的学习,加上《黄帝内经》的知识,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阴阳学说实际是中华先贤对物质运动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的科学。

古代科学源自于历法,历法源自于对阴阳的精确研究,阴阳表达的是星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一圈一阴一阳,地球绕太阳一圈地球的南北一阴一阳,月球绕地球一圈月球一阴一阳。古人对阴阳进行了系统长期的观测研究,认识到了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阴阳学说就是用太阳在地球上立杆的影子长度变化与星球的旋转形成对应,比如地球自转一圈作为一个度量单位,我们称之为一天,古人也就把一天作为度量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最基本度量单位一度。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圈,地球上北半球就可以测量到立杆的影子变化从最长(冬至)到最短(夏至)又到冬至(最长)为一年,地球第一年自转365圈,第二年自转365圈,第三年自转365圈,第四年自转366圈。因此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地球自转圈。同样知道地球绕太阳19圈,月球绕地球235圈。我们的历法就是用天和月来度量太阳燃烧的时间。就有了《周髀算经》云:“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上述这段话是古人对太阳燃烧极限用地球自转的圈数,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圈数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圈数来表述太阳燃烧的时间。古人采用五星联珠,日月合壁,立春这一天确定为时间起点,称之为岁首。这就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定义。十九岁为一章的概念是地球绕太阳十九圈,月球绕地球运转了二百三十五圈是整数对应关系(阴历十九年中有7年是13 个月为大年,12年是十二个月为小年);四章为一蔀的概念是地球绕太阳四圈,地球自转了1461(365+365+365+366)圈是整数对应关系。二十蔀为一遂1520年表达的概念是立春和正月初一重合(1520年中有大年560年乘以383(大年一年的天数)加上小年960年乘以354(小年一年的天数)等于1520年乘以(回归年一年的天数)等于555180天是一个整数循环对应关系);关键点是岁首到岁首之间的重合是76乘60(一个甲子60年,五星连珠)等于4560年,这就是古人观测到的日、月、年的对应关系。“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太阳燃烧膨胀达到了极限,太阳熄灭(热极生寒),地球上生数皆终。冷却的太阳系收缩达到了极限,太阳再次燃烧(寒极生热),万物复始。大气层的物质也发生了更换,地球上的人类复活,重新进行历法的记录。这就是我们中国一直使用的回归年、太阴年结合的60甲子的计历方式的历法,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计历方法。由于五星是60年重合在一条直线上,一个甲子年与下一个甲子年地球的气候变化是一致的。“《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鬼臾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研究一年的阴阳变化需要一个光影参照点,在一年中古人就用冬至和夏至作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关系的极点使用,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南半球则是相反)是能量增加,北半球地气上升(阳生阴长),从夏至再到冬至北半球能量减少,地气下降(阳杀阴藏)为一年的变化。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两等分称之为阴阳。分成四等分称为四象,用四季表示,分为五等分称为五运,用刚柔十天干表示。分为六等分称为六气,分为八等分称为八卦,分为十二等分是六气的两倍称为中气,用十二地支表示。分为二十四等分称为二十四节气。分为六十四等分称为六十四卦,分为七十二等分称之为七十二候等等。当然一天还可以用时辰、小时、分、秒和更小的单位来度量,也就是说阴阳这一过程有无限的运动变化,但可以用有限的方法来认知。总之古人研究阴阳是由太阳的化气与成形周而复始的运动,再到地球上的万物随着获得太阳能量波的多少(一阴一阳)的变化,对应研植物、动物的化气与成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的。通过《周髀算经》的测量方法,这是一种精密的数学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地球年际阴阳变化规律与时空关系如下图1、2、3、4。下面几个图形把地球所处的时空和能量场完美的统一在一起。

QQ截图20221109172750

1阴阳(大气层内太阳晷影)与四时对应关系图

上图是古人研究阴阳变化和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地气升降变化、万物的生长收藏变化、五运的变化都统一在一张图上,用不同的度量单位来描述,是把不同时空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的变化规律清楚的表达。表达时间的起始,能量变化的极限,五行的相生相克,地球地气的升降与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清楚的表达。当然主要是涉及天文、地理、生命各方面的知识,真正理解相对困难一些。

IMG_259

图1太阳在大气层内的影像与地球的实际位置图

图片6

图3地球一年在大气层内的位置变化示意图

QQ截图20220616100842

4 地球赤道坐标与黄道坐标及二十八宿对应关系图

上图是古人在地球上观测天文的坐标图,十二地支代表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十天干代表五星所处的位置,外围二十八宿星宿是一个参照系,七星代表一个方位,东西南北共四个方位,加上中间位置与地球上的东西南北中相对应。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60年是五星从一条直线开始又回到了同一直线。因此五星对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的影响是60年一个周期。

四、天人合一

   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一个科学原理,天就是把太阳能量波转化为地球万物的一个化工厂(一个形气转化的过渡层),这个化工厂由天气、地气、人气三部分组成,这三气又分别有气态、形气混合态(量子态)和形态(粒子态)三态组成。天气是太阳发出的能量之气称之为阳气,地气是地球接受太阳能量波发热而发出的能量之气,称之为阴气,阴阳之气结合生成地球万物,人气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以天地之气生)。所以古人把天称之为九天。是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的产物,是一种地球能量增加的产物,也就是说太阳只有不断为地球提供能量波,地球才能化生万物。太阳熄灭,地球失去太阳能量波的加热,地球冰冻,万物收藏。这就是古人研究的变和不变的关系,阳主阴从。地球这个大细胞生长化收藏的能量源泉是太阳的燃烧。

阴阳这个变化过程虽然是无穷无尽的,都是古人通过有限的数字来表达,那就是12345678910十个数字把阴阳无穷的变化规律给予阐述。这就是世界物质构成的基本规律。12345称之为生数,678910称之为成数。古人把世界万物的构成看做是一个量子态(形气混合态),这就是太极阴阳图。

                      4

图5太极阴阳图

阳化气,阴成形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极限,无论是形的极限或者是气的极限,两个阴阳鱼的眼睛告诉我们,阴中抱阳,阳中抱阴,这是物质阴阳转化的特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相互对立,这就是阴阳学说的三要素。互相依存,指的是形气是一个整体,永不分离。互相转化,指的是形是气生的,气是形化的。相互对立,指的是阴阳之气的运动方向相反。阳气作用于地球,地球发热又化气上升,天气和地气运动方向相反,二者异性相吸而生成物质。

