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浪漫气质的作曲家:舒曼

 阿里山图书馆 2015-01-04

                        天才型的音乐文学家

Schumann

(1810-1856)

舒曼

19世纪的音乐家中很少有人能集作曲家、文学家、评论家和思维启蒙于一身,但舒曼却是其中之一。他也是疯狂和天才的代表,令人欣羡的爱情和爆发的创作力都使他成为谜一样的人物。

舒曼用短暂的一生写出改变历史的音乐评论,少了他的高瞻远瞩,古典音乐界势必遗失更多的明日之星。他以全方位的音乐、文学才华,延续了艺术改革的契机,为浪漫主义带来了勇气。

饱读诗书的好学少年

         
                  舒曼在茨维考的老师孔曲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 1810年6月8日生于德国萨克森的工业城茨维考(Zwickau);父亲是位作家兼书店老板,在茨维考创办印刷厂。他卖书也爱看书,这也影响到舒曼,所以舒曼从小就爱看书。这样的环境使舒曼很早就接触到文学,进而对他的音乐和散文写作产生重要影响。舒曼在7岁开始跟着管风琴老师约翰·歌特佛列·孔曲学钢琴,常和邻居的孩子们合奏,9岁曾尝试创作一些舞曲。10岁那年父亲带他欣赏钢琴家莫舍勒兹(Ignaz Moscheles)的音乐会之后,才引发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和研习的心愿。12岁时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管弦乐团,写了一首诗歌,研究莫扎特、海顿和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韦伯。尽管如此,少年时期,音乐在他心中还是属第二位,次于文学。他特别喜爱拜伦、歌德、席勒,还有黎希特。他的传记作家们说他将歌德的《浮士德》熟记于心,并且常常朗诵。少年舒曼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写了一篇关于艺术和诗歌的论文,一直是个快活的年轻人。巧岁时,他变得消沉、冷漠、忧郁——也许是开始寻找一个在他范围所及之外的宇宙。16岁时,家中接二连三地发生不幸:父亲去世,姐姐自杀身亡。他的音乐学习生涯也只好中辍,转而沉浸于拜伦和黎希特的浪漫派文学中。父亲死后,母亲希望舒曼学习法律。

成家立业的创作高峰
公元1840年,舒曼娶了克拉拉。这对舒曼的生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舒曼的创作高峰期。在此之前,舒曼承受着维克的轻视和压力,又为婚姻的官司而心力交瘁,直到和克拉拉结婚之后,所有的纷争才都烟消云散。在精神上,舒曼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能够把全部心力放在作曲上。婚后的快乐幸福激发了舒曼丰富的创造力,这一年他扎扎实实地一首接一首,写了100多首美妙的歌曲,及3套从未被写过的音乐传奇故事:《声乐套曲》(Liederkreis)、《妇女的爱情与生活》(Frauenliebe and Leben),以及《诗人之恋》(Dichterliebe)。1841年,舒曼尝试写大型的交响曲,把钢琴曲与歌曲中流露的浪漫情趣,植入到古典样式的管弦乐曲中,写作了《降B大调第1交响曲(春天)》,获得反响后,便陆续创作《序曲、诙谐由与终曲》、《第4交响曲》初稿与《C小调交响曲》。

                  
                                克拉拉

1842年,在克拉拉的鼓励之下,舒曼又有了创作室内乐曲的欲望,此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钢琴五重奏》是为克拉拉写的,乐曲一开始所呈现的活力、生气和热情,不但展现了舒曼对幸福婚姻的满足感,同时也是舒曼克服现实逆境之后,发自内心的胜利呼声!在《钢琴五重奏》完成后的几个礼拜,舒曼又开始写另外一部《钢琴四重奏》,他好像深怕自己的想法会马上跑掉一样,不停地写。但是,有别于《五重奏》的热情,《四重奏》充满了诗意。克拉拉曾经说,这是舒曼最美的作品之一,听起来非常清新、动人,就像一首温暖的歌曲。

                
                 德累斯顿时代的舒曼夫妇像
婚后几年内,舒曼写了交响乐、室内乐曲和钢琴曲,这些作品让他跻身于世界最好的作曲家行列。其中许多作品是受他才华横溢的太太克拉拉所激励而谱写出来的。克拉拉因身为舒曼之妻而受人瞩目,但她本身也是一位相当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与编曲家。每当克拉拉和布商大厦(Gewandhaus)交响乐团一起公演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或和朋友在家里弹奏舒曼的《钢琴五重奏》时,她都可以想象到舒曼眉飞色舞的神情。克拉拉称职地扮演音乐家、良母和贤妻的角色。她曾经告诉舒曼:“从来没有人像你这么有天分看,我那滋长的爱与你的钦佩都不足以颂赞你的才华。”

                
                   舒曼和克拉拉的子女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