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形意拳三体式的学习之见

 隐士的书屋 2015-01-13
 
原文地址:形意拳三体式的学习之见作者:悟若泉涌

形意前辈们传授形意拳都是以三体桩开始,三体式没有半年以上磨练,一般是不开五行的。形意拳式简,但是易学难练。为什么如此教法?盖基础难打。过去说入门先练三年桩,就是为了更好地把五行拳练好。李云师兄常说,把劲力练下去,练到腿上。也有人说,数月内把五行、十二形也学完,那是糟蹋好玩意了。我认为说的非常正确,照这么练下去,空有架子罢了,桩式不扎实,犹如汽车没做好平衡和四轮定位,跑起来就可想而知了。更有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基础打不好,在以后的时日里,即使遇到明师指点,由于身病早已养成,对于好东西想上身那就难了。

我的经历也是如此,桩功自认为下过很大气力,但是后来遇到米克俭师兄才知道,差得远去了。而且说我的基础没有打好。以致提高受到一定局限,需要花大气力改进。像他那样仅搓捶就好几年才开始站桩,每天汗流浃背,基础打得牢固,所以后来与人比武所向披靡,即使数个庄稼汉搬腿拽胳膊,休想撼动分毫。三体式功用之大令人咂舌。

惜现在商业社会,好武的多不愿花大力气站桩,愿去学习见效快的散打、拳击之类。更有甚者,多从应用入手,不求站桩,每日套路、对练不止,对付一般人很快见效。但要是遇到高手,自是如风飘败叶,挥手即去。形意拳三体式重要性多不重视,没有桩基础,摩天高楼岂能伫立云间?多在上面下功夫,才能打通劲路,降低减损,拳如巨炮。不仅是形意拳,就是少林拳也多讲站桩,没有桩架,气虚上浮,两足无根,应手即倒。所以若想真的练好形意拳,三体式必须下大气力。三回九转是一式,万法出于三体式,学者务须明了此意。

以养生为目的的,桩更应该多站,用于养气,以技击为目的,尤须下大力气,试看很多练家,打起拳来脚下不稳,不仅步伐不对,冲步更极少见到,怎么能够发出威力巨大的劲力?三体式站不好,外三合就不到位,遑论六合。以前学的不好,每次师兄见面都要纠正式子,时间看似省了,其实浪费很多。不会走,就想跑,贻害自身。

近来翻看李小龙专题片,其寸劲拳训练过程和手段并不符合传统,据说其英年早逝是受了电流刺激以提高肌肉强度,加大爆发力,创新精神可嘉。他是学哲学的,但是应该道法自然。须知他面对的多是人高马大的老外,对于他这个身材瘦削,仅1.7米的个子来说,打倒他们没有超人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现在看,他去电影公司应聘用的是形意拳,但是架子没有形意拳的套路成分。劲力据说他最崇拜的是郭云深,其截拳道寸劲拳与形意拳崩拳外形一致,都是拳眼向上。据说他也看过形意拳有关书籍,肯定了解形意拳发劲方法,但他那样的训练手段不是形意拳前辈们所采用的。可惜他不知道形意拳的核心,如果知道也能打出飞人的六合劲力来,他是不会采用那种戕害肢体的练功方法的。形意拳前辈们训练,沙袋都不用,我了解过太谷宋氏形意拳,前辈们都是通过练习内功、功架得到雷霆万钧之力,取法自然,不仅技击能力具备,速度、劲力绝冠,而且能享期颐之年。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就在这里,由此我很佩服形意拳前辈们,像师爷宋铁麟、尤其是师父田种兰之绝顶聪明。

现在的形意拳,很多已失其原汁原味,真传极少,理论汗牛充栋,能讲得清,演的出,身体力行的更是难以见到,多是夹杂了其他东西。老的故去,年少的很多人不再爱好,也很少有人下功夫,真下功夫的也很少能摸着正途,六合九要论宝典公开在世,不用杀得天昏地暗你争我夺了,可是多少人肯去了解研究?还有内功经,多少人能钻研的透?书上说天必生一奇人得之,也必生一奇人解之、应用之。在靠建功立业、保镖护院的年代才有宗景房、宋世荣出世弘扬开宗立派,在当今不靠武功吃饭的年代再出这种人,那就更可想而知了。

形意拳靠的是前辈们心血总结,有大成就者代不数人,以其功效卓著成为喜爱国术者的终生追求。究其原因,人才难得,真传难寻,好的东西就是得了也未必上的了身,也要综合人的素质、悟性及用功程度,没有特殊的天资和爱好和机缘,是不可想象的。

学习和锤炼也是自三体式开始,渐进五行拳、十二形拳、进退连环、四把等,但是越练到深处,还是觉得一个三体式就什么都有了,学了劈拳就想学崩拳贪多的念头不再有,很多套路也记不得了。形意取法自然,用之自然,归于自然,方是到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