12345称之为生数,分别代表五星影响太阳能量波,导致地球地气的升降变化,奇数代表从上往下的气,是气的下降。偶数代表从下往上的气。1代表是星球是水星,水星在地球的内圈,水星遮挡太阳能量波,能量减少天气下降,因此代表的能量之气是寒气,代表的方位是北方。2代表是星球是火星,火星在地球的外圈,火星反射太阳能量波,因此代表的能量之气是火气,能量旺盛地气上升较旺,代表的方位是南方。3代表是星球是木星,木星在地球的外圈,木星反太阳能量波,因此代表的能量之气是风气,能量逐渐增加地气开始上升,代表的方位是东方。4代表是星球是金星,金星在地球的内圈,金星遮挡太阳能量波,能量从多渐增减少天气下降,因此代表的能量之气是金气,代表的方位是西方。5代表是星球是土星,土星在地球的外圈,土星反射太阳能量波,代表的能量之气是湿气,地气蒸发的水汽较多,湿气在地球上化生万物。土星绕太阳一圈是30年,因此在地球上观测到土星位置基本是处于地球的南北30度左右的地方,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土星始终出现在我们的中心位置,因此土星代表的方位是中。

678910称之为成数,分别代表混合态的生成物。6=1+5代表的是寒气与湿气的结合生成水。7=2+5代表的是火气与湿气的结合生成热。8=3+5代表的是风气与湿气的结合生成风。9=4+5代表的是燥气下降与湿气的结合生成金。10=5+5代表的是天上湿气与地上的湿气结合生成土。地球生成万物的变化是能量与粒子的无穷无尽的组合方式。但是再多的变化都是可以通过这十个数字的组合而成。

古人用有限的10个数字就把无穷无尽的阴阳规律阐释清楚了,宇宙是一个整体,无论有多么大,我们能感知到它的存在。热极生寒,寒极生热,这就是两个极限状态,三生万物,形和气两个极限状态加上混合状态这就构成了物质存在的全部状态。阴阳再两分,这就是四象、四季,五颗行星在空中对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多少有加强或者减弱的作用,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木星反射能量波使地球逐渐变热)。火生土(火星反射能量波使地球蒸发大量的湿气)。土生金(秋季湿气回落地球大气层变得干燥)。金生水(大气层干燥,把空气中的湿气转化成地球的水)。水生木(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逐渐增加,地球水分蒸发生养万物)。水克火(火星反射增加能量波,水星遮挡减弱能量波)。火克金(金星遮挡减弱能量波,火星反射增加能量波)。金克木(木星反射增加能量波,金星遮挡减弱能量波)。木克土(土星增加能量波,木星处于土星和地球增加遮挡部分土星反射的能量波)。土克水(土星反射增加能量波,水星遮挡减弱能量波)。

三种状态的物质两两结合就构成了六爻,又称之为六气,五星的影响加上六气的循环,五运六气的变化这就是大气层(天)的全部变化。五运六气黄帝内经》用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七篇大论来论述。导致天地阴阳变化的影响因素就是七耀周旋。八是三气的八种组合称之为八卦、也是东西南北两两等分为八方。九用来代表九天,是太阳能量波作用于地球的产物,也是形成地球万物,引起地球地壳运动变化,大气环流的全部力量的源泉。十代表的是地球的持性,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太阳燃烧旳阶段,地球把太阳能量波转化为地球万物,太阳熄灭,地球处于一种不变的状态,是万物收藏的状态,是一种不变的状态。阴阳的转化是单向的循环的,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刹阴藏。万物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变化,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就是阴阳变化的全部规律。

三皇五帝,不是因为他们是首领而名流千史,而是中华先贤研究自然认识自然规律的代表。他们是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神。木火土金水,代表了青、赤、黄、白、黑五帝。他们不是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代又一代研究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多少的变化规律的一群科学家的代表。表明阴阳学说是中华先贤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而获得的自然规律。为人类文明作出绝出贡献的人才是被人类永久记住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天的儿子,天子。

黄帝内经》,周髀算经》等经书中古人用明明白白的文字告诉了我们,科学家们,研究经书吧。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地球为什么会产生大暴雨大洪水,这是因为太阳熄灭之后再次燃烧,太阳能量波加热地球蒸发大量的水气进入大气层、冰雪消螎而造成的,地球人类为了避开这个灭顶之灾,圣经中记载了诺亚方舟的避灾方式,中国的先贤则采用了居高而居的方式,我们的道教圣地都在高山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阴和阳是物质的两个极限状态形和气,处于两个极限中间虽然有无穷比例的形气混合态,但无论怎样都是物质的形和气的比例状态的不停的运动变化构成了生命的运动,从极限形态向气态变化,这就是阳生阴长,从极限气态向形态变化,这就是阳杀阴藏。物质的运动不是一成不变的,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的物质的特性决定了形气的相互转化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只不过是化有大小,期有远近。

研究阴阳的意义,清楚了阴阳(形气)变化是引起地球一切变化的根源,我们就可以预防自然对人类的一切害难做好预防,比如地震,温疫,洪水,干旱等。可以根据不同年份的生化之气调整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

古人研究的结果,地球生万物是太阳能量波作用于地球形成大气层的结果,没有大气层(天)这个过渡带的物质交换和冷热交换,地球就不可能形成产生并适合人类及万物生存的环境。《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古人用九代表天,告诉我们天是一个能量不平衡的产物,也就是说天是源源不断的接受太阳能量波的产物(积阳为天),天地人的存在是太阳能量作用于地球,天地人才具有生命运动的,形气的相互转化是等量的转化,在形气的转化过程中形和气的总量始终是恒定的,比例是发生变化的,从形的极限开始,气是从小到大,达到化气的极限,然后又由大到小的周而复始的变化的,这个形气变化的过程就是生命运动。这就是太极阴阳图要表达的全部。

《素问.六节脏象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古人把天、地、人都用三态来表达。人体通过气外联接天地,直至宇宙,内连人体细胞,直至基因。天地人三者之间的这个关系就是这样的一个多层次互为开放、互为相溶和互为制约的无边无际的客观存在。这需要我们开动大脑去思考。古人用一段话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阴阳是中华文明之根,是格物致知的产物。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它。

