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管角化症 汗管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汗管角化性皮肤病。类似祖国医学文献中的“鸟啄 疮”。临床以边缘角化隆起呈堤状,中央轻度萎缩凹陷为特征。好发于面部及四肢等暴露 部位. 本病大多在幼年发病,少数也可起病于成年。部分病人有家族遗传史,男性较为多 见,病程慢性,不易消失。 (病因病机) 肝肾不足、痰瘀凝结肌肤所致。 (辨病) 1 临床表现 开始时为一角化性丘疹,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环状、地图状、或不规 则形的斑块,边缘隆起呈堤状,斑块中央轻度萎缩凹陷,毳毛脱失。皮疹色灰黄、淡褐 或正常皮色,边界清楚,数目不定,大小不等。 本病多发于四肢、面部等部位,也可累及粘膜。发生在面部的斑片,边缘清楚多不 突起,腋下的损害角化萎缩不显著,在足趾、背侧、臀部等摩擦部位的边界显著,一在足 底受压处,表面粗糙不平略带疣状;、头皮受累可引起脱发;在口腔粘膜上皮损边缘稍隆 起、浸渍而呈乳白色;在龟头表现似糜烂性龟头炎。 一般无自觉不适。病程慢性,不易治愈。 2诊断要点 2.1.大多在幼年发病,少数也可起病于成年。部分病人有家族遗传史。 2.2、好发于四肢、面部等部位,也可累及粘膜. 2.3 皮损开始时为一角化性丘疹,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环状、地图状,或不规则形 的斑块,边缘隆起呈堤状。 2。4一般无自觉不适。 2.5 病程慢性,不易治愈。 3 鉴别诊断 扁平苔藓 皮损为多角形扁平丘疹,有蜡样光泽。色紫红,伴有瘙痒。 [辨证] 肝肾不足、痰瘀凝结证 皮损为角化性丘疹,.呈环状、地图状、边缘隆起;中央凹 陷,毳毛脱失,色灰、褐或正常,舌淡紫,脉沉细涩。 [治疗] l.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肝肾不足、痰瘀凝结证 治宜补益肝肾,化痰软坚。方选阳和汤加减。药用:熟地、 山萸肉、淮山药、菊花、枸杞、茯苓、夏枯草、白芥子、玄参、牡蛎、炙山甲、皂角刺。 1.2 成药、验方 1。2。1 新六味片,每次5片,每日3次。 1。2.2 小金片,每次4片,每日2次。 1。3 西药治疗 可试用维生素A,2.5--5万单位,每日3次。 2 外治法 红灵酒外擦,.每月Z一3次. [预防与护理] 1 不宜过用热水洗烫患处。 2、饮食以多食胡萝卜、南瓜为宜。 [古籍选粹] {诸病源候论。鸟啄疮候3 鸟啄疮,四畔起中央空是也。 [述评] 本病有遗传性,临床并不多见,中药治疗有部分消退的病例,效果如何、尚需在实 践中进一步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