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道统是儒家思想的正脉[转]

 johnney908 2014-12-17

   中国古人讲究一脉相承,把文化的因袭关系看得很重,做什么事都要回到老祖宗那儿,因此,我们还要明白儒家思想的传承关系即道统是什么。
  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的说法,影响到道统思想的形成。正式提出道统之说的人是韩愈,他仿佛教诸宗的祖统,确定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的传道系统,并认为自孟子以后道统中断,宣称由他使其道粗传,如宋人石介《徂徕集》所言:
  道始于伏羲而成终于孔子。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故自孔子来二千余年矣,不生圣人。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孔子后道屡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按:韩愈又称吏部],道已大明矣。……噫!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少昊氏、颛顼氏、高辛氏、唐尧氏、虞舜氏、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者,十有四圣人,孔子为圣人之至。噫!孟轲氏、荀况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五贤人,吏部为贤人之卓。不知更几千万亿年复有孔子,不知更几千数百年复有吏部。
  南宋朱熹则越过韩愈,以周敦颐、二程上接孟子,又自己接乎周、程之传来确定道统的传承顺序。作为天命之道统,其路线是尧传于舜,舜传于禹、汤,禹、汤再传于周文王、周公和孔子,孔子去世后,“杨朱、墨翟诙诡异说,蛊惑人听。孟子作书而正之,圣人之道复存于世”。孟子出现,道统又得以传承。孟子以后,道统再次中断达千余年后而传于周、程诸子和朱熹。后人多奉朱熹所定的这条正统传承路线,如元人吴澄所说:
  道之大原出于天。羲、农、黄帝,继天立极,是谓三皇,道统之传,实始于此。黄帝而后,少皋、颛帝、高辛继之,通尧、舜谓之五帝,尧、舜、禹、皋,君臣也,而并此唐、虞之际,所以为盛也。成汤、伊尹生于商之初兴,而传说生于商之中世,文、武、周、召生于周之盛际,而夫子生于周之既衰,夫子以来始不得位,而圣人之道不行,于是始教授弟子,而惟颜、曾得其传,颜子早死,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没而不得其传焉。我朝周子始有以接孟子之传于千载之下,其时有邵子者,亦非常人也,二程子则师于周子,张子则友于二程而传其学;中兴而后,又有朱子,集周、程、张、邵之大成,是皆得夫道统之传者也。圣贤继作,前后相承,吾道正脉赖以不坠。

  注: 五德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舜)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火克木。由于黑色属于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按照邹衍的说法,五行代表的五种德性是以相克的关系传递的.在董仲舒以前,朝代的更替是根据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来解释的。《吕氏春秋》讲朝代的更替与五行顺序一致,中国最早的帝王黄帝,以土德而王,被以木德而王的夏朝所克,以木德而王的夏朝,为以金德而王的商朝所克,以金德而王的商朝,为以火德而王的周朝所克,以火德而王的周朝,将为以水德而王的朝代所克,以水德而王的朝代,又将为土德而王的朝代所克,如此完成了这个循环: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董仲舒改变了这个学说,他说《春秋》是孔子根据天命而写成的,即“体天之微”。董仲舒说继承周朝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孔子受天命继周而承正黑统。孔子不是实际的王,却是合法的王。“西狩获麟”出自《春秋》的一句话:“西狩获死麟。”《公羊传》解释说:“[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 “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和“吾道穷”这两句话代表了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即“麟为孔子受命之瑞”。麟是仁兽,是圣王之嘉瑞,以示祥瑞于世。故帝尧时麒麟游于郊外,万民知其为祥,不忍伤其生;周将兴,凤鸣于岐山,百姓以为瑞,争图其形,麒麟也曾现于野。自尧至今,麒麟两现于世,今次出现,无明王在位,非其时也。时无明王出现而遇获麟,孔子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孔子说:“丘犹麟也!麟之出,因不遇明王而遭害;丘生不逢时,不遇明王,故吾道难行于世,而终至于穷矣!”。春秋前溯,明五行辗转相克,次第分明,至孔子道泯,显明不再,落于后天,明仁之道政遂成万民理想。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道在庶民也。春秋以降,五行错杂,五运正侯隐存,道离朝堂,而虚有封建霸业之续。中华文化,道统永继,而从载体角度,又体现为易统,故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统也不断演化,欲振兴中华文化,关键在于易学研究的新突破,实现易统正本清源,而易学研究的突破又首在于太极河洛八卦,这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