五、在地球上通过观测光影的变化测量地球的经纬度

我们在考古发掘中我们会发现无数的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晶物件。古代精密的地图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古人是怎样测量大地坐标的。读懂了《周髀算经》的数学原理,我们就知道用《周髀算经》立杆侧影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经纬度,犹如今天我们使用的卫星控制系统一个原理。比如冬至这天立杆地面影子为零的地方就是南回归线,夏至这天立杆地面影子为零的地方就是北回归线,春分、或者秋分地面立杆影子为零的地方就是赤道线。同理可以通过立杆影子的不同时间影子的长度计算出任意位置的经纬度。古人就是通过立杆测影的方法绘制精密的地图。这个方法相当于我们今天建立的卫星测量系统。所以认识到所有星球都会在大气层内形成一个焦点的客观事实,大气层外无光子的客观事实,对我们认知宇宙是一个质的突破。对我们今天认识量子的相互转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六、研究阴阳学说的经书

阴阳学说是古人从太阳系的角度考查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学说。是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定量的数学方法研究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多少的变化规律,这个变化规律是在地球上观测太阳与地球的光影变化与地球的地气的升降变化与光影变化关系、地气变化与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及人的生长壮老已的对应变化。因此总结出了阴阳学说,古人也认为阴阳学说涉及面广,“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诛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最终才能获得阴阳五行规律。古人把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气)转化为地球万物的这个变化过程,是由无形之气生成为地球万物的过程,是由看不见的暗物质转化为地球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古人把无形之气(能量波)称之为阳,把有形的粒子称之为阴,把物质的从形向气转化称之为阳(阳化气),把无形之气向有形物质转化称之为阴(阴成形),把这个阴阳变化称之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经书记录的就是古人认识这个阴阳变化的全部认知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阅读经书探寻古人告诉我们的这个道,是探索中华文明之根。记录这个阴阳变化的经书很多,这里挑选几本主要的作个简单介绍。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全面介绍阴阳变化与地球生命物质的变化的基本原理。以《周髀算经》立杆侧影的方法为手段,研究的是量子(波粒)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一部真正的量子物理学。

《周髀算经》是古人认识阴阳的方法学,人类通过观测大气层内的星球影像与地球地平面形成的光影关系来计算星球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状态,认知太阳系的星球的运行规律的方法学。是精密的数学方法。

《心经》人生活在地球上,人体能够感知的就是能量的变化,感知这个能量变化就是人体的心,人能夠认知这个世界,是依靠人的这个心里感知决定的,人体的心里感知是依靠人体的五觉(色声香味触法)感知的,人体的感知(意识)就是量子纠缠。人体能够看到的最小微粒就是光子(色),当物质粒子(光子)继续膨胀,人就看不见了,变成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的变化规律是依靠人体来感知的。人体的某一感官故障,不能与自然发生量子纠缠,人体就发生了病态,比如耳聋、眼瞎等。

《易经》物质的组成最基本的单元是天气(能量波)和地气(能量波),组合个数是三(三爻),共八种组合,称之为八卦。相当于我们现在认识的中子(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和质子(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中子和质子是具有南北极的粒子。八卦又两两(六爻)组合形成64卦,相当于我们现在认识的原子,中子和质子之间实际是通过南北极的正负(阴阳)关系连接。形是气生的,气是形化的,气是高速运动的物质,以波的形态存在,物质是气减速运动的形态,不同方向运动的气因运动方向相反,二者结合相互减速而化为稳定的物质,地球的物质是稳定的,因此地球上无单级子的存在。物质从单向运动的阴阳之气到具有南北极的粒子的结合,就是阴阳互感,都是正负(阴阳)的异性相吸的原理。因此阴阳学说实际是解决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物质组成的粘结力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物质运动的极限问题(热极生寒,寒极生热)。

《道德经》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三爻是万物生成最基本的组合)生万物。

天之德就是化生了人,天地之气除了化生人类,还化生了地球万物,天地之气的变化规律是相互生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遵循阴阳变化(道)的规律。否则就会受到阴阳变化(道)规律的惩罚,同时人与人的关系也是阴阳变化(道)之规律,因此道德经更多的理解是处理人际关系。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七、阴阳学说的经典语句解读。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代表作,《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方法学。中国古代科学水平全部包含在我们的经书里面。经书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对物质运动的认知是达到了格物致知的境界。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这段话包含了如下内容。

阴阳应象:阴阳应象大论篇是《黄帝内经》最高境界的文章,是总论。阴阳——化气与成形一个完整循环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量子态,太极阴阳图,气多形就少,形多气就少,形气二者始终是等量的转化(气和形的比例状态),不同的量子态呈现不同的象。人就能够根据不同的象,来判断不同的气和形的比例状态(量子态),认知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苍、赤、黄、白、黑。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臭:臊、焦、香、辛、腐。
五液:泪、汗、涕、涎、唾。
五志:怒、喜、思、忧、恐。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星对太阳能量波有遮挡、折射、反射等作用导致地球寒暑燥湿风的温度变化);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是人体之气推动的。

《心经》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寒暑(温度)燥湿(湿度)风(压力)——人体的感知是触法。

黑、赤、白、黄、苍——五色是人体的眼睛看到的。

角、徵、宫、商、羽——五音是人体的耳朵听到的。

臊、焦、香、辛、腐——五臭是人体的鼻子闻到的。

酸、苦、甘、辛、咸——五味是人体的舌头尝到的。

阴阳的原始本义是背阴与向阳,通过对阴阳(光影长短变化规律)的定量研究,阴阳还代表物质的不同运动,也就是地球获得太阳能量多(太阳距离地球近,照射时间长),地球就化气,地气上升,万物就生长,地球获得太阳能量少(太阳距离地球远,照射时间短),地球就成形,地气下降,万物就收藏。用阴阳来表述物质的运动就是,阳化气,阴成形,同时阳还代表能量气,阴还代表有形物质

气——空——看不见。转化为形,可以看见了——色——光子——象。色这就是一个象,色声香味触都是象的表现。因此古人通过形气转化的临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不同的气(寒暑燥湿风)对应不同的象来判断形气转化的规律。这就是阴阳应象大论要告诉我们的方法学。古人的思想是唯物主义。我们学习经书使用的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及各种知识的积累。

万物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世界一切的运动,星球的运动,万物的形成,生命的运动,生灵的存亡,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一切的物质运动变化(神明)都包含的阴阳(形和气、能量的增减)的变化之中。

物质运动的描述:阴静阳躁。用图形表示,光子超过光速就化为能量波(空)。

QQ截图20221008152110

图6   形与气的关系图

粒子在太空化为气的原理还是温度变化,粒子是有质量和温度的,粒子在太空中运动,太空中的温度比较低,相对于粒子就产生了很大的温差,温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温差才是绝对概念,因此粒子在太空中运行,环境温度越低,相当于给粒子加热,因此粒子就化为气了。光子、中微子、夸克等都是单向运动的粒子。

