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地理学害惨了项羽。。。

 文侠书馆 2015-01-05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楚汉相争。骁勇善战的偶像型领袖项羽最后输给了喜欢耍无赖的刘邦,被迫乌江自刎。有人说,西楚霸王项羽在战场上鲜有败绩,可是他在地理学上的失误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巨鹿之战中,项羽击败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坑杀20万秦卒,俨然成为各路反秦军的首领。他把天下划分成18个王国,想方设法打击、铲除竟争者,培植忠于自己的力量。劲敌刘邦被排挤到偏僻的西南,分给他巴、蜀和汉中三郡。项羽是这样想的:巴蜀为旧秦流放罪人之地,其开化程度应该低于关中及东部地区。而且刘邦的部下都是江苏人,一定更不愿意久留于此,大批逃亡势必发生。

为了将刘邦封闭在这个角落里,项羽在刘邦的东面铸就了两道屏障。一是让章邯等三个秦军降将分治关中。让三个人互相制衡,不至于尾大不掉;项羽还不放心,又把魏王豹移到河东郡,改封为西魏王。从项羽的部署来看,是要将刘邦封闭在西部一隅,以三秦降将和魏王豹阻挡其东向,为的是争取时间,首先平定东部半边江山,然后回师西部,完成统一大业。

项羽算盘打得很美好,可惜现实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经过历代秦王一百多年的开发,尤其是修建了都江堰以后,巴、蜀和汉中三郡已变成了富饶的天府之国。不仅如此,巴蜀地理形势也很特殊。四周高山布列,中间平原宽广,陆有剑门之障,水有三峡之险,是良好的战略后方基地。所以项羽等于亲手将一块肥肉送给了刘邦。

项羽最大的失策还是地理的无知,他留给自己的那块地方——彭城(今徐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周围无险可守,一旦遇有战事,便会四面遭敌之牵制和骚扰。

决定项羽命运的固陵之战,战场仍然对他很不利。因为自固陵(河南大康南)至垓下(今安徽灵壁南沱河北岸),不仅全是平原旷野,毫无险阻,而且河道纵横,湖泊、沼泽很多,既不利于以寡击众,亦不利于骑兵驰骋。在这样的战场上,以骑兵为主的楚军难以发挥优势。项羽本人最后因陷于大泽中而被汉兵追击的事实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项羽最终被屡战屡败的刘邦逼得乌江自刎。《史记》上说,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足够了。如果他能读过几本地理学的书,也许就不会是这个下场了。      (摘自《偷窥历史学家的书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