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远 : 上个世纪清华附小的家长共同体

 石头屋6366 2015-01-14

女儿进入清华附小之后不久,正好赶上万圣节,除了学校里组织的欢庆活动之外,家长们自发地组织了一场万圣节活动。参加活动的家庭在自己的家门口做上标志,万圣节的夜晚来临的时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早已装扮完毕,浩浩荡荡地在清华园里“打劫”:“不给糖,就捣乱”。

气氛欢乐极了。

家长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彼此熟悉,孩子是天然的纽带,几场这样的活动下来,家长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共同体。不但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还交流彼此在研究领域内的心得。

而早在七八十年前,在三四十年代,清华园内,也有着这样的共同体。相同的是,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也大多是清华附小前身成志学校的学生家长。不过,那时的清华园,不像今天的清华这么大,学科分化也没有如此明晰,同侪之间的交往与联络,也不是完全因为孩子,更多的反倒是因为学术问题。家长之间如切如磋,导致了三四十年代清华学术上的辉煌。作家宗璞这样描述当时清华园里教授们的交往:那时清华的人文学科,精英荟萃。也许不必提出什么学派之说,也许每一位先生都可以自成一家。但长期在一起,难免互有熏陶,就会有一些特色。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为成志学校天然的滋养。

据清华老教授、农学家虞振镛的女儿虞佩曹回忆,当时虞家住在清华的南院,院子北边及东边是十所西式住宅,1到6号在北,7到10号在东。1号是赵元任家,3号是赵忠尧家,5号是梅贻琦家,之后张子高也住过这里,7号则是俞平伯家,住在附近的,还有李广田、马约翰和冯友兰三家。虞振镛喜欢打猎,但是技术不佳,有一年冬天去颐和园打猎,打了一只鸟却腥臊难闻,最后在清华园里有威廉·退尔之誉的社会学家陈达从西山打猎归来,送来鹿肉,才解了农学家的窘迫。

这几家教授的孩子,大都在成志学校读书,家长之间走得近,孩子们在一起也玩得欢。多年之后虞佩曹还记得班上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演讲得第一名的杨振宁杨大头,另一个是俞成的弟弟俞大头。俞大头,也就是俞平伯的儿子。除了南院的小朋友,虞佩曹记得班上还有西院陈达家的陈旭人、陈桢家的陈明德、郑桐荪家的郑士宁、郑士经以及北院刘崇鋐家的刘金业。刘金业有一辆两轮小脚踏车,小伙伴们用来学骑车,不会拐弯不会下车就往土山上撞,倒了就下车换另一个人……

后来成为书法家的熊秉明,当时也在成志学校上学。在熊秉明眼中,父亲熊庆来生活恬淡朴素,不吸烟,不喝酒,也不许妻子打牌。在研究数学问题之外的爱好是收藏字画,但并不苦心搜求希见难得的古董。“较古的物件不过是祝枝山的字,何绍基的字而已。”偶尔在星期天,熊庆来在有兴致时也会给孩子们讲上一段《左转》或者《战国策》,年少的熊秉明,也曾被父亲带着去拜访齐白石老人。

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也是成志学校的学生家长,据王国维的儿子王登明回忆,在王国维自沉之后,和王国维同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在暑假把王登明和姐姐叫到自己家中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补习功课,一边插班进入校园内的成志小学。而在王登明的印象中,王国维在清华那些年,“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做学问上”,“除了去琉璃厂看书购书外”,“极少进城”,“每天上午去研究院,下午和晚上就在书房里潜心工作”。

除了生活上的彼此照顾,更有学问上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的儿子俞润民在父亲1928年应聘到清华中文系时,进入成志小学读三年级,在他有关儿时的记忆里,除了母校成志小学,还有许多关于父亲和其他教授之间的来往:

————————————————————————————

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时,讲授《清真词》和“词”习作课,此外还讲授小说和戏曲。他认为词、曲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乐府的支流,与昆曲也有联系,所以他就结合了一些同好者,研究昆曲。参加者有很多都是清华名人,如朱自清先生夫妇、浦江清先生、汪健君先生和谭季龙先生等,也有清华中文系学生华粹深等多人,后渐渐就组成了曲社。因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华北势力很大,他们就将曲社定名“谷音社”。是取“空谷足音”之意,也是针对当时的时局而言。“谷音社”社员由原来十余人发展到三十多人,还在清华工字厅举行过几次曲集。在清华校园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父亲住在清华南院时和陈寅恪、朱自清、浦江清、杨振声等教授经常来往。朱自清先生曾住在南院的单身宿舍,距我家很近,因系单身一人,饭食不方便,父亲就请朱自清先生每天来我家共餐。朱先生一定要付伙食费,父亲当然不肯收,朱自清先生一定要付,最后只好收下,而暗中却又把这钱全部用在给朱先生添加伙食上。朱先生后来渐渐地察觉了丰盛的饭菜是专门为他做的。饭费本是一件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抗战以后,父亲因亲老而留在北京,他坚不与日伪政府合作,高风亮节为世人所重。朱自清先生自昆明寄《怀平伯》三首七律,是很有名的,久为人传诵。其中有二句云:“西郭移居邻有德,南国共食不相忘。”就是说在南院与我家共饭的事。

————————————————————————————

(图注:清华大学工字厅)

不独俞平伯,当时在成志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几乎都能说出这样一段父辈“共同体”的故事:

————————————————————————————

欧洲休假归校后,父亲任《清华学报》的总编辑。这一纯学术性季刊,当时有编辑二十人,包括陈寅恪、蒋廷黻、吴宓、陈岱孙、钱端升、吴景超诸位。父亲那时正撰写西洋近代政治思潮各章,便于每一期中刊出一篇……

我家住在清华园北院四号。那时住北院的有陈岱孙、王化成、朱自清、叶公超、蒋廷黻、刘崇鋐、蔡可选等教授家。父亲和母亲与这些教授夫妇常向相往来。父亲常在下午四时后,和蒋廷黻、陈岱孙、王化成、萧叔玉诸教授打网球。周末晚上喜与朱自清、蒋廷黻、陈岱孙诸教授打桥牌,只计分数,有胜负而无输赢……

————————————————————————————

这是曾任清华大学政治系主任的浦薛凤先生的女儿浦丽琳的回忆。

这样一个既是学术共同体又是生活共同体的教授群落,带给成志学校的孩子们什么样的滋养?浦江清教授的儿子浦汉明有一段回忆正好可以当作注脚。1946年,9岁的浦汉明跟随父亲初次进入清华园:

————————————————————————————

我跟着爸爸下了车,见已有两人站在旁边迎接。我们踏着落叶走过去,父亲和他们握手,然后向我作着介绍,指着年长的一位说:“这是朱自清先生,快叫朱伯伯!”朱自清?难道是作家朱自清?我大吃一惊。小时候我记性很好,凡看过的书,作者的名字都能记得。在我幼稚的观念里,以为他们都是古人,而在家乡小城里,确也从未见过一位作家,所以竟不知作家还有在世的。“朱伯伯!”叫过之后,我躲在父亲身后,好奇地看了又看,见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削,面色略显苍白,严肃的目光透过镜片射出来,令人产生敬意。我悄悄地问父亲:“他就是写《背影》的朱自清?”“是呀!”这下轮到父亲吃惊了。他想不到我会知道朱先生,并一下子就说出了他的代表作,不觉大为高兴。其实,我并不知道《背影》的文学地位,只不过对这一篇印象最深罢了。“清华真是一个好地方,刚到这里就见到了一位真正的作家!”我暗自想着,一股自豪感从心底涌起,那种激动,或许有点像现在的青少年见到了崇拜的明星吧。与此同时,我也敏锐地察觉了父亲无声的赞赏,知道已通过了他的测试。我的心与父亲一下便靠近了。于是初进清华园时的这一幕便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

从此,我们就生活在清华园中了。随着师生的逐渐复员,园中也热闹起来。除朱自清先生外,和我家同住北院的,先后还有王竹溪、余瑞璜、刘崇鋐、吕叔湘、杨业治、华罗庚、宁楻、王瑶、张青莲等各家,真可谓人才济济。可是孩子自有另外的天地,我们忙于在院中空地、土坡间做游戏、唱歌、跳舞,相互追逐,甚至分成两伙学打仗,冲冲杀杀,真好像是一个大家庭,有着众多的兄弟。

……不分男女老幼,一视同仁,人的天性自由发展,这或许是清华特有的传统吧。我们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得益匪浅啊。

————————————————————————————

得益匪浅,熏陶无声。这正是成志学校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在回顾清华附小百年历程时,我们会惊讶于这所百年小学曾经培养出那么多的一流的人才,他们背后的这个家长共同体,也是值得注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