物质与气相互转化最好的实验结果就是飞机起飞产生升力的原理,是气和飞机机身的相对运动速度气化了大气层中的粒子而获得的。

火箭升空就是物质燃烧化气产生升力而使火箭升空。

波的速度无穷大,波在太空传播的时间无穷小。这也就是古人表达的“阴静阳燥”的意思了。现代人观测到的量子纠缠的即时性。

物质运动的极限: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化气与成形是相互转化的,化气达到了极限,就向成形的方向转化;成形达到了极限,就向化气的方向转化。用图形表示就是太极阴阳图,见图8。

天的定义:积阳为天。地球化气的累积,大气层称为天。

地的定义:积阴为地。有形物质是由无形之气化生的,如下图,有形物质的聚集称为地,地球物质无单极子的存在,有形物质聚集的原理是,磁极的异性相吸。

图片2

图7    阴阳互感关系图

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这几句话包含了如下内容。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形物质光子(色)是物质世界的最小颗粒是极限状态。超过光速,光子就化为气了看不见了,是一个比粒子体积更大的波包。气化的原理是热胀冷缩。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粒子与波的变化遵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理,波粒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人是一个自化气系统,人体与外界是通过能量波(气)联系的,外界能量变化、物质运动是由人来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形气变化表现出来的象。古人就是根据象对应的气认识不可见的能量的变化。人死亡了,不再是一个自化气的活体,就不能感知世界的变化了。

太阳的名称是由人命名的:太是长久之义,阳是化气之意。太阳即是长久化气的星球。

太极阴阳图,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太阳的燃烧化气是有极限的,这就是太极阴阳图的含义。

               4

图8太极阴阳图

古人对太阳燃烧时间的观测和推理结论:

《周髀算经》云:“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古人对太阳系的运行研究得出的结论: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整个大气层内无形之气与有形粒子之间的生化原则就是五行规律,是能量的变化、是量子变化,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星对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有遮挡、折射、反射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地球接受太阳能量波的相对均衡和季节变化。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我们从地球上看,与地球做相对运动的星球是太阳、月亮、木火土金水五行。在地球上观测(立杆侧影的方法)这七星相互之间,有时阴有时阳,有时远(柔)有时近(刚)、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寒(阴)的时候就收缩,热的时候就分开距离。万物就在七颗星球这样的相对运动中,地球能量发生着寒暑燥湿风五气的更替变化(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思恐),地球万物就从无形的太阳之气(能量波)转化成了地球上的有形物质。古人做这些研究工作是世袭制的,祖祖辈辈就是这样延续下去。

七、通过对阴阳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知

1、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能量场,每个星球的能量变化会引起宇宙局部的能量变化,也就是说,一颗恒星的燃烧与熄灭,影响的是这颗恒星系的热胀冷缩。我们人类居住在太阳系,人类及地球万物是太阳能量波作用于地球的产物,地球上一切的变化都只与地球获得太阳能量波的多少变化有关。阴阳学说就是通过观测星球运动规律与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得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的结论。

2、太阳燃烧释放的是能量波,太阳燃烧的阶段,整个太阳系膨胀(红移现象),地球不断获得太阳能量波(熵增状态)的加热,形成大气层,地球由于黄赤交角的关系,南北半球各有半年受太阳的照射,构成阴阳关系,地球上的万物随阴阳的变化呈生长化收藏的变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地球南北的阴阳变化是有极限的,太阳的燃烧是有极限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太阳熄灭整个太阳系收缩,太阳不再发射能量波成为黑洞,地球失去太阳能量波的作用,处于冰冻状态。太阳再次燃烧发射能量波,地球在太阳能量波的作用下形成大气层,太阳能量波在地球大气层内因减速而转化为光子,光子聚焦形成太阳相火。由于地球南北半球各有半年受太阳的照射,地球地气的升降变化导致地球在大气层内南北运动。古人把这个运动距离进行划分,可以进行无限可分的阴阳变化。古人具体研究就采用了极限和中值三等分的方法,称之为三阴三阳六气(寒暑燥湿风火)的变化,三阳是太阳能量波从气转化为子的过程,三阴是地球热能从气转化为子(雨云层)的过程。这是大气层的变化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帝曰:阳明何谓也?

  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

  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我们通过理解可以译成这样一段话。

黄帝道:听说阴阳各有三,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这是因为三阴三阳(大气层)之气(能量)有多有少,它的量子变化功用也各不相同。

黄帝道:阳明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太阳是气、是波,少阳是形是光子,这两种能量二阳合明,也就是能量与光子的混合体称为阳明。这儿这个“”子表明太阳之气随时都可能转化为有形物质色,这个阳明是气和光子的共同作用(波粒二相性),不是简单的混合,因此称为两阳合明也阳明指的是整个大气层。而阳明又代表燥气。因此阳明又代表无雨的秋季,秋季整个大气层都是明亮的。古人的描述完全是一种动态的变化。

 黄帝道:厥阴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地球君火蒸腾地球物质,是热能(少阴)和湿气(太阴)完全的混合,湿气与热气的混合带由于流动所以称为厥阴风,厥阴也是一个大的范围,具有大气层中对流层的概念。古人把厥阴还赋予专门的概念,那就是北半球地球的阳气升发,微微的暖风开始,万物萌芽的春季,描述的也是一种动态的变化。

3、人是阴阳互感的产物,因此生命科学、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古人把每一个形体看做一个形气生化的器皿,这就是古人对生命的定义。生命就是形气相互转化的运动过程,就是量子变化过程,这个过程遵循,水生木、木生火、土生金、金生水和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生克关系。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阴阳关系。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物质极限运动关系。也就是说量子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不确定的。

地球地气由于受五星的影响又发生五气(寒暑燥湿风)的变化,人生活在地球上,同时受地气和大气的影响。因此古人研究了60周年的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

古人通过对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及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地球万物的生成都是太阳能量波作用于地球的结果,从而认识到粒子与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形是气生的,气是形化的,因此认识到宇宙空间虽然我们人类无法都看到,但是通过地球物质的组合关系认识到我们人类也是太阳能量波作用于地球而化生的。“《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且还告诉我们随着太阳的熄灭,人也冰冻在地球上,太阳再次燃烧,冰冻的人类可以复活。“《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地球生命随着阴阳(太阳燃烧与熄灭)变化是轮回的。

4、汉字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体系,盘根交错,井然有序,悠然自得,汉字自带文明密码。相比于真实的天下,文字建立的世界。无论在空间上或者时间上都更为久远。

