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膜病变论

 ahcxzc 2014-12-30



      “筋膜病变”为我国中、西医临床教科书上所未载病种。查英汉词典,也未载。
      2001年,笔者首次接触一右臀部肿块牵扯到腰部剧烈疼痛患者,经采用电针、拔罐治疗大大改善病况,继而为此定名为臀部筋膜病变,撰文“臀部筋膜病变案”并发表于同年《中国针灸》第 11 期。
      随着时间推移,郑氏对临床中大量出现的筋膜病变有了新的认识并摸索、探讨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在临证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小结于后,望专家学者斧正。
      一、筋膜病变的成因
      人体骨骼外覆盖着厚薄不等、形态不同的骨骼肌、肌腱、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皮下筋膜和固有筋膜组织。因人体的活动有时超出了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拉力、压力范围,继而这些部位的筋膜发生了病理改变:血肿、水肿、变形,这个过程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这些病变的筋膜就会增粗、增硬并粘连于附近的骨骼,继而影响到人体的活动功能,产生牵扯性和辐射性疼痛(也有的人,因体质自愈能力较强而可以自行恢复;少数筋膜病变因发生的位置处于人体活动很少触及的部位,虽发生,也不会给病患带来痛苦),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中的不便和痛苦。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又由于筋膜病变组织属低密度结缔性软组织,现有的成像仪器均无法显现,继而给长久不愈的病患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同时,也给临证医师带来挑战。
      二、筋膜病变发生部位及好发人群及年龄分布
      根据郑氏临床挑选的100例病案,筋膜病变的发生部位如下:
      髂嵴 6%
      髂骨翼 17%
      髂后上棘 7%
      髂窝 1%
      肩胛骨冈上窝 16%
      肩胛骨冈下窝 9%
      肩胛骨内侧缘 5%
      肩胛骨外侧缘 8%
      肩胛颈 6%
      肩峰 3%
      掌骨 1%
      桡骨 1%
      肱骨颈 5%
      尺桡关节 3%
      膝关节 3%
      踝关节 2%
      胸锁乳突肌 1%
      颈长肌 1%
      腰竖直肌 5%
      综上观察,人体的髂骨和肩胛骨为此病的好发部位,分别为31%和47%,腰竖直肌和肱骨颈等排位其后,块状骨的发生率远远高于管状骨,但为何颅骨的发病率几乎为零?可能是因为头部的筋膜,从人的出生到消亡,均处于极少活动的原因。上表未列出的发生部位,并不表示不可能发生。只要临证医师根据本文所提示的指征去接触筋膜病变组织,就可以判断此病是否属于筋膜病变。
      长期采用坐姿工作、伏背工作的群体:各类车辆的驾驶员、微机操作者、教员、企业工人……均是筋膜病变的高发群体。
      此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此病年龄分布为:
      青年(18——35)24%
      中年(36——55)63%
      老年(56——)13%
      三、筋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患主诉,医者通过指检,仔细按压疼痛部位及其周边地区,由轻到重、由中心向周边慢慢指检,如果检查到索条状或团块状的致密组织,质软、能移动或稍能活动,经用力点按病患呼痛,即可确诊为筋膜病变。
      由于此病的特殊性,临床影像学、检验科的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中的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试验均不支持此病的诊断。
      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有进行性消瘦和恶性疼痛,临床各种影像检查及生化检查均可支持并成立。
      与腱鞘囊肿的鉴别诊断:腱鞘囊肿包大,不很痛(大多不痛)且包块内可触及类似豆渣样的杂物。腱鞘囊肿大多发生于腕关节周围。其他部位很少闻及。
