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县百岁老人曹焕银说:长寿感谢共产党(图)

 车景军图书馆 2014-12-20

  长城网3月20电(车景军) 3月19日上午,好人网爱心人士与老浊酒家酿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臣一起,来到杜桥乡坡庄子村慰问百岁老人曹焕银,给老人送上祝福,祝老人幸福安康,谈起老人的长寿秘诀,老人不加思索的说:这要感谢共产党,儿女孝顺,生活条件好了我才能活这么大年纪。

  这个老寿星是如何走过漫长的一个世纪,她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人生历练,她的养生之道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奥密呢?围坐在百岁老人曹焕银家的小炕桌旁,曹焕银的儿子郭德华打开了话匣子,他对记者说:我娘生于1912年,有7个儿女,虽年过百岁,仍耳聪目明。我们家五世同堂,家里人的属相、生日她都记得很清楚。此外,我娘穿针引线、读书看报样样都行,虽然我娘没上过学,但是她爱看报纸,碰到不认识的字也会翻字典,光字典就用坏了好几本了,看到说到这里,老人随机拿出了百家姓给大家念起来。并当场念出了记者写在纸上爱心人士的名字、励印龙、李书臣......。说起老人的长寿秘诀,郭德华介绍说,老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心宽,性格乐观豁达开朗幽默,最爱和儿孙们相处,对待邻里,也是慈眉善目,亲切有加。在郭德华的印象中,老人从来没有和别人起过争执,她自己也从不给别人添麻烦,心胸宽广,为人厚道,从不背后议论别人的不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伤了和气。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看来,性格乐观、温和是曹老太太长寿的首要原因。在与郭德华交谈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曹焕银老人耳聪目明,精神特别好,面带微笑,眉宇间流露着一种慈祥而淡定的神情。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老人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老人的女儿郭淑贞讲,老人一生不吸烟、每天喝点酒,粗茶淡饭,清淡为主,不吃盐多味重的食物。老人最大的优点是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喜好米饭、面条,至今仍坚持早晚各一个鸡蛋、半个馒头、一碗稀饭的饭量,一日三餐从不落下。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特别是起居方面,每天坚持晚上7点后便开始睡觉,早上6点起床,而且睡眠质量高。

  老人的儿媳周秀英告诉我们,老人不但会读书看报,做针线活儿那也是一绝。她的炕上堆放着好几条色彩鲜艳的褥子,这都是由许多块儿小布头拼接而成的。“这都是俺娘最近做的,还有这些座椅垫也是老太太做的。你们别看她101岁了,可是眼睛一点儿也不花,穿针引线从来不用戴眼镜。”周秀英还说:自打过门起,就发现老人特别爱喝酒,“以前是中午一顿酒、晚上一顿酒,现在她上岁数了,就在晚饭时喝上一小杯,都是纯粮酿造。她每次喝完酒都特别开心。”得知这些,老浊酒家酿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臣,当即送给老人一箱老浊酒,并表示以后会继续供给老人健康长寿的酒。

  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发言权。老人经历过吃不饱的年代,所以她特别满足现在的生活,“我活了100多岁,上有国家好政策,政府每月给100元长寿钱,不愁吃,不愁穿,下有孝顺的好儿女,对我照顾得细心周到,还图什么呢?”老人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满足。陪老人吃过午饭,大家离开时,老人还一直说:谢谢共产党,谢谢你们。。。。。

  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发言权。老人经历过吃不饱的年代,所以他特别满足现在的生活,“我活了100多岁,上有国家好政策,政府每月给300元长寿钱,不愁吃,不愁穿,下有孝顺的好儿女,对我照顾得细心周到,还图什么呢?”老人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满足。“这人啊,得尽到自己的本分,作为子女,就是要孝顺,老人前半生吃苦受累,现在生活好了,儿女也成家了,我的任务就是和哥哥照顾好老爹。你说,这人要是不孝顺,能行吗?”老人的女儿付春暖意味深长地说。探访完付歧老人,记者感慨颇多,豁达开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子女,这一切促成了付歧老人虽已104高龄,仍精神矍铄,活的幸福精彩。

  郭德华还特意让老人给我们随机念一段,虽然老人念起报来有些不连贯,但长长的一句话,老人没有念错一个字,这让坐在一边的郭德华很是自豪。念着念着,老人眉头突然紧锁,她指着“棍”字问:“儿啊,这个字儿念什么?怎么没见过呢?冰‘昆’?”老人试探道。儿子郭德华笑着告诉老人,这是冰棍的“棍”。老人眉头这才舒展开:“原来这就是冰棍啊。”她认真的样子引得在场的人禁不住乐起来。“俺娘是从苦日子一步步过来的,所以对共产党,对老战士特别有感情,平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老模范、老战士的文章,她都会小心翼翼地剪下来留着。”老人的大女儿郭淑贞说。听女儿说起这些,曹焕银老人又给我们哼起了革命歌谣:“山南海北一家人,跟着共产党向前进……”

  飞针走线秀绝活

  老人不但会读书看报,做针线活儿那也是一绝。她的床上堆放着好几条色彩鲜艳的褥子,这都是由许多块儿小布头拼接而成的。“这都是俺娘最近做的,还有这些座椅垫也是老太太做的。你们别看她100岁了,可是眼睛一点儿也不花,穿针引线从来不用戴眼镜。”老人的儿媳周秀英告诉我们。听到我们聊天,老人又兴致勃勃地秀起了手艺。只见她拿出线团,剪去线头上的毛絮,眨眼工夫就把线穿过了小小的针眼(如图),老人麻利的动作让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曹焕银老人不但耳聪目明,记性也很好,家人的属相、生日都记得很清楚。“娘,俺二姐今年多少岁了?俺大哥家的闺女是哪天出生的呀?”郭德华考起了老母亲,这可难不住曹焕银,她胸有成竹一一答出。平常村里哪家生孩子、哪家结婚,只要跟她提过她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心态平和福寿长

  说起母亲长寿的秘诀,郭德华说,这都归功于母亲良好的心态:“俺娘心地非常善良,平和,从来不发脾气,没有想不开的事。”而老人则告诉我们,她之所以活这么大岁数,全仗着儿女们孝顺。

  老人的日常生活,孩子们照顾得很周到,一天三顿饭先让老人趁热吃,给老人加强营养,老人想吃啥就做啥。老人说:“这些年多亏了孩子们照顾得好,吃鸡蛋有给剥皮儿的,吃鱼有给择刺的,天气一凉早早烧好热炕,天一热,早早准备好干净的单衣……”“都说家有老人是个宝,俺娘就是俺家的宝。老人岁数大了,97岁时摔伤腿脚下不了床,俺弟弟就给俺娘在床上安了电视、电扇、灯的开关。”郭淑贞告诉我们,“没事儿的时候俺就陪她在床上打打麻将、听听戏。现在全家人都围着她转,只要俺娘在,俺们心里就踏实。村里人都羡慕俺家有个老寿星,俺们全家也感到无比荣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