阴阳构成宇宙万物,汉字是用来表述万物运动状态的,我们称之为象形文字,象是气化形的量子态的表现,是一种不稳定的态,形是物质的稳定之态,因此中国文字就是用来表达这个阴阳的变化过程的,汉字自带文明密码就是阴阳变化,汉字的构成遵循的就是阴阳学说的规律。因此他无论怎样盘根错节,他一定是井然有序的。

简单举例,古人造字的艺术,用点的多少来代表能量,凡是能量少(两点)的是固态的,是寒冷的。能量中等的(三点)是液态的。是常温的,能量多的(四点)是气态的,是高温的。

磁场,磁极,这个磁就是阴阳之气的结合,古人把天之气称之为玄,天玄地黄,宇宙洪荒。天地之气结合就产生了磁极。

总之,阴阳学说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我们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运动变化是由人来人感知的。我们所有的科学发明创造都是仿生学,都是对能量的利用,都是对气的能量的利用。宇宙的运动就是一个化气与成形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这一循环运动构成了生命运动,因此生命运动根据化气与成形的周期的长短而构成不同的生命周期,地球上万物的生命周期各不相同,一个细菌病毒生命周很短,但他寄生在生命周期相对长的宿主身上不断的繁植而存活,昆虫的生命是在一年内不同的季节而存活,困此昆虫不认识完整的四季变化。植物的生命周期都是在一年内发生生长化收藏的变化,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储藏。人的生命周期是100年以上,《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要获得天年就要遵循阴阳之道)。太阳燃烧的时间是31920年。但是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化气与成形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中国古代先贤通过对阴阳变化进行长期的研究得出结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这就是道,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细小的生命运动构成了大的生命运动,地球万物的生命运动构成了地球的生命运动,行星的生命运动构成了太阳系的生命运动。恒星的燃烧与熄灭构成了宇宙的生命运动。在太阳系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生命运动(燃烧)控制着太阳系万物的生命运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古人正是通过对无形之气与有形物质的运动变化的充分认识(格物致知)的基础上而得出的结论。阴阳学说值得我们细细品悟。

八、阴阳学说能夠帮助解开当代科学研究所有谜惑。

阴阳学说回答了物质运动的极限问题,物质的运动是一个化气与成形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达到了极限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热极生寒,寒极生热),我们看到的地球万物是由有形物质的磁性异性(阴阳)相吸链接而成(积阴为地)。阴阳学说的研究范畴非常之广,通过以上对阴阳的认识,我们就可以为我们现代人类探索宇宙规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迷茫的问题给出答案。

1、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什么,暗物质、暗能量是什么?

古人告诉我们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色,也就是光子。《心经》曰,“色不异空(无形之气),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为最小的单向运动的粒子,是有形物质,空为无形之气,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形可见,气不可见,这是古人对形和气的分界点(极限点)的表述。这个色空的变化现象我们现在在实验室已经看到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超级实验室第二集碰撞中,我们通过加速粒子对撞后我们发现了中微子震荡的变色现象就是古人描述的色空变化。中微子震荡表现的是物质在速度为30万km/s附近的运动状态,速度稍微变快一点,有形物质色就转化为气,看不见了,速度稍微变慢一点,无形之气就转化为有形物质色了,我们又看见了不同的色,这就是中微子的变色现象。因此古人通过观察大气层(天)的色相变化预判对地球生成物的影响。

由此我们就知道暗物质是气、是波、是能量。顺着这个思路,结合相对论的质能方程  E=mc^2,能量等于速度的平方乘以质量。最小一个波包的能量是不变的,那么物质的速度变快的同时,物质的质量变小,质量就转化成了速度。物质就转化为气了,有形物质就转化为暗物质了。

我们现代科学研究得出,光子运行的速度是30万公里每秒,是物质粒子的最大速度,当光子运行的速度大于30万公里每秒时,光子就化为气了,化为波了,不再是粒子了,看不见了。所以物质与暗物质的区别是运动速度的不同,古人称之为“阴静阳燥”是相对论的原理。那么由质能方程我们就知道波的速度是大于每秒30万公里直至无穷大,因为波的质量可以是无穷小。通过研究认识到古人所指的天就是指大气层,大气层之外是真空,光子是大气层内的产物,大气层之外存在的是波,无粒子的存在,所以大气层之外是黑暗的。这就是《千字文》中说的“天玄地黄,宇宙洪荒。”《周髀算经》中说的“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

QQ截图20221008152110

                     9   物质与速度相互转化的关系示意图

粒子在太空化为气的原理还是温度变化,粒子是有质量和温度的,粒子在太空中运动,太空中的温度比较低,相对于粒子就产生了很大的温差,温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温差才是绝对概念,因此粒子在太空中运行,环境温度越低,相当于给粒子加热,因此粒子就化为气了。光子、中微子、夸克等都是单向运动的粒子。

《心经》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表述的是最小的有形粒子(光子)和无形之气(波包)相互转化,遵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波粒的一一对应关系。

物质与气相互转化最好的实验结果就是飞机起飞产生升力的原理,是气和飞机机身的相对运动速度气化了大气层中的粒子而获得的。

火箭升空就是物质燃烧化气产生升力而使火箭升空。

波的速度无穷大,波在太空传播的时间无穷小。这也就是古人表达的“阴静阳燥”的意思了。现代人观测到的量子纠缠的即时性。

也许有人还会问波是什么?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对波的概念也就清楚了,波是具有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向的质量无穷小,速度无穷大的物质,也可以理解为波是连续的物质。连续的物质的概念可以用一根装满液体的管子来理解,无论管子多长,在管子的一头加入液体,在管子的另一头马上就可以有液体流出,而不是加进去的液体从管子的一头流动到另一头。所以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连接整个宇宙的就是气是波,因此作为整体的宇宙,无论距离有多远,能量的变化我们的感知就是瞬间的,量子纠缠就是瞬间的事,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在地球上看到也是瞬间的事。波在空间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根据古人的观点有形物质转化为暗物质的原理是有形物质化为了速度更快的气,我们人类已经看不到粒子状的形体了。根据电磁原理,波就是磁场,也就是说无论是形或者是气都是具有运动方向性的,因此才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阴阳互感生成物质的特性。

