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欣赏 我舌尖上的美食(2)油墩子

 水木清华之888 2015-01-17
我舌尖上的美食(2)油墩子
肖郎 2014 年 10 月 12 日

油墩子有点象苏北地区的叫法,上海很多人也直接叫做“萝卜丝饼”。后者的叫法让人一听就了然,知道是什么东西。不象“蚂蚁上树”或“两个黄鹂鸣翠柳”这种菜名,让人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油墩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白萝卜刨成丝,加入葱花和盐,与面粉糊糊拌一起,倒入一个香皂盒大小的椭圆铁皮模子里,放入油锅里炸,炸到成形后,脱出模子,再炸至周身焦黄即好了。我最早吃到油墩子是在六十年代初最困难的时候,有小贩在街角支个油锅现炸现卖。而到63,64年我上高中时,这东西就很普及,上海很多国营饮食店在下午也有卖了。

那时中国的经济有了些改善,但吃的东西还是非常匮乏。三年灾害后,全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到了令人非常担忧的地步。其他不说,最困难的那几年,由于每天摄入的热量不够,很多学校就根本取消了体育课,也谈不上什么锻练不锻练。63,64年时刚刚开始又重新恢复了体育课,也定了学生锻练身体要达到的标准。我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母亲怕我住校的话,学校里的伙食实在太差,就宁可让我每天骑车上下学,好在那时也不是很死硬规定一定要住校。记得我当时的中午饭还是包在学校里吃,一个月26天,每月连饭带菜才化3块钱多些,算来每天的菜金只有3,4分钱,仅仅是一勺没油水的蔬菜而已。这些钱说给现在的中学生听,他们会以为你在讲天方夜谈,怎么也不相信的。那时中学里的学习也紧张,我每天上午六点多离家,下午四点多才放学,课外还有各种活动,而那顿午饭根本挡不住一个17,18岁男孩子胃口的需要。所谓饿得前胸贴后背,饿得两眼冒金花,我是很有体会的。记得每星期总有二,三次,我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的路上,被饥寒交迫所逼,中途会蹩进一家饮食店去吃两个油墩子。那时油墩子是半两粮票,五分钱一个。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油墩子,淋上一些香醋,再沾上辣酱,两个下肚,抹干油嘴,迈出店堂,外面的高音喇叭唱道:“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哇,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哇”。我此时的感觉唷,真不知人间还有东西南北中。

记得我后来在每个人经常被要求上交的斗私批修,思想汇报中写道:“与雷某同志相比,我的阶级感情很差。他学了领袖的著作,感到如雨露滋润,而我却没有这种感觉。我只有在某些其他的时候才有这种感觉。我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这个“某些其他的时候”,就是指自已吃了油墩子是也。但是很遗憾,我后来学著作一直也没有达到过这种境界。长大懂事后,我猜普通的老百姓读了什么枯燥乏味的政治论文,会感到如雨露滋润,兴奋莫状者,大概是极少极少的。很多人如是之说,也仅仅是对组织和领导做态作秀,应应景气市面而已。要真有这种“雨露滋润派”的话,他们的心态神智和水准大概也是如同现今入邪教的那一类人了。我也斗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猜测,写那首歌词的作者,大概也是在自己的饥渴填充后得到了灵感,才移花接木,写出了这首被亿万人传唱,称颂读领袖的书到了很肉麻,很有趣,也很传神的妙笔。

不知什么原因,从七十年代以后,我就记不得再吃过油墩子。我的太太比我略小几岁,她成长的时候,最困难的日子已过去了,她也记得吃过上海的油墩子,所以油墩子现在也成了她回忆中的美味之一。我女儿从小在上海长大,吃过油墩子,到海外很多年了,却也常常怀念着上海的油墩子。这几年我们也有回上海的时候,但都在夏天,而油墩子一般要在秋冬萝卜上市后店家才卖,所以每次也都与油墩子失之交臂,油墩子竟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家乡美食情结之一。尽管大家都怀念着油墩子,但我想各人对油墩子的“阶级感情”却也未必一样。油墩子于我,是饥寒交迫中,救苦救难式的情结。对我太太,大概是上海街头美食式的情结。而于我女儿,则应该是”城南旧事”中冰糖葫芦式的情结。

去年深秋,我女儿一人去上海。回来后,照例向我汇报在上海吃到的好吃东西,位于榜首的居然就是油墩子,她眉飞色舞地跟我说,终于吃到了油墩子啦!我想她这次吃了几百块钱一个什么名堂的虾,也有亲戚专门让饭店定制了虾子老婆参(海参的一种上海做法)请她,竟然都抵不过最多几毛钱一块钱一个的油墩子。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食不在贵,好吃就行”啊!

附:六十年代的那首红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吆下啊功夫,深刻的道理呀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里头热厄厄乎乎! 哎…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毛主席的雨露呀滋养了我呀啊,我干起那革命劲头儿足。(还有一段我记不住了,只记得其中一句是 “一把钥匙打开了千把锁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