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怪不奇就不叫潘天寿,看看这位大师如何天惊地怪!

 钩玄馆 2014-12-31

“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这是当年八十高龄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在发现潘天寿先生这位“年仅弱冠才斗量”的奇才时,写给他的一副对子。当时,潘先生还不到三十岁,然已表现了这位农村业余美术爱好者的非凡的才华。


吴先生这副对子,对当时初出茅庐的潘天寿先生来说,或恐是过奖,然而,今天看来,却正是他的国画艺术的最大特色,可谓是慧眼识真才!潘天寿的画不仅趣奇、意奇、格奇、笔奇,而且用墨、用色、用印以及书法、落款也都是非常奇特。


一、用墨



墨为五色之主,然须以白配之,则明。老子曰:“知白守黑。”



画事以笔取气,以墨取韵,以焦、积、破取厚重。此意,北宋米襄阳已知之矣。



用墨难于枯、焦、润、湿之变,须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即得用墨之要诀。



墨非水不醒,笔非运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二者不能偏废。


二、用色



色易艳丽,不易古雅,墨易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足以济用色之难。



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而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也,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三、疏密虚实



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能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



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事乃成。


四、画史



中国艺术,在魏晋南北朝,被外来思想与外来式样引诱了以后,中国艺术的本身,获得了一种健全充实的进展力。自隋唐五代至宋,一直进展,混交艺术的命运,渐渐变成了独特的国世艺术。二则也困此朝代的各帝王,盛行提倡,创立画院,以促其长足的进展。所以这时代,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人,已认定文学与绘画,为一致的事件,在微妙结合中,感获了艺术的最高原理。所以此时代的绘画,实为千载一时的伟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