清楚了量子物理学是物质与能量的临界状态,那么最小的有形色(夸克)又怎样构成世间万物,我们还是离不开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得出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由一个下夸克和两个上夸克构成,带正电。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构成,不带电。夸克等于色。这些都是高速运动的物质,所以是具有方向性的,要是没有其他阻碍就化成了光(单向运动的色)照射到地球与地气结合生成有形物质。根据现代研究真正要构成新的物质是需要不同方向运动的波包的相互组合才能形成新的物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阳生阴长”,从我们对物体的磁场方向就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方向的波包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元素。波包的本质都是气,阴阳代表的是方向,现在我们称之为正负。物质粒子排列规则的就会显现较强的磁场,排列不规则的,粒子之间的能量相互抵消,物体就会显现较弱的磁场。磁场体现的是一个能量场。因此地球的大气层是一个能量场,人体也是一个能量场,是一个磁场的概念。磁场的南北极实际就是能量波的不同运动方向。

                     10   阳气和阴气构成物质示意图

阳气和阴气二者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气是波包,但是二者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相对于对方都是起到减速的作用,高速运动的物质气因减速而转化为有形物质。我们现在的研究中也是通过对物质的加速(给予能量)而把物质分解,这就是物质形成的反向运动。上面这个图形也就把古人所言“气聚而有形,气散而无形”,现代我们认识的再小的稳定的微粒都无单极子的存在形象的表现出来了。用现代知识认识,我们就知道当上升的两个波包与一个下降的波包结合,能量相互抵消,速度转化为热量和有形粒子。新的物质不显示明显的能量场,我们称之为一个中子,不带电。当上升的一个波包与两个下降的波包结合,能量不能相互抵消,新的物质显示明显的能量场。我们称之为一个质子,带正电;中子质子组合成不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组合成不同的分子,不同的分子组合成不同的物质的整个过程,现代科学研究的是比较清楚的了。

中子和质子是带有磁极的粒子,通过磁极的异性相吸结合构成原子,原子也是带有磁极的粒子,通过磁极的异性相吸结合构成分子。分子也是带有磁极的粒子,通过磁极的异性相吸结合构成物质。不同能量的粒子的链接就构成了世界不同的物质,这就是“人以天地之气生”、“积阴为地”的原理。

《易经》中表述的物质结构就是以三爻为基础的排列组合,六爻的排列组合就是我们现代研究的质子与中子的排列组合。爻代表的是波包或者是单向运动的粒子,阳爻是从上往下运动的粒子,阴爻是从下往上运动的粒子。古代对物质结构的表述和我们现代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易经》描述物质的结构和我们现代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一致的。因此当我们清楚了物质通过给予能量就分解成粒子,粒子再给予能量加速就转化为无形之气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中存在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阴阳互感的客观现象,是物质世界的正负机制。正物质(阴气)和反物质(阳气)的相遇不是湮灭,而是生成新的有形物质。只有物质的分解才会形成无形之气。这就是我们先贤提出的气一元论的观点。

一旦领略了气一元论的本质,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就清晰了。即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自然界的一切。这是一个标准的系统科学体系,因为物质的聚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物质的散就是物质系统的消散(空),物质聚散的规律就是大自然最基本的规律,这就是阴阳学说。

想一想,我们现在应用得十分熟练的光、电、波的相互循环转换是不是只是速度的变化。变压器的原理是不是在同一个场磁内通过线圈多少的变化导致对电子的加速(升压)或者减速(降压)。蓄电池的充电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蓄电液的增加,我们是把能量转化为物质储蓄,蓄电池放电则是相反的运动,就是把物质转化为能量。

也正是气的方向性,地球地表的空气在太阳能量作用下会发生不同方向的运动变化(风),不同方向运动的波粒和含有不同能量的波粒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物质的不同特性。在我们现实世界中以有形微粒为主的固态的物质结构我们称之为固体。以粒子和无形气体为主构成的物质称为液体,以更多能量的气态为主和物质微粒构成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气体(大气层、量子态)。无粒子存在的称为真空。其实只要物质的含气量不同物质就显现出不同的态,因此我们就赋予它不同的名称,这都是人的命名,因此古人统一为有形(看得见的色)和无形(看不见的气)。

由此人类把有形物质与自然界只有微小能量(气)交换的形体我们称之为物体,与自然界有明显的能量(气)交换(光合作用)的形体我们称之为植物。与自然界具有食物和能量交换的形体我们称之为动物,因此动物是具有两套能量交换系统,一套是气系统(动物的呼吸系统或者说经络系统),另一套是食物交换系统(动物的消化系统),动物通过这一套自化气系统推动身体的运动。古人研究生命运动,归根结底研究的是形气相互转化的运动,研究的是能量变化的运动。

对自然界的能量变化能够充分的感知的就是具有直立运动的人。《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这就是物质运动的本源。只是形体不同,气和形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点是速度不同,不同星球发出的气(能量波)方向不同。

古人已经清楚的告诉了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组合,宇宙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气是能量波,这个最基本的单位是由不同的星球发出,因此方向是相对的,是我们现在认识的正负。在太阳系,我们人类生存在行星地球上,来自恒星太阳的能量波我们称为阳气,地球在太阳能量波作用下发出的地气称为阴气,阴阳互感(结合)生成地球万物。这就是我们古人认识到的万物理论——阴阳学说。

2、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

我们对量子物理学的研究卡在了波与粒子的相互循环转化的问题上,关键点是对波的数学表达使用的是直角坐标系和时间一直向前的方向性上,波用正弦曲线或者余弦曲线表示,曲线变成粒子的数学证明和物理学原理就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只认识到波粒是不确定的。而我们的古人对形和气的理解就是热胀冷缩的关系,原理非常清晰。中国古代先贤把大气层波——粒相互转化的变化规律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互生化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五行相互制约的规律,这个相生相克的关系是星球呈圆周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根据上述理解我们就知道量子力学研究的应该是最小物质粒子与最小能量单位波(形和气)如何循环转化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波粒二相性”,粒子路径的不确定性,量子纠缠的不理解性等问题。量子态是形和气的临界状态。我们地球物质存在的状态就是固态、气态、有形和无形的混合状态(大气层)。因此古人研究大气层的色相(阴阳应象,从无形之气转化为粒子会产生象的变化)的变化来推知大气层的量子变化。量子纠缠表达的就是量与子的相互循环转化的概念,知道了物质存在的一个状态也就知道了物质存在的另一个状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量子力学研究的是最小物质粒子与最小能量单位如何循环转化,能量是波,物质是子,“波粒”是一一对应的等量平衡关系,一个波包化为一个粒子(色),不同大小的波包化成不同颜色的色,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不同的颜色波长不同。中微子震荡就是量子变化的实验现象,是量与子的临界状态。子的运动规律就是现代化学、经典物理学已经基本研究清楚了的问题,而量的运动规律就是古人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研究的是道的问题。道研究的是充满宇宙的看不见的气的运动规律,是形气相互转化的规律,就是热胀冷缩的变化规律,就是能量多少的变化规律,最终归结为阴阳变化规律。在《黄帝内经》中有了系统的论述。“阳化气,阴成形”,“阳升阴降”,“天垂象,地成形”、“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等等。我们通过《黄帝内经》原文一步一步的认识理解。

量子纠缠的瞬间性还是化气与成形的关系。路径是不确定的。用图形表示如下。

QQ截图20221008152538

图11  量子纠缠示意图

无论粒子相隔多远,发光体与我们居住的地球中间都是连续的气,由于连续平衡的关系远处粒子化气的同时我们就能够在地球大气层看到成形的粒子,这二者所有的信息是一样的,波粒是一对一的等量变化。

3、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生命的起源是什么?