      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前两项疾病,临床检验均有较多的手段支持,不难鉴别。
      四、筋膜病变的临床症状及预后
      此病进程是以不适、酸胀、麻痹再渐渐过渡到钝痛、剧痛,其疼痛的特点是呈辐射状的痛,一是说不清道不明具体痛在哪里,如果医师仅凭患者口诉,就无法判断他的病情。二是有明显的牵扯性的痛——明明病变组织在臀部,痛感可以发生在腰部;在肩胛骨的病变,可以反应在颈部及其周围,如果临征医师仅凭病者主诉,就有可能造成误诊。因此,此病的确立,一定要求临症医师耐心细致地检查。不放过一个没有触及到的地方。本病预后良好。
      五、筋膜病变的治疗
      本病早期,既处于充血、水肿的阶段,西医的激素投入可以起到消炎作用,可望恢复健康,郑氏研究的松解方法,也独树一帜且疗效彰著;但一旦到了晚期,即病变部位已经成团块状、索条状时,封闭疗法便告无效。郑氏研究的松解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可资临床医师参考:
      A、对位于浅表层的筋膜病变组织(如肩胛冈上窝、下窝、膝、踝关节)的,均以一次性三棱针直剌1——3针,再以合适的抽气罐置于针孔处拔罐,留置10——20分钟,起罐、拭血、消毒。3——5天一次。直到病变组织吸收恢复原状为止。病患如经1——2次治疗后,感到病变组织已不妨碍生活和工作,无需继续治疗时,亦可停止治疗。
      B、对腰部竖直肌的肌外膜和束肌膜的病变,可采用走罐方式:以大或中号抽气罐置于已涂抹过润滑油(郑氏偏爱某港商生产的活络油)的部位,抽去适量空气,沿变粗变硬的病变组织上、下走罐,一侧以5——10分钟为宜。
      C、对臀部肌肉深层的筋膜病变组织(视情况而定,如果人瘦皮薄,也可直接泻血拔罐),一般的泻血针已难达病所,因此必须用长度适当的针灸针,直剌病变筋膜的两端,以疏密波予以电疗,10——20分钟后,以大号抽气罐吸拔10——20分钟。清毒后起罐。
      D、以上各类筋膜病变治疗后,均需艾灸10——20分钟。
      E、辅助治疗:郑氏在长期实践中,试用过很多家中药局方,从中筛选出《内外伤辩惑论》中的“羌活胜湿汤”较适合此病的辅助治疗,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羌活15 独活15藁本15防风15川芎10蔓荆子15甘草5水煎服。
      典型病例1:周XX,女,76岁,福建武夷山市人。自诉腰痛剧烈半月余,经多家二甲医院各类检查,不能查出病因,遂交待贴伤湿止痛药膏。不效。但医亦无法下药,遂至郑氏处求治。见其痛苦难当,坐立不安,想其夜晚熬眠之苦!经检查,确未见其他阳性征,惟右后腰肋骨下大面积痛而已,忽忆及臀部筋膜病变患者之苦类似,猛想:莫非其髂窝内侧有病变,辐射至上部疼痛?拟诊:髂窝筋膜病变。嘱其左侧卧并团身抱膝,使髂骨突出,以四寸长针灸针两枚,自其诉痛处分别下针,通电15分钟后,重灸十五分钟,并与活血去瘀汤药两剂,嘱分两天服。当晚电话随访,说稍好些;第二天效方不更,再依样画葫芦。第三天去她家针灸时,说已大好。更进一方。第四天再去她家,说不痛了,不想做了,好了。千恩万谢,难以言尽。
      典型病例2:韦氏兄弟,兄四十二,弟三十三,双双感到肩背不适,有酸痹感。于是到相邻休闲场所办卡保健。背上满是拔罐后的痕迹。无效。经人介绍,来郑氏处就诊。经查,双人均是肩胛上冈筋膜病变。于是泻血、拔罐、艾灸,仅一次,欣喜对曰:不痛了,没事了。随访数周,未见复发。(这是症状初起时的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3:刘XX,女,59岁,自诉腰痛年余,近数月加剧,弯腰时尤甚,洗衣、洗菜均无法完成,多家医院诊治均告无果。检其双髂嵴下缘,分别可触及圆形、长条形结节体数个(左3右4,直径在0.5---1.5CM),诊断为臀部筋膜病变。分别予以电针、拔罐、艾灸,前后治疗了近两月,以上结节除右侧尚余一颗较小结节状物,全部消除。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结论:筋膜病变这一医学边缘病种发生率高,覆盖面广,实属常见病多发病,根据郑氏的研究:此病诊断不难,治疗简单,疗效确切,值得在医学界介绍、宣传、推广,以符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之需求。恳请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这一病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以本文为基础,从中找到更科学的命名并立项、研究、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