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津新区来历

 秋天的海 2015-01-06
“十二五”期间,襄阳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力攀高峰,2015年全市GDP力争达到4000亿元,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努力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实现宏伟发展目标,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华说:“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向具有较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迈进。”

  挺起产业脊梁

  襄阳跨越式发展,建设高标准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在规划全市“十二五”发展蓝图时,全市牢牢树立工业兴市、产业兴市不动摇,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襄阳的优势产业和支撑产业是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龙头产业是促进襄阳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襄阳将形成100万辆整车、200万根车桥、180万台发动机的年产规模,汽车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中国汽车名城,湖北千里汽车走廊的中枢。

  多腿走路,多点支撑,成为襄阳的共识。“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发展壮大食品、纺织、装备制造、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食品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纺织、装备制造、建材冶金工业产值均突破500亿元。同时,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到那时,全市将形成2家(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和风神汽车公司)产值过500亿元、10家(东风德纳车桥、神龙工厂等)产值过100亿元、10家(三环车桥、金鹰轨道、金洋公司等)产值过50亿元、100家(回天、台基等)产值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群。

  襄阳是农业大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潜力无限。

  襄阳将按照“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重点抓好小麦、水稻、油料等十大农产品生产板块,力争奥星粮油、梅园集团、襄大农牧等企业产值过百亿,金华、祯德、鲁花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值过50亿元;襄州、枣阳、老河口、宜城成为百亿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百亿农产品加工县市。努力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全市跨越发展的另一重要增长极。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以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为目标,着力发展一大批年交易额过20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的辐射带动周边商贸的区域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力争商贸物流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同时,以建设区域性信息服务中心节点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应用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以及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市场中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业。以建设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基地为目标,充分利用山、水、城、洲的自然禀赋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重点建设古隆中、习家池、襄阳古城、岘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力争旅游产业增加值突破180亿元。

  做强支撑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襄阳已发展成为雄踞中华腹地,联接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此交汇的焦柳、襄渝、汉丹三条铁路和福银、二广两条高速公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源远流长的汉水通江达海,两条国家一级通信传输网干线和一条数字干线微波线在此经过,东风公司、航空航天、兵器兵装、新兴际华、中国南车等一大批国家骨干企业和现代化产业集群在这里迅速崛起,襄阳已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网络中心和重要通信枢纽、南北物资流通的重要集散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积极搭建吸纳聚集各类要素平台,进一步增添经济发展的动力。

  园区、开发区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保证项目落户、产生效益的保障。整合园区、开发区资源,做大做强发展平台是推进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襄阳大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力争国家级襄阳高新区产值突破3000亿元,跻身全国20强,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争取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千亿级开发区;襄州、枣阳等13个省级开发区工业产值均突破300亿元。加快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园、深圳工业园、余家湖工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襄阳作为内陆城市,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是推动襄阳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市确立了加快推进项目兴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拟建立总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项目库,五年累计投资8500亿元以上。

  同时,抓住区位优势,全市将加快汉江综合开发、襄阳机场扩建等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构建铁路大动脉、公路大网络、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的立体型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不仅如此,襄阳还将加快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组织建设,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襄阳将加快推进创新型襄阳建设,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使襄阳成为全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示范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把襄樊学院建成具有特色优势的综合性大学,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一流的国家示范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建设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襄樊学院理工学院,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力推城市化

  “十二五”时期,襄阳将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用现代城市理念建设“一主”“两副”和“一花园”,把城镇建设与发展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培育,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重要抓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主”,即襄阳中心城区,依托山、水、城、洲等资源禀赋和内外环等基础条件,大手笔、高标准谋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品位,着力构建“一线串珠、二线环绕、一江(汉江)两河(唐白河、小清河)两山(岘山、鹿门山)、一洲(鱼梁洲)四城(襄城、樊城、襄州、东津)”的中心城区发展新格局。重点谋划推进东津现代新城、鱼梁洲生态城、庞公滨江新城、襄阳古城保护与开发、汉江岸线开发、隆中风景区、岘山城市森林公园、鹿门山风景区、城市景观大道、襄南大学城、樊西工业新区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发展东津、牛首、欧庙、尹集、伙牌等5个卫星城,东津、牛首、欧庙建成区面积分别力争达到20平方公里,尹集、伙牌建成区面积分别力争达到10平方公里。“两副”:支持枣阳市建成5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支持老河口市城区和谷城县城关镇相向组团发展为5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成为襄阳的两个副中心城市。“一花园”:支持保康县城关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建成生态花园城市,2015年人口规模达到55万人。

  推进南漳、宜城与市区一体化,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把襄阳建成经济繁荣、产业发达,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宜业宜居、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中心城区GDP达到1600亿元以上,成为引领襄十随城市群发展的龙头、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使整个襄阳成为经济繁荣、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东风劲吹千帆举,众志成城伟业兴。襄阳跨越发展的各种基础和条件已备,588万襄阳人铆足了劲,正朝着宏伟蓝图扬帆奋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