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关节疾病---补肾清热治旭汤(焦树德)

 学中医书馆 2015-01-17
骨关节疾病
 23.1补肾清热治旭汤(焦树德)
    [组成]  生地15—25克桑寄生20一30克桑枝30克
地骨皮10一15克酒浸黄柏12克知母12克川断15—18克
骨碎补15—18克  白芍15克威灵仙12—15克  羌独活各9
克忍冬藤30克桂枝6—9克红花9克制乳没各6克 炙山
甲9克炙虎骨(或豹骨、熊骨)12克(另煎兑入)
    [功能]  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络散瘀,强筋壮骨。
    (主治]  旭痹,肾虚标热重证。痹病程较长,再兼体质、年令、
地域等不同,有的则可寒郁化热或从阳化热而出现热证。但这是其
标,其本仍是肾虚受寒所致,故称肾虚标热证。热象轻者为轻证,热
象重者为重证。本汤所治证为:关节肿痛,不怕冷,夜间喜把病肢放
到被外,但时间过长又会加重疼痛,或有五心烦热,低热,咽干牙
肿,大便干秘,舌苔黄,舌质红,脉细数、尺弱小等。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解]本方取丹溪先生潜行散合自拟的清热散痹汤和补肾
强筋之品组合而成。方中以生地补肾壮水;黄柏坚肾清热;川断补
肾壮筋骨;骨碎补补肾祛骨风为主药;以桑寄生补肾强腰;除风通
络;地骨皮益肾除劳热;威灵仙祛风温;除痹痛;羌独活搜肾、膀胱
二经之风湿;虎骨祛风壮骨;以骨治骨为辅药;以白芍养血以缓急;
知母降火清热;除蒸消烦;忍冬藤、络石藤通经络;祛风热;红花活
血通经;乳没化瘀定痛;炙山甲通经活络,有虫蚁搜剔之能;桂枝温
阳宣痹,配羌独活之辛温,可以免除方中大队凉药抑阳涩滞之弊为
佐药;以桑枝通达四肢,祛内湿利关节为使药。
    [加减]  有低热或下午体温升高、五心烦热者,加秦艽20一

30克;关节、筋肉痛重者,加蚕砂10一15克、海桐皮15克;晨
僵明显或关节僵直、挛缩严重者,可加白僵蚕10一12克、木瓜10
克、生苡米30克、地鳖虫9克;上肢痛重者,加片姜黄9—12克;
尚兼有受凉痛增症状者,可加草乌3—6克、地鳖虫6—9克;肿
痛关节略现轻度发红,用手拊之局部略热者,可加皂刺6—9克、
连翘10—15克、白芷6--9克;瘀血证明显者,可减地骨皮、白
芍,加赤芍15克、桃仁10克、活血止痛散1克,一日2次,装
胶囊,随汤药冲服;下肢病重者,加牛膝lo一15克、泽兰10一15
克;大便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克、酒大黄3—6克;口渴思冷
饮者,加生石膏30克。
    注意事项(r)肾虚标热重证因为是标热,所以多数病人服补
肾清热治旭汤一段时间后,热证消除而又出现肾虚寒盛证,这时
则须投以补肾祛寒治旭汤而渐致痊愈收功。此时可参考补肾祛寒
治旭汤的注意事项。(2)本方中的黄柏须用黄酒浸泡三小时以上,
捞出入煎药中同煎。
    [按语]  本方既注意到旭痹以肾虚为本这一特点,又充分考
虑目前已化为标热重证,故除用生地、川断、桑寄生等补肾外,又
根据“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的理论,特以黄柏坚肾清热。巧妙
之处是采用了朱丹溪先生潜行散的方法,先用黄酒将黄柏浸泡
3—4小时,然后入煎。这样不但避免了热邪时凉药的格拒,而且
又借黄酒之辛通作用,使黄柏更能深达病所而加强了坚肾清热之
作用。旭痹之化热,往往病程较长,病体虚赢,热入阴分,下午
加重,故选用了地骨皮、知母滋肾降火,治骨蒸劳热、止盗汗除
燥烦之品为辅佐,再配以生地、白芍等补肾养血之品,合以方中
行瘀活络等药,才能逐步清除其标热之邪。另外,前人有“治热
勿过用寒”之戒,故方中又反佐以桂枝、羌独活之辛温通达,以
防寒涩之弊‘。总之,本方非一般治热痹诸方之可比。
    附  焦树德简介:生于1922年,河北省辛集人。现为北京中

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焦氏临床擅治内科疑难重病,如心
脑血管疾病,对类风湿的诊治尤有心得。
    通讯地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邮编:1000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