人从哪里来?《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地球万物都是能量之气所化。天气是能量之气,是气向形转化的阳气,地气是地球物质在能量之气加热作用下生化的阴气,阴阳之气的结合生化了地球万物(包括人类)。这就是生命的化学起源论。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波包相交减速而化为有形形体。不同的粒子经历不同的能量变化化生成生命细胞(螺旋式的分子结构),明白了有形物质是无形之气生化的,结合现代化学原理就不难明白古人这段话的意思。

《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能量波),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上述这段话是讲述大气层形气的变化规律,是天、地、人,形与气的变化规律,是量与子变化的规律。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垂象,地成形。

人又到哪里去,地球生命是轮回的,随着阴阳的变化,就是太阳的燃烧与熄灭。人类遵循“阳杀阴藏”的规律,也就是“生数皆终(太阳熄灭),万物复始(太阳再次燃烧”。

太阳为太阳系的中心,太阳发射出能量波控制着太阳系行星的运转,由于现阶段太阳处于燃烧的阶段,整个太阳系处于膨胀阶段(红移现象),地球万物欣欣向荣。太阳老化熄灭,太阳变为黑洞吸收能量,太阳系处于收缩阶段,地球冰冻,万物休眠处于冰藏的阶段。这个阴阳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进行的。

《周髀算经》云:“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

太阳熄灭,“生数皆终”,当太阳再次燃烧,“万物复始”,地球万物复苏,人也能够复苏。《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地球生命随着阴阳(太阳燃烧与熄灭)变化是轮回的。

4、时间是什么?

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必然要涉及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个人类感知阴阳变化过程、能量变化过程的的概念,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时间是由人来定义的。因此古人就把地球自转一圈(一阴一阳)定义为一天;月球绕地球一圈(一阴一阳)定义为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圈(一阴一阳)定义为一年;人从生到死(一阴一阳)定义为一生;木火土金水五星从五星连珠到下一次五星连珠出现的60年定义为一个甲子年;木火土金水五星从五星连珠加上日月合璧到下一次五星连珠日月合璧出现的时间4560年定义为一首;太阳从燃烧到熄灭称为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太阳燃烧的时间)定义为一世(人类在地球上经历了往古、上古、中古、暮世、今世《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古人对时间的“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是通过有始有终的观测推算而得出的结论。时间是智慧生命用来衡量地球生命过程的一个概念,也是表示运动的概念,宇宙中由于没有固定点,所有的运动都是相互运动,地球时间是一个表示地球运动状态的相对概念,地球人类生命活动过程终止,记录时间也就终止。生命活动重新复活,记录时间就重新开始。时间既然是一个过程,周而复始不可逆行。

时间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使用的就是相对于地球运动的时间。假使我们站在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上,行星自转的时间我们不是准确知道,所以我们对行星一天的时间我们不是准确知道,但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时间我们基本知道,行星绕太阳一圈的时间就是行星一年的时间,那么土星一年相当于地球的30年;木星一年相当于地球的12年;火星一年相当于地球的2年;金星一年相当于地球的0.6年;水星一年相当于地球的0.24年。在此特别说明五星的运行时间古人通过长期的观测,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五星从起始到结束60年处于一条直线(五星连珠)的位置,也就是说五星的运行周期都应该是60 的公约数,这一概念是不用怀凝而且是最精确的计时方法。而我们从地球上实测的行星的运行周期,星球都在作相对运动,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的数据误差是比较大的,因为各个行星都在各自的椭园轨道上运行。 

上述行星的一年与地球一年的时间就有差别,这个差别也是与地球时间来比较的,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立论基础。但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一世的时间是相同的,都是太阳从燃烧到熄灭。

总之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宇宙中所有物质运动是相对的,所以时间是相对的。

简单的说,记录时间的历法是星球运行规律的精确总结。由于星球运动是相对运动,因此在地球上古人通过观测采用五星连珠加上日月合璧这样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作为时间的起始点(岁首),这既体现出古人对观测天文的长期性,也体现古人的智慧。

5、自然力可以统一吗?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处于太阳系这个能量场中,太阳系的热胀冷缩就会导致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也就是背阴与向阳会导致地球远离或者靠近太阳的变化,这就是地球绕太阳轨道为椭园轨道的原因。因此自然力都可以统一在阴阳力上,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物质的基础都是一样的是粒子和气,形成力的基础是一样的,因此所有力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力也是统一的。也就是阳化气主升,阴成形主降,升降的平衡构成了宇宙的平衡,也可以说成是宇宙局部的热胀冷缩的调整。我们今天看到的红移现象是太阳系的膨胀造成的现象。并非整个宇宙的膨胀。太阳系的热胀冷缩也与我们人体的细胞从生长到死亡是一个原理。古人是从物质构成的本质层面认识了力的本质。

力的概念:基本力学方程F=ma。式中F和a为力和加速度;m为该物体的质量。式右的m和a如果是已知的,则本式即为力的定义。所以在绝对制中,质量是基本量,力是导出量。力的量纲是MLT-2,其中M、L、T分别为质量、长度和时间的量纲。无论是粒子之间或者是星球之间,传递力的介质气没有发生变化,力的量纲都没有发生变化。“化有大小,期有远近”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只是时间、距离发生了变化,力的表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质量化为能量的核爆炸中,力显现出巨大的威力。因此古人的观点,研究运动关键是研究运动方向,力的大小决定于转化的时间的长短。

6、宇宙发生过大爆炸吗?宇宙有奇点吗?

