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今天起,我开始记录我这银粉具体粉银行股的过程

 晋龙哥哥 2014-12-20

此前针对银行股的好坏,一帮人开始吵嘴,我把自己和人争论的文字搬过来,也算是这博客的开头篇。。。

 

这段时间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这里,因内心里总觉得**高人很多,抱学习的态度来这里可以提高自己,但通过优先股细则讨论的事情才明白,这里多数人是压根连细则原文看都没看,就凭表象的几点、肆意无限放大细则里个别条款(如优先股转普通股条款及其他)来大肆抨击,这有点让俺无语了。

个人看法:新股的发行有几种方式,市盈率法(A股以这个为主)、净资产倍率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优先股也是股,其发行价的确定正常与市盈率有关,与净资产关系不大,但优先股也是股,其发行价格的确定正常是要高于净资产的,而优先股又有债的特点,所以与股息率也要有关系。但不管以哪方面为主,作为高盈利性的资产发行(优先)股,要参考市盈率,也要参考净资产值。如果从净资产角度考虑,历史上A股增发几乎全是高于净资产发行(港股的中资股增发仅有及个别一两次是低于净资产发行,如中石油H股增发),而A股增发只有是在股价极其低迷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增发价=净资产发行的,其他98%以上的增发都是高于净资产发行。如以浦发为例,浦发优先股的发行价高于净资产的概率是99%,浦发目前股价是9.83元,截止到年底净值应该是11元,所以最保守的发行价格是要在11元以上,另外浦发是高盈利资产,要有一定溢价,所以我自己预估浦发优先股的发行价有可能是12、13元甚至以上,如认购浦发优先股的资产以12、13元的价格认购,浦发适当加大利润分红比例,那么对优先股的股东完成8%的股息率不是难事,而如果浦发的优先股发行价格假设是12元,目前A股股价是9.83元,市场资金会对其二级股价有个修复的过程,因我觉得很难出现优先股发行价格是12元,而二级普通股价格却维持在10、11元的情形出现,而正常情况下这个估值修复过程就是浦发的无风险套利过程,这也是当前为什么很多主流观点非常看好银行股的原因之一。

另外说点题材话,很多同学对银行股不屑一顾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银行长期低估值是应该的,其实这只是表象,2007年牛市中,银行平均市盈率上到50倍也不是没出现过的,对于银行股的长期被低谷,根本原因是这些年银行的扩容给市场带来重压,这才是银行股长期被压制的原因,还有一层原因,是原本应该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的公募基金这些年来本末倒置,不但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相反却跟游资一样热衷炒作,这些也是A股市场长期非正常发展的原因,对此我不想展开深入讨论,但下面有两个页面值得看一下:

1、这是一篇一年前的文章,当时银行股就是在一片质疑中展开了估值修复的行情,而现在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2012年底银行是为什么起来的:
http://blog.eastmoney.com/hg2292/blog_131013421.html

2、这个页面,是告诉大家,QFII正在重复做一年前曾经做过的事情。
http://stock.eastmoney.com/news/cqfii.html

3、对于这个讨论的话题,个人看法,楼主发的这个讨论标题有点断章取义了,因楼主单独摘出“上市公司发行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普通股”作为讨论标题,其实这有点断章取义了,因在优先股细则讨论搞里,已经说了优先股有几种处理方式,其中“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后方可转换”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全部,而楼主完全不提其他不转普通股的方式,这样无形中就逼迫一些压根没认真看细则原文的同学按错误的思路去延伸了,其实细则里面说的很清楚,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对于是否也转换普通股是另有规定的,要从其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