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学习笔记(2008-07-16 17:48:03)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对原文的理解: 大道被荒废、被诋毁之日,必有仁义之士起身维护;一旦有人恣意标榜自己有大智大慧,就要提防其是否为有所企图的欺骗;家庭里亲戚之间矛盾闹得彼此不和时,一定会有孝道仁慈的人出来调和;国家混乱动荡之时,必会有忠贞之臣子力挽狂澜。 对本章的体会: 老子只是描述了几种常见的现象,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道”使之然。为什么呢?道是一种决定世间万物本来属性及运动规律的客观存在。道的作用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根本不可能被荒废的。当人类在某时某刻、某个局部陷入迷茫时,道必催生出仁义之士点醒世人,“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道之存在,无影无形,无法描述,重在体验,真正的得道之士是“深不可识”、“旷兮其若谷”的,岂会是如此张扬之人?张扬之人,非奸即诈,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严加防范。亲人失和,必会有孝慈之人出面“解其纷”。国家昏乱,会伤及万千众生,满朝文武皆普天下栋梁之材,危难之时,怎么可能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呢?能临危不惧、以身救国者不就是那个忠臣吗? 老子就生活在一个混乱动荡的年代,或许有人会质疑老子:您说“道”如此之玄妙,为什么当今的世道还那么乱呢?老子用坚定的信念告诉人们,不要因为一时一事的动乱就动摇对道的信念,要用发展和长远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更,越是混乱不堪的时候,越要沉着冷静。在更长的时间尺度里,一切纷扰都会得到最终的解决,老子对此充满信心,也希望我们对此充满信心,用智慧和定力去面对纷扰复杂的局面,而不要因怀疑而失去信心和勇气。自老子以来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历史上发生的无数次活生生的事件,已经充分证明了老子的这一论断。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大道被人为废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显示出仁义和仁义之士的难能可贵;当有大的智慧出现的时候,才可以揭露大的虚伪与谎言;当家庭里亲人失和的时候,才看得出来谁是孝顺仁慈的人;只有当国家昏乱的时候,才能清楚地知道谁是真正的忠臣。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
|
来自: hxf80688188 >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