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证 瘀证治疗的诊断要点
临证应注意辨寒热及虚实偏盛。热证血瘀主要由热邪、温毒等病所导致;寒证血瘀主要因感受寒邪而引起,多见于血脉及肢体经络的瘀证。单独的瘀证及气滞所致血瘀,一般属于实证的范畴;由于气虚不行、津亏不运及阳气衰微所导致的病证,以及瘀证日久,耗伤正气,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属于虚证。但严格说来,瘀证的虚证属于虚实夹杂的病证,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实即指瘀血阻滞。活血化瘀是治疗瘀证的基本原则。属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原因或病理变化者,则需配合其他治法。如虚证血瘀,宜配伍益气、养血、滋阴或温阳等治法。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 处方:生地黄20克,水牛角、石膏各30克,黄连、栀子、黄芩、知母、牡丹皮各12克,赤芍、连翘、玄参各15克,丹参20克,紫草20克,郁金、桃仁、红花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毛冬青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1~2次,肌肉注射。 寒凝血瘀 【治法】 温经通络散瘀。 【方药】 1.主方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当归12克,白芍15克,桂枝12克,细辛15克,木通、制草乌各10克,桃仁12克,丹参2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1次,肌肉注射。 气滞血瘀 【方药】 1.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当归、赤芍、桃仁、郁金各12克,红花、柴胡、枳壳、川芎各10克,土鳖虫、郁金各9克,生地黄、牛膝各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五灵止痛胶囊每次1—2粒,每日2次。 正虚血瘀 【治法】 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 1.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黄芪20克,当归、赤芍各12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若偏阳虚者加熟附子12克,肉桂6克,干姜10克。偏于阴虚者,加生地黄、玉竹各15克。偏于血虚者,加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 2.中成药丹田降脂片,每次2克,每日3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