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补血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1-04

当归补血汤

  元·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一两  当归酒洗,二钱

  上fu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大病血脱,肌热烦躁,困渴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

  【方论选萃】

  明·吴昆:男、妇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此方主之。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因劳役,

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家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

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

,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医方考》)。

  清·张石顽:气虚则身寒,血虚则身热,故用当归调血为主。然方中反以黄芪五倍当归者,以血之肇始本乎营卫也。每见血虚发热,

取发散之药则热转剧,得此则泱然自汗而热除者,以营卫和则热解,热解则水谷之津液,皆化为精血矣(《伤寒绪论》)。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厥阴药也。当归气味俱厚,为阴中之阴,故能滋阴养血。黄芪乃补气之药,何以五倍于当归而又云补血汤乎

?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又有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血矣。经曰阳生则阴长,此其义耳。讱庵曰:病本于劳役,不独伤血,而亦伤

气,故以二药兼补之也(《医方集解》)。

  清·陈修园:凡轻清之药皆属气分,味甘之药皆能补中。黄芪质轻而味微甘,故略能补益,《神农本草经》以为主治大风,可知其性

矣。此方主以当归之益血,倍用黄芪之轻清走表者为导,俾血虚发热,郁于皮毛而不解者,仍从微汗泄之。故症象白虎,不再剂而热即如

失也(《时方歌括》)。

  清·唐容川:此方以气统血,气行则血行,外充皮肤,则盗汗、身热自除;内摄脾元,则下血、崩漏能止(《血证论》)。

  【按语】

  血脱之后,脉见虚大滑数,此虚阳外越之象也。盖气为血帅,血为气配,失血之后,气随血脱,故脉大重按无力焉。容色晄白,动则

汗泄,是其征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须补无形之气。故尔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取其益气培元之用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