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中学生古诗词朗读视频所想到的(王德庆)

 江山携手 2015-01-11

最近,一个叫梁逸峰的学生火了,他是一个香港中学生,因为一段古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很多人记住了他。

这个时代的网络,天天都在上演着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秀”,也就不断地诞生着各式各类的“奇葩”和“另类”,频频夺人眼球之余,也因为充斥着大量的无聊低俗,逐渐让人麻木并因此而淡然。但这一个视频却因为朗诵古诗词而使人津津乐道,带给人的是别一番味道,让我们这些教了这么多年书的老师始料未及,同时也平添了些许兴致。

其实这位梁逸峰并不是专门为“秀”而来,而是参加香港学校朗诵节的表演而一炮打响,这不能不让人思考个中原因。

梁同学朗读的最大特色就是丰富的表情。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晏几道的《南乡子》经过他的朗诵,顿时诗味盎然。只见他时而张望,以示在期盼朋友;时而扯嗓呼唤,一副倾诉衷肠模样;时而垂眼低头,流露出幽怨惆怅之情。虽然他用的是粤语,却能够清晰的传达诗歌的情意。这样的朗读方式我们很少尝试,因此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会强调要有表情的朗读,但真正落实起来,恐怕我们会更多地强调声音的效果,即用语音、语气、语调等凸显诗意,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节奏的变化来表达蕴藏的情感,很少会利用丰富的表情来传情达意。这位聪明的中学生可以说敏锐地抓住了一个能够很好诠释诗意的方式,并且用轻松乃至有点喜感的吟诵风格表现了出来,让观众欣喜乃至惊艳!

这是一种巧妙的古诗词演绎方式,丰富的表情能够引领观众进入诗的情境中,并很容易感受到诗人写诗时的情状,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的创作意图,品味到诗歌的妙处。现在想想,古诗词朗读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利用眼神、脸部表情、肢体动作之类的“身体语言”,似乎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朗诵中理应达到的效果。

有人或许认为这种朗读方式不够规范,甚至有点夸张,属于旁门左道,不可登大雅之堂,我却不能苟同。古诗词毕竟已经远离今天的时代,远离时下学生的生活,那些形式、表述、情感等也会与今天有很大的距离,只有调动各种手段,运用一切有效方式,才能缩短学生与古诗词的时空感,让他们快捷深入地理解这些古文化的精品,这种做法是必须大力倡导的。夸张的重音、夸张的停连、夸张的语调、夸张的语势、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对于诗情的张扬和诗意的释解都是极其有效的,对于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也肯定是有帮助的,这样的教学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再进一步思考,香港的中学生敢于打破固有的行为模式,勇于创新诵读方式,也许是偶然,但不能不让我们反省日常的古诗词教学,是不是方式太过于拘谨,太过于呆板?是不是意图太过于浅薄,太过于功利化?是不是不太重视古诗词教学,不太重视古文化的浸润?是不是未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未能释放学生的创造力?这些恐怕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严肃的问题。

事实上,教学中的古诗词朗诵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每次公开课都会让人失望,不但学生不知道怎么读,就 连许多老师也不会读,不是平淡无味,就是听起来像在读其他文体,完全失去了古诗词本身应有的韵味。近日余映潮老师来南京上《陋室铭》、《风雨》两课,恰逢南京因雾霾停课,只好由年轻教师充当学生,课中余老师对这些“学生”的朗读多次评价:“朗读得不好!”“再读,还不行!”老师们现代文、古文的朗读水平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古诗词了。这样的事例绝不是耸人听闻,但愿老师们能重视并提高这一能力,让杞人不再忧天。

古诗词的诵读看来不再是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不再是个一层不变的教学摆设。梁同学的表现告诉我们,这是个值得我们探究的教学空白,是一种值得我们实践并强化提高的教学艺术。

据此推理,这段视频真正的意义还在于开启了我们的思维:古诗词朗读是否还有更多更广的拓展空间?

答案是肯定的!

古诗词诵读可以向表演化发展。通过声音形象、神态表情、肢体语言等表演方式,全方位刺激观众的感觉器官,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这方面梁同学已经做在前面了,让我们看到了这条路径的切实可行。当然,他的尝试还只是浅层次的,他的表情动作还不尽准确,尚有提高的余地。

古诗词诵读可以向戏剧化发展。有人将《石壕吏》改编成课文朗诵剧,不也是一种有益也有效的尝试吗?《清明》一诗的改编也是非常著名的例子。一首短诗竟然可以改编成不同的剧本,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创意活动。这里举出两种改编例,其一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二是: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我们调动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相信这样的素材真不会少,相信学生的表现也绝不会令我们失望的,相信这样的诵读会令人兴味盎然的!

古诗词诵读也可以向歌吟化发展。古诗词的入歌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想想那些古代老夫子、小夫子摇头晃脑全心投入地哼唱古诗词的情景,绝对是有滋有味的一种精神享受;邓丽君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曾让多少人痴迷?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改编成《水浒传》主题曲后又被多少人传唱?毛宁的《涛声依旧》对古代名诗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全新演绎,带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感觉!从古诗词朗读的角度来说,这种创新的演绎方式另辟诵读新径,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歌咏艺术。如果教师们能真正地从不厌其烦的串讲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编自唱感兴趣的古诗词,想必又是一种极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产生的效果一定超过老师的侃侃而谈。

古诗词诵读还可以向情境化发展。首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为这种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诗人的介绍、诗歌背景的展示、诗歌环境创设,诗歌文本的同步呈现,这些对大多数学校来说都已不是问题。画外音的录制、音乐的配合、各种音响效果的烘托,这些技术大部分学生自己就能操作。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强化朗读的效果呢?情境的营造,氛围的渲染,无疑会让古诗词朗读锦上添花的。当然,情境化教学还可以有更实质的方法,比如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他们主观的情景创造达到与古诗词客观的情境世界契合的状态,进而更好地读懂原作。将《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放在一起朗读,通过两相比照来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构思若干电影镜头,在画面的想象中诵读诗歌,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中古战场的气氛和诗人激越而愤懑的心绪。运用联想想象的诵读可以更真实具体的创造情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果我们真的在朗读上打开了思路,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一活动再搞大点,我们可以开设古诗词吟诵课,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举办古诗词文化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寻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活动中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中央电视台既然能够在全国组织汉字听写比赛,组织策划古诗词诵读比赛也是理所当然的。

梁逸峰同学的古诗词朗诵,最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突破,因此我们不能只是把它当做一场“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