时间、空间都是阴阳变化的一个过程,阴阳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向,是时间变化的两个方向,也是空间变化的两个方向。时间和空间是协调和统一的,把时间的两个运动方向理解为发散和收敛,空间的膨胀和收缩与之对应,我们就可以把时空统一成,太阳燃烧的时段,时间是空间的膨胀,空间是时间的收敛。太阳熄灭的时段,时间是空间的收缩,空间是时间的发散。同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古人就用太极阴阳图来表达时空关系。燃烧与熄灭的是太阳,这是人能够感知到的现象,宇宙是一个永恒的时空,由运动变化的物质组成,发生爆炸的不是宇宙,而是宇宙中的星球的燃烧与熄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构成了宇宙的运动变化。就像人体的细胞的生长和死亡,构成了人体的生命运动一样。太阳燃烧的阶段,我们测量到的就是地球能量的增加,热力学称之为熵增。

宇宙是一个量子态质的形式为存在的多维空间,电子围着原子转,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切都是高速运动的气推动的结果。这个量子态构成一个多层次互为开放和互为制约的无边无际的客观存在。这种宇宙是永恒的,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因为它是互为开放和互为制约的,所以在各个层次上又是变化多端,循环不息,彼消此长和互为渗透的。这是阴阳的相互转化,这也是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指的是运动方向相反;阴阳消涨指的是形和气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依存指的是形和气相互转化的条件。形是气生的,气是形化的,形和气二者是等量的, 这就是太极阴阳图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恒星的燃烧和熄灭是构成宇宙运动的主要能量。我们当下也是时常观测到超新星的爆发。恒星熄灭成为黑洞,我们人类看不见是因为黑洞不发射能量波而是吸收能量波的缘故,与人的观察不能发生能量交换,不能发生量子纠缠。古人把太阳的气升降出入的规律研究清楚了,太阳系燃烧与熄灭是人类实际观测到的结果。我们人类看到的是太阳燃烧的阶段,太阳熄灭人类处于冰藏的状态。因此现代人只知道时间前进的方向,太阳系膨胀的阶段。时间的另一个变化方向和太阳系收缩的过程是不知道的。古人是经历并悟出了这个原理,因此有了“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的结论。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古人把每一个形体看做一个形气生化的器皿,这就是古人对生命的定义。生命就是形气相互转化的运动过程。




4

循经识道,经书要告诉我们的是宇宙中万物都遵循着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太极阴阳图

阳极阴来,阴极阳来。两个阴阳鱼的眼睛告诉我们,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即使是到了极变的状态,物质与能量还是共存(阴中抱阳,阳中抱阴)。永远也达不到纯阳的能量,或者是纯阴的物质。能量守恒、物质不灭是宇宙的基本定律。

对太阳系而言让我们现代人一时难以理解的,那就是太阳存在燃烧与熄灭的极端变化。古人由于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因此能把这个极端变化的时间准确的告诉我们。“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这段话是古人对太阳燃烧一个周期太阳系星球运动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一个精密的数理推导。

古人认识的宇宙就是这样一个量子态质的无限空间,存在有形物质与无形之气的相互转化,太阳系是宇宙空间中一个微小的角落,太阳化气导致太阳系的热胀冷缩,太阳所化之气到达地球发生阴阳互感,转化为地球万物。阴阳学说研究的就是太阳之气转化为地球万物的规律,也就是太极阴阳图所表示的,太阳的化气与成形,阳极阴来,阴极阳来。太阳化气的阶段,地球接受太阳能量而化气形成大气层,大气层的功能就是把太阳之气与地球之气相互交融,通过阴阳互感,实际就是天气和地气运动方向相反,二者结合减速而化为物质的过程,微小的粒子又通过南北极的异性相吸构成宏观物质,整个物质的转化是无缝连接。这就构成了周而复始的生命运动。热胀冷缩的物质运动,他要求时空是完全的统一的,因此古人的坐标系是非常的具有科学性。

阴阳学说的认识(阳化气、阴成形或者称之为热胀冷缩)和研究方法、使用坐标是非常科学的,十二地支代表的是太阳与地球的相互关系,十天干代表的是木火土金水五星与地球及太阳的相互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就构成了60年地球获得太阳能量的变化规律,由于五星连珠的规律是60年一个周期,因此实际是把相对运动的星球所处的能量场的时间和空间精密的结合在一起,60甲子年一个周期。

古人研究的范围是整个太阳系,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古人把地球获得太阳能量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都通过严密的测量和数理演算,结合天象的变化,太阳能量波对地球生灵的影响(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规律都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内容较多,古人用《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来表示,素问是世界万物成形的最直接的、最本质的规律的问答,古人通过天的阴阳变化,气——形气混合态(量子态、波粒二象性)——形。地的的阴阳变化,气——形气混合态——形。人的阴阳变化,气——形气混合态——形的变化。以及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共需三乘以三再乘以三乘以三共九九八十一篇文章,同理灵枢也是八十一篇文章。因此真正理解阴阳学说,还需要认真阅读《黄帝内经》和其它经书的原文,慢慢去领悟中华先贤的智慧。没有现代科学(相对论、量子物理学知识,我们不能领悟经书的基本原理。没有经书的记载,我们不能认知自然的全部运动规律。当我们把现代科学研究与古代阴阳学说结合,宇宙运动的整个自然规律会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阴阳学说是以太阳系为研究范围的学说,同时也是研究物质的微观极限的学说。研究的是大到无外,小至无内的科学。通过看得见的星球的圆周运动,推测看不见的气也是高速的圆周运动物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波包。小的运动构成大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规律是一样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的视角会更清晰,阅读经书让我们中国科学家们视角广阔,早日理解自然科学的全部内涵。读懂《黄帝内经》、《周髀算经》就明白中华先贤的智慧是多么的伟大,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物理学的原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阴阳学说是真正的自然科学。读懂了周髀算经》,我们对今天使用的历法的来源就很清晰了。古人用高超的数理方法告诉了我们研究地球生命的生长化收藏,就是研究太阳影像(天垂象)如何照射地球的规律,准确的说就是研究地球获得能量的变化规律。阴阳的变化规律是通过星球的运行规律来反应的。时间就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光子是在大气层内由能量之气化生的,大气层之外存在的是气,地球上存在寒暑五带变化是阴阳变化的结果,这一切古人是通过严密的逻辑和数理推导而得出的。以往我们一直认为阴阳是一个哲学概念,通过《周髀算经》我们就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阴阳是科学原理。古人通过长期观测和精密的数理计算把地球,太阳,月球三颗星球之间的运行关系讲述得清清楚楚,《周髀算经》是科学方法的鼻祖。科学的祖先在中国。中国古代没有自然科学的荒谬结论不攻自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