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乡

 超凡子 2015-01-16

商竹 [http://771699882.qzone.qq.com]

戏乡 

2015-1-16 09:13

戏乡
 图片


    那时候丹江上千帆竞舟,驮道里骡马如蚁,关城内店铺林立,庙会时人流如潮,正是竹林关码头经济特征彰显、地域文化空前繁荣的清末民初时期,戏楼巍峨,观众满场,锣鼓响起,艺人登台,一番摇翅摆翎之后,转过身,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倩影,满头珠翠,对着我们展眸一笑。

    那时候的竹林关,农历正月初七火神会,正月十五游城隍,三月十八娘娘会,二十财神会,二十一关帝会,二十二药王会,四会相连,持续六天,还有六月六的船帮庙会连接举行。这时候,外来客商云集,三步一摊,五步一店,赶庙会的人服装一新,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把关城挤得水泄不通。前后三天三夜,少不了在街上戏楼上唱戏助兴,商民同乐。而在逢年过节,农闲时期,红白喜事,往往少不了地方戏剧表演。小小的关城内,在东北的城隍庙,城南的船帮会馆前,各建有一座花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后来在新街的东头建了过风楼,西头又建起一座戏楼。台上吹拉弹唱,台下如痴如醉。中间有座位的悠然自得,两头远路来站着的挤油油。请戏,看戏,说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一种时尚和风气,是公众     感觉与精神上的盛宴,更是与知己亲戚相聚的一次联欢,可谓是全民若狂,万人空巷。

    最先登场的是皮影戏。在清同治时期,东长岗岭李成子成立了皮影班。在光绪八年(1882),古路河老痷底村徐明启拜李成子为师,后购买该班全部戏箱道具,重新组成“成顺班”,白天演线葫芦(提线木偶),晚上演皮影。演提线木偶时,在舞台上设一帘遮挡操纵者的帷幕,由艺人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线葫芦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3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表演时,以蜡烛为光源,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在鼓乐伴奏下,一边操纵皮影,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一边用方言唱述,幽默诙谐,颇受欢迎。传统剧目有《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黄沙岭》《通天河》     《无底洞》和《洞庭花》《龙凤花》《三降关》《二进宫》《昭君和番》等。

    接着闪亮登场的是花鼓戏。民初的竹林关,有火石沟班等百余个半农半艺半职业的花鼓戏班,尤以古路河的戏班子最为集中,也最负盛名,可谓“花鼓子窝”。花鼓戏一般二三个小生小旦小丑连唱带蹦带扭,四五人锣鼓伴奏,可以随时随地都可表演,也因此,在竹林关,是人不是人,都会哼几句。民国十七年(1928),庙底村人陶三贵(小名三女子,艺名十八岁半,男性旦角)与宋治福向石槽沟老艺人刘世田拜师学艺,组成三女花鼓戏班。民国二十一年(1932),收茂水塬人刘全兴、神起沟人毕占成为徒,刘工旦行,毕工丑行。刘之旦行可与其师媲美,遂有“四女”之称。该班师承六代,从首代冯善亮至朱战成,至恭正鸿,再至刘世田、刘兴安,传到陶三贵、宋治福,末代为刘全兴、毕战成。传统剧目有《西楼会》《站花墙》《吵嫁妆》《大拦轿》《卖肉》《回河南》《小姑贤》《小喜接妹》《夫妻观灯》《梁山伯与祝英台》《刘海打柴》《来盆吃面》《石柳娃烧火》《王婆骂鸡》《上竹山》《马金狗闹学》《送香茶》《打草鞋》《绣荷包》《劝姑》《济贫》《血刀记》《白扇记》等。

    最后登场的是二黄戏。民国三十年(1941),竹林关中心国民小学校长张道一组建戏班,初演秦腔,后聘河南内乡流浪二黄艺人刘君授徒传艺,遂将剧种改为二黄。刘君教习有方,口授大小剧目百余本。3年后去世,全校师生戴白花送葬。后又延请山阳县二黄艺人彭明保、三原艺人邵志福、长安县武生张明峰一同传艺,阵容一新。民国三十三年(1944),在地方头面人物白青云(字鹏程)的支持下,正式成立鹏程班。著名演职人员刘开录(生角),李春生(二净),谢占祥(正旦),余家明(丑旦),刘安良(武旦)、周占虎(大净)、张志君(小生),王春亮(头把弦)、张志发(二胡)、刘凤文(司鼓)等36人。经典剧目有《天门阵》《三请樊梨花》《杨门女将》《穆桂英下山》《二进宫》《出五关》等,既有文戏,还有武功戏,尤能吸引观众。

    其时,遇到重大庙会活动,三座戏楼上,除了鹏程班的二黄,三女班的花鼓,成顺班的线葫芦和皮影,还有刘呆子(工旦角)所领的二黄班,成员多为聂、刘,故有“聂刘一台戏”之说;又有刘长德所领的枪戏(武术、杂技),以“闯刀山”、吞剑著称,雷家洞的秦腔班子,唱得人酸耳热心,加上古路河众多的花鼓班子,更有商县、洛南、山阳、商南县,加上河南的戏班子前来助兴,甚至唱对台戏。观众是那里唱得好往那儿赶,喜欢谁看谁,呼啦啦涌到这里,呼啦啦挤到那里,到处喝彩,过足了戏瘾。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竹林关的戏班子纷纷散班,地方戏剧渐趋凋零。最晚的成顺班世传五代,也在文革时解散。不少演员本是务农经商,凭爱好在唱戏,现在原窝就碓,做了农民。但还有一些名艺人,走上更大的舞台,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曾在鹏程班的师傅邵志福后来就聘省戏曲学院,张明峰就聘西安三艺社。本地艺人中,刘开禄曾到山阳县新成立的县剧团传戏。刘全兴、毕占成则被请到商洛剧团,于1956年排演了《夫妻观灯》《桑园配》《西楼会》《回河南》等4个花鼓小戏,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剧汇演,以其曲调丰富,旋律优美,清新委婉,欢快活泼,深受观众喜爱,不仅全部获奖,其中《夫妻观灯》中扮演王妻的女主角还获得演员一等奖,使竹林关花鼓经过整理加工,一跃而为商洛花鼓,在新的世纪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改革开放初期,竹林关地方戏剧曾一度复兴。从山阳剧团回到农村数十年的刘开禄摘掉戴了多年的地主帽子,与邢俊科等人重组了二黄剧团,请了棒棒娃(姓张,西岭人,武生)、王新德、王新友、周占虎、李春生、烂竹竿(邢家村人,姓邢,花脸)、余家明等老师傅,师傅们又各带1个子女学戏,培养了刘开禄大女子、刘开科的女子、柯霞等新的名角,一时声名鹊起,走州过县,十分红火。但不久,这个戏班子又散摊了。

    多年以后,竹林关那3座戏楼,均被政府拆除。当年驰名的“陶三女”陶三贵远走山外,老死关中,彻底告别舞台。其弟子“四女子”刘全兴在丹凤县医院门房寂寂无闻而退休终老,不复当年风光。刘开禄开过小饭馆,后因病自杀,竹林关最后一位二黄戏名艺人就此离去。星天如幕,大戏散场,掌声零落,一切都已远去,只有历史,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恍惚之中,午夜梦回,还有谁在深露中伫立?又有谁,还能记得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