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人吃点心--饼说之二

 苏迷 2015-01-12

老凡

苏州的大饼店,下午一般都还有“羌饼”供应,咋一听,就能让人联想起西域风情因而有说这本是回民食品,也有说它是军粮。但也有一说,则认为此饼应称为“伧饼”。白崇懋先生曾在他的《草炉饼?伧饼》一文中作过考据:“有人著文,认为‘羌’字不对,因为饼与羌人无关,据余嘉锡《释楚伧》,‘羌饼’应为‘伧饼’;余先生依据慧琳《一切经音义》中引《晋阳秋》:‘吴人谓中国人为伧人,又总谓江淮间杂楚为伧。’这‘中国人’实即中原人,对吴人来说就是北方人。做饼还是北方人在行,这饼自然与北方人的称呼有关,六朝时吴人既称北方人为伧人,他们所做的饼也自然是伧饼了。‘伧’今音为Cang,但古音为Qiang。”严格地说,所谓“伧人”应是如今苏北、淮南以及鲁东南这一片区域,属于“三楚”之外的“杂楚”地带,因而“伧”也就带有明显的贬义。我在撰写小说《传奇唐伯虎》时,曾注意到这个字,在一封唐伯虎回复王宠邀约的手札中,唐伯虎就曾用过“穆伧”这一词,以表示他对都穆的蔑视。

说不上从什么时候开始,羌饼逐渐开始淡出了市场,二十多年前,上海、苏州一带还能算流行。可到了今日,羌饼在苏州也基本算是绝迹了,我所知道仍在卖它的,只剩下王天井巷,靠近马医科小菜场的那一家了。其实羌饼也蛮好吃的,虽说没有馅,但因为它的发面比大饼重,而且又是水煎的,吃起来又松又香,口感真的很不错。羌饼才是当之无愧的大饼,一个饼和一锅生煎馒头一般大。卖起来,切成一角一角称斤两,好像以前一斤才卖四毛钱。

还有一种称之为“老虎脚爪”的点心现在很少见了,顾名思义,它的得名应该是因为形似“虎爪”。老虎脚爪做起来不容易,先将和好的面团,揉成一拳大,轻轻压一下,然后等分切三刀,稍稍掰开,刷上饴糖水,等到大饼油条落市后,封炉前贴在炉膛里后再封上炉口,利用早市、夜市之间的空隙,用余火余温煨烤五六个小时后才成。取出后的“老虎脚爪”一只只油光焦黄,看着还真有几份像是老虎的脚爪,每年春游时分,这种点心向来是我行囊中的必备之物。去年我在平江路上见到过,但稍有遗憾的是他家卖的像是烤箱里出来,吃起来虽说也脆也香,但总感到有点像是向西点在靠近了。

居家而言,最常做的是“面衣饼”。也有人把它说成是“面饴饼”,取意为此饼“甘之如饴”,我觉得此称不是最合适,如若是加糖做成甜味,称“饴”似乎没问题,但要是做成了咸味,加入了韭菜等辛物,此饴又从何说起呢?

面衣饼的制作最省事,几乎人人都能。面粉中放些糖或盐,加水调成糊状就成胚料,水多水少也不讲究,若是喜欢吃咸的,在面糊里调入一些韭菜段,味道也更加好。起个油锅,用勺捞一坨面糊进去,再用铲刀摊成薄饼样,等到面糊凝积成片,翻个身略煎一会,饼色泛黄就算大功告成了。在袁枚的《隋园食单》中,只说它是“此杭州法也”。后读夏曾传《隋园食单补正》,才见识到了苏州面衣饼制法:“苏俗面衣,以葱油揉面成饼,而后入熯盘熯之,与杭之软锅饼绝不相类。”这段记述,让人不由联想起另一款名为“油汆面衣”的美味饼食。

三四十年前,油汆面衣可谓是比比皆是,家家饼店都有卖。饼身是圆的,直径大约六寸光景,周边厚一些,越往里面越是薄,最薄处一经油汆后,大小不等的圆洞都会露出来。厚处很好吃,松松软软,也有嚼劲,薄处味更美,既香又脆,绝对比“印度薄饼”要好吃的多。普通的,三分一只,加卧只鸡蛋一起煎,也不过就是八分钱,奢侈一些,正反两面都卧的蛋,也不会超出太多的预算。如果现在估价的话,合理区间应该在二至三元间。记得那时下课后,许多同学都喜欢拿它来当小点心。只是不知为什么,现在的店家好像都不太愿意卖这好吃又好看,而且价钱还不贵的油汆面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