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译注:第三十章敦化

 江山携手 2015-01-06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王、武王都是儒家推崇的榜样。尧、舜仁慈孝友,不以天下为己私,贤者当之;文王、武王除暴安民,以德治天下,天下颂之。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都是孔子学习的对象,孔子不少思想原则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而来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两句话,成了道统论的雏形,屡被后儒所称道。其次,从自然界来看孔子。自然界最广大的东西莫如天地日月,孔子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礼记正义》曰:子思申明夫子之德,与天地相似,堪以配天地而育万物。

最后,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比喻孔子的博大宽容,用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来形容万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万物活活脱脱地生长,天地无声无息地化育,这就如同圣人的道德作用。

这里是把孔子描绘成中庸之道的典范,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了。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宪章:遵从,效法。)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上律天时:上达天命变化的玄机。律,认识。天时,自然变化的时序。天命,时机。下袭水土:下知地理风水变化的神妙。袭,因袭,相合,适应。水土,地理山川,风水变化。)(孔子远宗尧、舜之道,近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同。持载:支持承载。覆帱(dào):覆盖。)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就如同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共同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敦化:敦厚纯朴,潜移默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所以伟大的原因啊!

 

【史例解读】               

以经书怡人之德

李先,字容仁,后魏中山庐奴(今河北省唐县西南)人。少好学,师事清河张御,御奇之。始仕苻坚,后慕容永闻其名誉,迎聘为谋士。每一进策,所向皆胜。累迁博士。

太祖询问李先说:天下什么书最好,可以怡养人的品德,启迪人的智慧?”李先回答说:只有经书。三皇五帝治理国家、教化天下的大典,可以丰富君王神鬼莫测的智慧。太祖又问:天下书籍共有多少?怎样才能全部搜集齐全?”李先回答说:伏羲开创的制度,各代帝王沿袭相承,传承到现在。世代留下来的国记、天文、秘谶之类的典籍无法统计。陛下确实想收集完备,就当严令天下各州郡县搜集呈送,君有所好,收集也就不难作到。于是,太祖颁令天下,典章经籍才得以集中而保存下来。

 

不听忠言,必招祸患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为讨好妲己,就命手下的人给她打造一双象牙筷子,工匠们日夜辛苦地雕琢,在筷子上雕了游龙戏凤的图案,很是精美玲珑。纣王见后,十分欢喜,上早朝的时候,就拿给大家伙儿看,一群浑浑噩噩的大臣,都点头称赞。只有纣王的叔父箕子默不做声,面色凝重。

纣王一见,大觉扫兴,于是就问箕子。箕子抹了把眼泪说:大王,一双象牙筷子不足为奇,但是有了它,那些陶制的杯碗就不相配了,非得金樽玉盘不可;有了金樽玉盘,那就要盛龙凤佳肴;既然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能再穿粗布的衣服,住土窑竹棚了;凭彩栏,临秀屏,夙夜听歌赏舞,这才更加舒服啊。由此看来,由俭入奢是很容易的。而如今各国都在增加生产、富国强兵,大王怎么能终日昏昏呢?象牙筷子是奢侈的开端啊,它使我预感到我们大商天下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纣王一听大怒:你不要在这危言耸听。我的大商朝现在国盛民富,有你要担心的吗?不就是一双象牙筷子吗?用得着这么小题大作吗?天塌下来我一个人顶着就是,你真是瞎操心。纣王不听箕子的劝告,日后变得更加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结果没几年,诸侯兵变,就有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纣王大势已去,最终在鹿台抱柱自焚。

   苏轼说:一炬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一双象牙筷子,在纣王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但箕子能够见微知著。但是纣王不听,这样的小错误不觉得是错误,所以也就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不知道加以改正,最终走向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