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中国的四大元素说起
有人说,中国古代神话也有四大元素,称为:离火、息壤、真阴水、无是风。
其中,离火,是南方的、天上的阳火;真阴水,是北方的、地下九泉中的阴水;无是风,则是无方向、无时间的阴阳之风;息壤,是玉皇大帝的东西,是能够自己往出生长的神土。
按华夏民族的传说,这四种元素都是超出世人居住范围的灵物,是人欲求而不可得的东西。四种元素的说法,不知来源何时,但此传说确有之。这四大元素既与五行有关,又与八卦有源;但却与五行不同,与八卦有异。其中,无是风不在五行之中,息壤不在八卦之中。而五行之中的木与金,八卦中的天、地、山、雷、泽均不在四大元素之中。不管是五行,还是八卦,火、水、风属于不实之物,却对人的作用很大,都是对生灵起重大作用的元素。而与人紧密相关的,如:木、金属于可造形之物,天、地、山、泽、雷可函养人类和环境,都不属于四大元素。(雷虽表象是虚物,但因声震人间,表开天启地,所以是实物。)很明显,四大元素是人们意识中的神灵之物,不在人间;是普通人拿不到的,却是能使天地之间产生活力的东西。
四大元素之中,最值得一说的是息壤,因为在很多古籍之中都有息壤的记载。
息壤,是传说中上天的神土。《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看来,鲧和禹在治水时,都是利用了土,也就是息壤。特别是鲧,从玉皇大帝那里偷来息壤,这是决不允许的。所以没等鲧治完水,玉帝就把息壤收了回去。鲧是靠息壤填埋和堵塞洪水的,没有了息壤,自然治水失败,只能被舜帝命祝融杀于羽山之侧。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求来息壤堵住水眼,又把堵水之土疏通开,使洪水汇向海洋,结果是治水成功,安定了九州大地。
以此看,玉皇大帝的息壤好象是创造大陆的宝物,没有息壤,人间就是海洋泽国。这与地球以水为主的事实,是相吻合的。
息壤定九州,所以九州也成了中国人所居天下的简称。九州是指:
正东的申土阳州,东南的农土神州,正南的沃土次州,西南的滔土戎州,正西的并土弇州,西北的肥土台州,正北的成土姊州,东北的隐土薄州,加上中土冀州,
古人非常重视土,特别是黄帝以后,所定的九州也都突出体现“土”。九个州各代表一种土,不能说与四大元素无关,也不能说与息壤无关。土是人生之本,所以地和山都属土。地是母,所以母亲就是大地,属土,是养人,养天下之物的地方。
中国人的观念中,土是最重要的东西,寓意也最深刻。晋公子重耳接到别人打他用的土块,高兴的不得了,后来他真的得到了国家。
这些说法都是神话,是古人用以寄托崇拜对象的一种方法,不是真的。
|
|
来自: 東泰山人 > 《文化学\国学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